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替倭寇報仇」收拾了抗倭四大功臣 崇禎死前對文官評價一針見血

「替倭寇報仇」收拾了抗倭四大功臣 崇禎死前對文官評價一針見血

嘉靖年間東南抗倭有四大功臣,兩個純武將,一個純文人型的參謀,還有一個文武雙全的儒將,但是卻都成了朝堂黨爭的犧牲品,個個結局凄涼。不但個個被彈劾貶官晚景凄涼,而抗倭第一功臣被抹得最黑,被當時和後世的小說描寫成背信棄義的貪官,而他的對手——與倭寇聯手作惡的男女海盜,卻成了「愛情典範」。

這位抗倭第一名將就是當時的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兵務的胡宗憲,也是俞大猷戚繼光的直接領導,抗倭大計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但是在《王翠翹傳》里,卻成了第一大反派,這本書流傳到越南,又被改編翻印成《金雲翹傳》,還搬上了舞台「出口轉內銷」回明清兩朝廣為流傳,現在日本還有這部書的「內閣文庫藏本」。在日本和越南津津樂道的書里,胡宗憲被抹黑得掉進煤堆都找不著了。這可能也是《金雲翹傳》在越南和日本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甚至現在還有地方上演的《金雲翹傳》乃至衍生的《會真記》與《桃花夢》,海盜兼半個倭寇徐海成了「英雄」,妓女王翠翹成了「烈女」。這些令人氣憤的事情咱就不說了,因為還有更令人氣憤的事情要說呢。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胡宗憲等人的最後結局:「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這是胡宗憲的絕命詩,也是他一生最好的寫照,一個沒有死於抗倭戰場的民族英雄,就這樣死於朝堂上的內訌與傾軋,跟他一起倒霉的,還有另外一文兩武三位名人:有東南第一軍師之稱的徐渭徐文長、名將俞大猷、戚繼光。

徐渭徐文長是胡宗憲第一軍師,也是抗倭援朝主將李如松的老師,最後貧病而死——因為胡宗憲入獄,自己也在劫難逃,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反覆自殺有九次之多。晚年貧病交加,所蓄書籍數千卷變賣殆盡,常至斷炊。

戚繼光先是被給事中張鼎思上書說不應該放在北方(當時正鎮守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北方重要關隘),於是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萬曆十三年(1585年),給事中張希皋再次彈劾戚繼光,戚繼光因此遭到罷免,回鄉後病死。

俞大猷被巡按李良臣以奸貪之罪彈劾,宦海沉浮心灰意冷辭官回鄉——皇帝詔令俞大猷回原籍聽候差遣,後又以都督僉事出任福建總兵官。海賊突襲閭峽澳,俞大猷因戰事失利被免官……

而最慘的要數胡宗憲,被逮捕下獄,含恨自盡——倭寇做夢都想幹掉的四個人,就這樣被滿嘴仁義道德的「正人君子」們拿下了,不但要剝奪他們的官職和榮譽,還要不死不休地奪去他們的姓名,也算是「替倭寇報了仇」。

胡宗憲被彈劾下獄,罪名是結交嚴嵩和嚴世藩,而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就以貪污軍餉、濫征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是新任內閣首輔徐階的授意。如此打壓一個抗倭功臣,連當時的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也看不過去了:「我知道胡宗憲的功勞,可他被徐階所壓制,不能表白他的冤屈。」

現在大家都說徐階是個「忠臣」、「明相」,但是在排斥異己整治胡宗憲這件事上,他確實做得很不地道,他說胡宗憲是「嚴黨」的時候,自己心裡也明白:胡宗憲要是不結交嚴嵩父子,就根本沒辦法完成抗倭大業。就連徐階自己,要是追究起來,也是「嚴黨」——他為了交好嚴嵩,他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嚴嵩的孫子做妾,還把自己的籍貫改成江西,跟嚴嵩成了老鄉,而事實上徐階是上海人。

胡宗憲所謂的「貪污」,那是徐階也常乾的,只不過胡宗憲把「貪污」來的錢拿去抗倭,而徐階貪污的錢都拿回老家買地去了,在徐階退休後,海瑞從他家清查出幾萬畝土地。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胡宗憲含恨自盡,但是明朝官場上的傾軋卻愈演愈烈,魏忠賢的閹黨、文人們的東林黨,不管是後金大兵壓境,還是李自成張獻忠四處放火,朝堂上還是吵得烏煙瘴氣。所以崇禎在臨死前說「滿朝文官個個可殺」不是沒有道理的,別看他們抵禦外侮一籌莫展,但是搞起派系鬥爭和整治武將來,那是一個頂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網友托我給您捎句話:幹掉趙高之前 要先把另一個人宰了
唐太宗一道特令和墓前石人石馬證明:秦瓊才是隋唐第一忠勇之將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