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間藝術:大頭和尚的由來

民間藝術:大頭和尚的由來

古時候春節元宵節期間,在蘇北魯南地區的農村,有表演「跑旱船」、「大頭和尚高蹺會」的習俗。所謂跑旱船,大家可能不陌生,這是我國許多地區都盛行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演出形式也大同小異,一般是女子雙手持竹木的船形道具,男演員持船櫓在旁邊做划船的模樣,邊行邊舞,好像行走於水上,再配上嗩吶、鼓樂,表演詼諧,人見人愛。而「大頭和尚」的表演者則套著大光頭面具,身穿青布長衫,手持木魚,脖子上掛著佛珠,扮成出家人的模樣,可以在舞台上、街頭旁、院子里,也可以在船舶店鋪門前表演。表演時演員踩著高蹺,雖然沒有語言,可是因造型滑稽,動作風趣,因此十分逗人發笑,引人觀看,與其他民間舞蹈相比別具韻味,隨時都洋溢著一種詼諧、滑稽、熱鬧、歡快的氣氛。大頭和尚在表演時,如用鑼鼓等樂器進行伴奏,更能增強喜慶的氣氛,深受廣大民眾喜歡。

那麼,「大頭和尚」歌舞是怎麼來的呢?說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運河邊上有座碼頭,碼頭附近有條古街,叫泇口街,泇口街西邊有座古廟,廟裡有3個老和尚和1個小和尚。小和尚叫碧青,年方17歲,身材雖然不高,但是卻長著一顆大大的腦袋。碧清三歲時父母因瘟疫去世,鄰居北舍的嬸子大娘看他實在太可憐了,就把小碧青送到泇口街上的古廟裡,恩求廟裡的長老收留這個可憐的小孤兒,長老一見碧青,十分喜愛,就把他留在了寺廟裡打雜。日月星轉,花開花落,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小碧青也長成人了,每天天不亮,就早早地起床練武,然後將廟裡一天要用的水挑滿缸,才停下來歇歇腳。

寺廟的東南角,有一棵大柳樹,這棵柳樹枝繁葉茂,根深干粗,三個人張開兩膀,也攬不過來,周圍的老百姓說,這棵柳樹少說也有上千年了,已經成了精,多虧生長在寺廟裡,有佛祖鎮著,要是長在荒郊野外,說不定還會出來吃人呢。可是,碧青卻不信這些謠傳,每次挑水累了,練武倦了,就靠在柳樹根上,休息一會,久而久之,碧青與大柳樹產生了依賴之情,一天不見大柳樹,心裡總感覺空蕩蕩的。

一天早上,方丈把碧青叫到跟前,對碧青說:「徒兒啊,我和你的幾位師兄要外出雲遊訪友半月,你一個人在廟裡要看好門,護好院,好好習武,熟讀詩經,待我回來之後,要考考你的技藝啊。」碧青連連答應。當天,師徒三人就外出雲遊去了。

這天晚上,碧青吃過晚飯,正在柳樹下練武,忽然,從柳樹邊走出一位俊俏的姑娘,姑娘告訴碧青,她叫柳芽,家就住在運河邊上,經常見碧青在樹下習武,到運河裡挑水,請求碧青教她練武。起初,碧青很拘束,以出家人不近女色為由拒絕了柳芽的請求,但是經不住柳芽三番五次的軟磨硬泡,就小心地教起了柳芽練習武術的基本功。時間一長,加上師傅不在廟裡,碧青也就忘了佛門的清規戒律,盡情地與柳芽在一起練武、玩耍、戲鬧。

一連好幾天,柳芽都會來到寺廟裡和碧青一起玩耍。一天中午,柳芽和碧青正在柳樹下嬉戲,正巧被一位拾柴火的樵哥聽見了,這位樵哥悄悄地爬上寺廟的院牆,遠遠地觀看二人打情罵俏,當看到二人你掐我一把,我弄你一下時,樵哥沒忍住,「噗呲」一聲,笑出了聲。柳芽和碧青一回頭,發現了樵哥正在院牆上偷看他倆,樵哥想躲藏,哪知一腳踏空,掉到了寺廟外頭,摔得「哎呀」一聲,柳芽一見,連呼「不好」,頓時化作一綹青煙,鑽入柳樹洞里,再也不出來了。

樵哥揉著被摔疼的屁股一瘸一拐地回家了,碧青傻了眼,這才明天天來找他習武的柳芽真是一個柳樹精。

話說樵哥回到家中,將大頭和尚與柳樹精調情的事一五一十地向周圍的鄰居講了起來,說到忘情處還時不時地一扭一捏,十分風趣,直樂得左鄰右舍的嬸子大娘前仰後合,合不攏嘴。從此,大頭和尚戲柳樹精的故事傳遍了四鄰八鄉。

這年正月,一位正在辦社火高蹺會的老頭趙師傅了這件事後,他連夜根據這個故事編導了一出高蹺會《大頭和尚戲柳樹精》,只見男演員頭戴大頭和尚面具,身穿青布長衫,手持木魚,脖子上掛著一串佛珠;女演員雲頭壓鬢,斜插鮮花,身穿寬闊紅褲綠褂,腳蹬圓口鞋,手拿芭蕉扇,二人腳踩高蹺,男的滑稽幽默、調皮搗蛋;女角潑辣大方、俏而不盪,再加上扭、搖、追、逗、搶、摟等技巧動作,別具風韻。一時間惹得三庄五舍的戲迷們追著看這出高蹺會。從此,「大頭和尚」高蹺會就傳遍了運河兩岸,傳遍了神州大地。

由於「大頭和尚」高蹺會或歌或舞,氣氛熱烈,很適合春節、元宵節期間喜慶的氛圍,因此,這個民間歌舞形式一直流傳至今,長盛不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乘興走筆 的精彩文章:

知青故事:牛犢拜四方
藝壇漫話:小議微拍與潤格

TAG:乘興走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