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帝師之家:清朝陳廷敬與山西皇城相府

帝師之家:清朝陳廷敬與山西皇城相府

「一家之計在於和」——宗族關係

宗族是中國鄉土社會的重要結構單位,是以血緣和地域為基礎形成的一種社會性共同體。宗族文化是中國鄉村特有的文化現象,喚起身處其中的民眾的歷史感、道德感和歸屬感,它蘊含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精華,體現了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構建鄉村和諧生活和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帝師之家——山西皇城相府陳氏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的皇城相府,是建於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建築群。原名「中道庄」,後來因為康熙皇帝曾經兩次下榻此處,而改為「皇城」。又因為它的主人是官居清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故而被稱作皇城相府。

正像它的名字一樣,皇城相府氣勢恢宏,枕山臨水而建,依山就勢,城牆雄偉,宅院輝煌。建築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城院內外,古樸莊嚴,渾厚堅固。整座城佔地達3.6萬平方米,分內城和外城,外城顯赫氣魄,內城堅固質樸,擁有院落16座,房間640間。御書樓金碧輝煌,河山樓雄奇險峻,中道庄巍峨壯觀,斗築居府院連綿,藏兵洞奇妙無窮,南書院曲徑通幽,西花園風景別緻,紫雲阡御碑林立,整個相府真可謂氣象萬千,處處體現著主人的高貴顯赫。

傳說陳廷敬入京為官之後,官居要職,母親便想去京城一睹兒子的風光,可是母親畢竟年紀大了,長途跋涉身體吃不消,於是陳廷敬就在老宅外面擴充城院,按照北京城的樣式修建了一座莊園,人稱「小北京」。見到這座宅院的人都認為皇城就是如此,流傳開去,便稱它為皇城。後來還有人藉此誣告陳廷敬,說他私建皇城,一定暗含謀反之心。康熙皇帝便微服私訪,想要親自探個究竟。陳家人為了避禍,就將城牆改塗為黃色,躲過一劫,因此「皇城」又作「黃城」。這自然只是傳說,事實上宅院的大部分是陳氏祖輩建造的,最早內城為陳廷敬的祖父修建,到陳廷敬時候又在外擴充,建成外城,保留至今。

陳氏家族原本居於河南省章德府臨漳縣,明朝永樂年間,家鄉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無奈之下,皇城陳氏先祖陳靠只好帶著一家老小遷到了山西晉城澤州縣的半坡村,宣德四年又遷居陽城縣皇城村,此後就紮根在這裡。崇禎六年,各地割據混戰,群雄四起,戰火連天。為了躲避戰亂,保護一家老小。陳廷敬的祖父陳昌言便決定修築一座防敵護院的堅固城池,於是最早的相府內城便開始動工了。僅僅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就築起一座百丈高的七層河山樓。還建有一百零七間藏兵洞,足夠容納一千多名勇士。另外,內部還有井、碾、磨等,藏有暗道可以直通城外,在這裡藏了許多兵甲、箭弩等,以預防外敵入侵時保護家園。嘉靖年間陳氏族人又在內城中軸線的位置建立了陳氏祠堂,兩進院落,前為祭祖堂,後為先賢祠。以此表達對祖先的崇敬之情,中軸線的位置也暗含了陳家人希望先祖福蔭後世,保佑家族繁榮昌盛,永世不衰的願望。陳氏家族果然不負先輩期望,明清兩代,一共出了四十一位貢生,十九位舉人,九人中進士,六人入翰林。後來到了陳廷敬時候,仕途最盛,成為康熙時期一代名相,還是康熙帝的老師,被康熙評為「房姚比雅韻,李杜並詩豪」。陳廷敬在此祖輩內城的基礎上繼續建造家宅,修建外城,於康熙四十二年正式完工。外城建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布局講究,雕刻精美,整座相府暗合著張廷敬的氣勢地位。乾隆皇帝親筆書寫了一幅楹聯贈予陳家:「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這幅楹聯就懸掛在祠堂正門的兩側,是皇城陳氏一族輝煌的寫照。

族中最具盛名的當屬「帝師」陳廷敬。陳廷敬本名陳敬,是順治十五年的進士,因為有人與其同名,朝廷就在他名字前加上廷字,改為陳廷敬。陳廷敬自幼好學,詩、文、樂樣樣擅長,文詞源雅,詩風醇厚,一生著作頗多。又擔任《康熙字典》的總編修官,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學之士。1661年康熙帝即位,陳廷敬因學識淵博、頗有見解被授為起居駐日講觀,累遷翰林院侍講學士、掌院學士,日值弘德殿講經。康熙皇帝曾讚揚他「每日進講,啟迪朕心,甚有裨益。」因而深受器重。後來先後任職禮部、吏部、戶部、刑部等重要部門,並長期擔任侍讀、侍學學士。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陳廷敬從政五十三年,歷經了二十八次升遷,直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清朝不設宰相,大學士就相當於宰相的地位。

