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入評測榮耀V10:AI與全面屏結合,交互細節更貼心

深入評測榮耀V10:AI與全面屏結合,交互細節更貼心

進入2017年下半年智能手機市場尤其是國產品牌之間的競爭依然激烈,但是當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微妙的變化,那就是從以往的大膽推陳出其不意轉化為現在對供應鏈或者自主技術的競爭。是的,要不就是以更優的性價比拿到某些技術大廠的最新一代元件,要不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以獨有技術前行。而當中,榮耀V10就屬於後面的一種。筆者上手這台手機也比較晚,大家別嫌棄這份遲來的體驗報告。

有意思的是榮耀V10面世距離上一代榮耀V9的發布時間還不足一年,他們選擇9個月之後再次更新作為旗艦的主打產品線肯定是補充某些市場的剛需元素,而榮耀V10身上最為核心的元素估計就是18:9比例屏幕以及AI人工智慧晶元。

外觀設計:常規與細節的改變

說實話,榮耀V10其實整體的外觀變化對於筆者個人審美來說屬於相對保守,這與2017年年初出現的榮耀V9風格也是非常符合的。更新一塊5.99英寸2160*1080解析度18:9屏幕,在機身長度與榮耀V9保持幾乎一致的前提之下,榮耀V10完成了更高屏幕屏佔比的進化,當然這也是市場主流的必然趨勢。而坊間流傳的斜紋情況確實存在,但前提是眼睛貼近到距離屏幕5cm以內的觀看範圍,這顯然是雞蛋裡挑骨頭了。

不過作為一款旗艦手機,榮耀肯定也不會就此將就妥協。榮耀V10在極限的前面板底部保留了一顆實體指紋識別Home按鍵設計,在內部揚聲器、3.5mm耳機孔以及USB Type-C介面模塊已經佔據那有限空間前提之下,要解決這顆按鈕的結構合理調配還是需要花上一些力氣,這也是某些產品將就而採用後置指紋方案的原因之一。

而在機身後背設計方面,榮耀V10繼承了「家族路線」,幾乎統一化的元件布局之下加入了微米級金屬鑽雕工藝,其手感與指甲銼刀倒是有一些雷同。不過我們要考慮到,要將金屬材質加入如此精細的處理方式成本將會大大提升。

秉承該系列手機均衡的一貫傳統,儘管榮耀V10做到了相對極限的6.97mm機身厚度,但其內部依然用上一塊3750毫安電池(支持5V/4.5A的高規格快速充電技術),整體重量也僅為172g,確實把觀感、手感乃至日常使用的續航安全感都以最平衡的方案兼顧起來了。

當然,在榮耀V10的外觀設計細節方面還是會有讓人比較糾結的地方,兩顆攝像頭均高出機身後背,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2倍雙攝變焦模塊厚度,另一方面是榮耀手機一向以來都會保證鏡頭保護而採用相對硬朗的金屬保護包邊。但回歸整機體驗,無論是主流風格的外觀還是厚度與重量做到恰到好處的機身,榮耀V10真機的誘惑力還是十分足夠,至少會讓你上手之後就能立刻留下不錯的印象。

交互體驗:不妨與iPhone X比一比

前文提到,榮耀V10的升級屬於常規級別,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從交互體驗方面尋找它的更多亮點。搭載一顆麒麟970處理器,除了4*A73+4*A53大小核以及12核Mali G72升級之外,這顆晶元內置的NPU硬體處理器乃至引申的AI人工智慧計算也是讓人期待的。不過對於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這顆晶元的變化往往無法馬上感知,那麼我們不妨與iPhone X這種被稱為人工智慧先驅者的產品比較一下。

榮耀V10搭載基於android 8.0的最新版本EMUI 8.0操作系統,關於系統的UI審美以及流暢性其實就不需要多做討論,目前幾個主流國產手機品牌在這方面其實都做得十分成熟。而作為榮耀V10賣點的「AI」該如何體現?或許是當你拍攝時系統會給你智能選擇場景、到客運站/電影院的時候會彈出對應購票信息,乃至是語音助手對中文語義的深度分析。這一切都會在AI晶元的幫助下更加快速而實時地運作,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或許我們並不能夠敏感地感知,但其未來的開發潛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這次主要分享一下有種「集大成」感覺的負一屏,與以往單純調用系統功能以及提供日常資訊瀏覽的方式不同,這次榮耀V10明顯從我們的互聯網生活出發,結合各種高頻率使用的第三方應用聯動,提供更為快捷的操作入口,與微信小程序有異曲同工之妙。

