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智慧故事5則,說透人生!

莊子智慧故事5則,說透人生!

1、匠石運斤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郢地有個人讓白堊泥塗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讓匠石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

匠石揮動斧子呼呼作響,漫不經心地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郢地的人站在那裡也若無其事不失常態。

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為我也這麼試試。

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雖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夥伴已經死去很久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

人生在世,歷經坎坷,每個人都會修鍊成一把鎖,千奇百怪,形狀各異。鎖里都鎖著自己那顆心,日復一日,孤獨難解。

每個人都會孤獨,而孤獨的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各自的鑰匙,無論是棋逢對手,還是高山流水,只要有一種,孤獨也就有了解藥。

2、魯王養鳥

有一天,魯國的城郊飛來了一隻海鳥。魯王從來每見過這種鳥,便以為是神鳥,就派人把他捉來,親自迎接供養在廟堂里。

魯王為了表示對海鳥愛護和尊重,馬上吩咐把宮廷最美妙的音樂奏給鳥聽,用最豐盛的筵席款待鳥吃。

可是鳥呢,它體會不到國王這番招待盛情,只嚇得神魂顛倒,舉止失常,連一片肉也不敢嘗,一滴水也不敢沾,這樣,只活了三天就被餓死了。

魯王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養鳥,不是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

人總是一廂情願,覺得自己喜歡什麼別人也一定喜歡什麼,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換位思考關照別人。人心百結,人與人千差萬別,交往之中,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尊重別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3、鼓盆而歌

莊子的妻子得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

惠子責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

莊子說:「不對,她剛死時,我怎會悲傷呢?然而,氣又變而有形,形又變而有生,今又變而為死。故人之生死變化,猶如春夏秋冬四時交替也。她雖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還悲哀地隨而哭之,自以為是不通達命運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在莊子看來,生老病死就像四時交替,都只是自然現象而已,人不必有什麼憂慮,也不必有什麼痛苦。人源於自然,再回歸自然,說到底,不過是正常的生死輪轉,他依然在天地之間,只要懷著這樣的想法,人又有什麼好痛苦的呢。

4、望洋興嘆

秋天來了,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漲,眾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黃河,水流洶湧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

他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一直來到北海邊。向東望去,卻看不到水的邊際。於是河神改變先前得意洋洋的臉色,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神感嘆說:「原來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不如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博大,無邊無際,要不是我親自來到你的門前,我將永遠不會懂得自己的淺薄無知。」

北海神謙虛地說:「其實我存在於天地間,就好象大山上的小石頭而已。而天與地也並不能說是最大的領域,毫毛之末也不能斷定是最小的限度。時空的變換根本沒有窮盡。而你我又有什麼可誇耀的呢?」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到底有多強悍。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氣。

人生大部分的失敗都源於兩個字,一個是懶,另一個就是傲。驕傲的人,眼界偏狹,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張牙舞爪,其實不過是紙老虎。海納百川,成其浩大。山聚土石,成其雄偉。謙虛一點,總沒有壞處。

5、死亦可樂

莊子騎著一匹瘦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國的古道上。凜冽的西風扑打著莊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蕭瑟的鬢髮。莊子顧目四野,但見哀鴻遍野,骷髏遍地,一片兵荒馬亂後的悲慘景象。夕陽西下,暮野四合。

莊子走到一顆枯藤纏繞的老樹下,驚起樹上幾隻昏鴉盤旋而起,聒噪不休。

莊子把馬系好後,想找塊石頭坐下休息,忽見樹下草叢中露出一個骷髏來。

莊子走近去,用馬鞭敲了敲,問它道:「先生是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嗎?還是國破家亡、刀斧所誅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對父母妻子而自殺才到這地步的嗎?還是因凍餒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壽終正寢所致?」說完,拿過一骷髏,枕之而卧。不一會兒,便呼呼入睡。

半夜時,骷髏出現在莊子夢中,說道:「先生,剛才所問,好像辯士的口氣。你所談的那些情況,皆是生人之累,死後則無此煩累了。您想聽聽死之樂趣嗎?」

莊子答:「當然。」骷髏說:「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容游佚,以天地為春秋。即使南面稱王之樂,亦不能相比也。」莊子不信,問:「如果讓閻王爺使你復生,還你骨肉肌膚,還你父母、妻子、鄉親、朋友,您願意嗎?」骷髏現出愁苦的樣子,道:「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

莊子曾言「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在道家看來,活著就像是勞苦,死去就像是休息。對於生死,道家一向看得很開,他們認為人生一世,酸甜苦辣都嘗過,生命最後的時刻,一切是非煩惱都一起化為泥土,隨著一把火歸於天地大道,又有什麼不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原正念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太原正念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