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伯承從嚴辦軍校不許學員坐沙發:屁股那麼嬌貴?

劉伯承從嚴辦軍校不許學員坐沙發:屁股那麼嬌貴?

原標題:劉伯承從嚴辦軍校不許學員坐沙發:屁股那麼嬌貴?


本文摘自《紅牆知情錄(二)——開國將帥的非常歲月》,作者:尹家民,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1950年下半年,劉伯承得知中央要辦一所教育、訓練中高級幹部的陸軍大學時,立即提筆給中央寫了一封信。他懇切地寫道:「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最難的是幹部的培養。而培養幹部最難的又是高級幹部的培養。我願意辭去在西南擔任的一切行政長官的職務,去辦一所軍事學校。戰爭已經結束了,我年齡這麼大了,還是讓我去辦學校吧!」

黨中央很快批准了劉伯承的請求。



劉伯承考慮到將來要開設空軍系、海軍系,建議將原先準備命名的「陸軍大學」,更名為「軍事學院」。南京軍事學院籌辦以後,劉伯承元帥任院長兼政委。學院建在原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前身即黃埔軍校)和國防部舊址上,佔地非常廣闊,環境十分好。


劉伯承對學員要求很嚴。剛入校時,學員坐的是皮沙發凳子。他看到後說:「當學生的,就是要坐硬凳子,屁股那麼嬌貴呀?」他還引用「慈不掌兵」的古語來說明這個道理。於是大家都換成了硬凳子。外出作業時,學員都提著馬扎,背著圖囊。他本人也以花甲高齡,堅持保持著模範軍人的儀錶、姿態。小孩子們看見了都很吃驚,說:「哎呀,老伯伯怎麼還背著書包上學呀?」到院部大操場會操要走很遠的路,劉伯承每操必到。晚上他親自檢查內務。因為右眼失明,左眼視力也很微弱,他總是把腰彎得很低,查看被子是否疊得整齊。如果不夠整潔,他會立即批評:「你們住的這個屋像個亂雞窩,農民習氣,農民習氣!」

1955年授軍銜以後不久印尼總統蘇加諾訪問南京,國務院安排他參觀軍事學院。學院決定校級以上軍官,身著新發的禮服,佩戴勳章夾道熱烈歡迎。不巧,天下大雨。有人建議將歡迎儀式改到禮堂內進行。劉伯承說,事關國威軍威,哪能隨心所欲,堅持按原計劃辦。他自己身著元帥禮服,不打雨傘,淋雨迎接蘇加諾。陪同蘇加諾總統來院的陳毅元帥見狀也不要雨傘。兩位元帥英姿煥發,冒雨夾道歡迎外賓,令蘇加諾一行深受感動。這次冒雨迎賓,讓許多第一次在外著禮服的將軍們經受了「第一次洗禮」,漂亮的禮服被澆了個透濕。不過也給許多人留下了劉伯承嚴格治軍的深刻印象。所以連一個舊國民黨留用教員都說:「我進過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和陸軍大學,國民黨訓練也講究嚴格,但比起你們共產黨來,差得遠了!


20世紀50年代初,全國有一個極響亮的口號叫「學習蘇聯老大哥」。這個口號在軍隊里也叫得很響。從戰爭中走來的軍人們崇尚迅速,他們想通過學習蘇軍「老大哥」,很快成為第二支像蘇軍那樣強大的軍隊。再說,雖然中國軍隊打的仗不比蘇軍少,經驗也不比蘇軍差,但初建時期的中國軍隊還來不及總結整理自己的經驗,軍事學院也只能先利用蘇軍的現成教材。劉伯承心裡也是清楚的,他明確提出:「我們學習外國經驗的時候,必須反對教條主義的學習方法,學以致用是我們的原則。」



但鑒於當時的情況,軍隊教學在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也絆過幾個跟頭。對於蘇軍教材,一般來說,都是採取先拿過來,然後在應用中逐步消化的辦法,因而在教學中出現了比如想定作業不符實際,而照搬教材中的理論原則和戰術數據;在作業方法上過多地要求數據計算,戰鬥文書冗長等諸多毛病;也機械地搬用了某些不適合中國情況的東西。比如有的部隊院校造的洗漱間和廁所,都按蘇聯人的身高規格造的,讓身材較小的學員很不方便。有些提法不當,甚至有的人對傳統的黨的集體領導和政治工作制度一度有所動搖。有人提出「要實行單一首長制」、 「政治機關要大大壓縮」、「政治幹部要大批改行」等意見。1953年軍委頒布實行的內務條令,只規定連長、營長是直屬首長,取消了政治指導員、政治教導員的直屬首長地位。這些,曾在部隊中造成了一些思想上的混亂。


在南京軍事學院,學員反映比較強烈、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六小時一貫制」的課業制度,感到不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吃不消;一個是「三堂會審」的考試製度,大考小考沒完沒了:每門課學完要考,學期考、學年考、畢業考。考的時候學員「如臨大敵」,考官有主考,還有陪考、監考,就像是「三堂會審」。畢業考實際上是「國家考試」,由朱德為主席,劉伯承、甘泗淇等為副主席組成的國家考試委員會,和軍委各部負責同志任主考官,對畢業學員進行考核驗收。考場更是威嚴。一進考試樓大門,從門廳、樓梯到考試大廳里都鋪著大紅地毯,長長的台桌後面坐著主考官、陪考官和監考的劉帥的蘇聯顧問、軍事學院的副院長、副政委、教育長、部長等十幾個人。這時南京的天又炎熱。但考生人人著裝整齊,考題是抽籤,有的很難。所以考試的時候發生過有的人因為太緊張,一下子答不出來,血壓升高,當場暈倒的事。

這些情況反映到劉帥那裡,他很重視,專門到戰役戰系黨支部來聽取意見。他邊聽邊記,回來後與其他領導商量後,做了一些改進。例如,在上午四小時課後加一餐點心,解決「吃不消」的問題。以後又把「六小時一貫制」的課業制度改為八小時學習制,在考試方法上,進一步增加了考查學員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內容。還對教材內容、講授方法也進行了改革,受到學員們的普遍歡迎。



由於在長期革命戰爭中身體受到嚴重摧殘,加之六年來創辦軍事學院的日夜操勞,64歲的劉伯承越發感到精力難支,腦子、眼睛都出現病症。於是,他向中共中央軍委請假治療,並建議由學院的副院長陳伯鈞代理院長,副政委鍾期光代理政委。


1956年11月6日,劉伯承赴上海就醫。臨行時,他對學院的其他領導人感慨地說:「看來,今後我只能當個名譽院長啰!」


病中的劉伯承只要有時間還是不停地學習,就是眼病加重,也要閉上眼思索問題。這一年的年底,原軍事學院上級速成系第一期學員,後調回志願軍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任師長的崔建功,來醫院看望劉伯承。

劉伯承看到自己的學生在朝鮮前線打了勝仗回來,心裡是非常高興的。


從一千萬個公眾號中為您挑選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算無遺策 卻犯下致命錯誤 導致蜀漢第一個滅亡
滅蜀之戰:鄧艾為何只用幾千兵馬就逼得劉禪投降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