舉個簡單的例子,打車的快捷入口直接與我們常用的滴滴打車聯動,無需額外啟動滴滴APP即可實現快速打車下單。除了打車之外,我們常用的快遞查詢、美團訂單進度、百度地圖快速導航都能夠用更為簡單的操作方式實現,這些小細節可以說專為國人而設。

另外,榮耀V10也加入了智能識屏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在閱讀過程中調出內容智能識別,從而將零碎的信息快速分割,並且實現關鍵字的快速查詢功能,在日常的碎片化信息閱讀過程當中實用性還是十分明顯的。

包括iPhone X在內,目前幾款主流國際品牌智能手機所提供的人工智慧識別大多是停留在人機語音交互當中,而在細節以及日常功能方面還是無法落實到手機內置功能以外的範圍。為此,榮耀V10最大的交互體驗突破點就是「接地氣」,通過簡化乃至優化高頻使用功能,以及結合第三方APP應用從而讓手機變成了更便捷的工具,實現多種現實場景的及時響應,或許這就是人工智慧帶來的變化,乃至是因為AI而變得體貼的魅力。

性能測試:已經是上流水平

無論是10nm的工藝製程提升再到NPU加入,麒麟970處理器發展到今天已經可以和高通驍龍旗艦晶元媲美。確實,就算跳開理論上參數,在實戰當中榮耀V10整體表現絕對無愧旗艦定位。先說說續航性能,在中度的使用情況之下24小時剩餘51%電量,如果出現無法及時充電的情況之下這台手機還是能夠讓你多撐一天的使用時間,確實增添了不少安全感。

而在最新的吃雞手游刺激戰場當中,榮耀V10開啟高幀率+高特效基本無壓力,由於這款遊戲目前沒有提供幀率顯示功能這裡就無法拿出實質的數據,但根據筆者的體驗來說流暢度也是絕對讓人滿意的。

就算是在遊戲過程當中收到突然出現的頂部狀態欄信息通知也沒有出現卡頓掉幀的情況,這也證明晶元乃至系統調度優化還是比較合理的。關於麒麟970的實際性能這裡也不再深入測試,畢竟其實力我們也無需過分擔心了。

拍攝質量:往「大片」發展

作為國內首批採用雙攝像頭模塊的手機品牌,榮耀在關於雙攝的優化方面確實已經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次榮耀V10採用的是1600萬像素彩色鏡頭+2000萬像素黑白鏡頭(均為F/1.8大光圈)的雙攝搭配,並且提供2倍變焦雙攝效果,硬體方面用料還是十分到位的。

而功能方面,這次榮耀V10並沒有帶來一些革命性的新玩法,經過近年的發展手機拍攝確實迎來功能飽和時期,往後主流也只會是在相機感光元件以及最終成像質量方面比拼而已了。

榮耀V10部分拍攝樣張:

從幾張戶外實際樣張看到,榮耀V10照片整體質感提升最為明顯,無論是顏色層次感表現再到細節解析處理都變得更加到位,除了硬體搭配變化之外,AI智能拍攝識別也有助於最終的照片調教優化。

夜景拍攝方面,榮耀V10的成像能力更有讓人驚喜的提升。目前一些手機會刻意將EV值調低以獲取更好的觀感,但榮耀更進一步,對夜拍畫面做了整體的光線優化,在保證光暗部平衡的畫面觀感之下,還不會因此丟失局部細節。無論是光線充足的場景再到燈光夜景,榮耀V10成像質量確實往「大片」方向進步了。

而在虛化處理方面,通過樣張放大可以看到其軟體後期處理能力已經偏向某種程度的「極限化」。經過幾代產品(從榮耀6 Plus開始)的演算法積累,榮耀對虛化的細節處理可以說是領先於市面絕大多數品牌。上面的樣張當中,虛化塗抹的位置已經精確到貓星人毛髮的輪廓,並且虛化邊沿更加是保留了一定的毛髮疏鬆感,這一點確實讓筆者都驚訝了。

評測總結:榮耀V系列的穩步前進

這次榮耀V10的更新回歸到常規化,確實並沒有帶來能夠讓人第一時間就驚訝的亮點。然而在強勁的配置以及對細節深入優化之下,加入貼心AI人工智慧交互以及在方方面面穩步提升的榮耀V10確實是一款能夠讓人越用越無法脫離的旗艦手機。當然,國產手機的人工智慧時代還是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榮耀V10後續的開發潛力絕對也是無可估量的,國產品牌能夠有如此快速的進步確實是值得大家欣喜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oN9洋蔥 的精彩文章:

最大的18:9屏幕+6050毫安電池,小米MAX 3成2018手機最佳前菜
新春衝動消費,平板相機等數碼產品夢想更新清單

TAG:CoN9洋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