陳廷敬一生勞苦功高,輔佐了康熙帝整整半個多世紀。既是康熙的良師也是政治上不可或缺的臂膀。他為官清廉,即便位即帝師、宰相也從不佔用朝廷一分一毫。康熙八歲的時候,還沒有親政。有一天,小皇帝向陳廷敬借錢,他問道:「萬歲,您用錢做什麼呢?」康熙說:「隨便玩玩吧」。陳廷敬便說:「等我發了俸祿借給您。」康熙不以為然:「你的俸祿能有多少,給我從國庫拿上三萬、五萬兩,讓我痛痛快快的玩幾天!」哪知陳廷敬馬上嚴肅正色道:「國庫的用度是按照朝廷規定使用的,無論是誰都不能隨意挪用,為臣不能借給您啊!」康熙年紀還小,並不理解,一聽他不肯立刻生氣了:「那你走吧!什麼不能用,你一定是覺得我沒有親政,心裡看不起我,不肯借,等我親政了,一定要砍了你的腦袋!」陳廷敬聽到了,不敢做聲,很快退下了。六年以後,康熙親政,這件兒時的往事他早就忘記了。而陳廷敬卻依然歷歷在目,想到衝撞過皇帝,便幾次請辭。康熙知道了緣由,與他說到:「那時朕年紀還小,不懂事,現在明白了,你做的對!」陳廷敬官居吏部尚書時,曾嚴厲警告家人,如果遇到行為不端的人、想要送禮賄賂以謀求私權的人,都不能放入。任禮部尚書時,還立下規矩,從我陳廷敬任職開始,禮部內外要「絕請託,禁饋遺」。可見其一生嚴於律己,清廉為政。

陳廷敬也善於舉薦賢才,任人唯清唯賢。又一次皇上召見九大部門大臣,想讓他們推舉廉潔官吏為百姓造福。大家說法不一,輪到陳廷敬他卻舉薦了他人眼中性格過於剛強的兩個人——知縣陸隴其和邵嗣堯。其他大臣都勸他說這兩個人雖然廉潔,但是行事太過剛強,剛強則會使一些人心生怨恨,容易引來禍端,到時候人是您引薦的,早晚會連累到您的頭上。然而陳廷敬卻不以為然,並不擔憂他們所說的禍及自身,他認為只要是真正的德才兼備之士,就算會引人怨恨也沒有關係,能為百姓造福就好。經他舉薦,朝廷任用了許多廉潔之士。

陳廷敬為官五十三年,提出了許多改革勵治的有益見解,結決了朝廷諸多難題。管理戶部錢財時,發現許多奸商私自毀錢鑄銅,錢幣數量日趨減少,質量也越來越差。於是提出將錢幣改重就輕的辦法,還上疏建議減少開採銅礦的稅收,讓百姓都來開採,保證銅的產量。這個建議很快得到康熙的採納,解決了錢幣的難題。後來,他任左都御史的時候,朝廷內許多官員貪污受賄,腐化之風盛行。陳廷敬上奏指出要使官員清廉,就要先使他們養成節儉的品質。古時候,從衣冠、車馬到服飾器用,辦理婚喪大事,都要『賤不得俞貴,小不得加大』。他說「好尚嗜欲之中於人心,猶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這個建議也深得康熙帝敦本務實的心意,貪污之風逐漸改善。

陳廷敬一生為朝廷為百姓貢獻無數,整治貪污、改革吏治、酌減岢稅,件件博得帝心、深諳民意,功勞無限。康熙五十一年,陳廷敬病危,康熙特派太醫前去診治,但回天乏力,終還是病逝,享年七十三歲。康熙帝痛心不已,親自率領百官侍衛祭酒弔唁,還親筆為他寫了輓詩,賜隆重的祭葬典禮,感懷恩師。

如今歷史已逝,皇城猶在。今朝的輝煌正是往昔的寫照。帝師陳廷敬清廉為官,一生奉獻的事迹受後人敬仰,廣為流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陳氏子孫。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小編:吳允琴

END

余悅教授,著名茶文化專家、民俗研究專家,「中國茶文化學」首倡者與理論奠基人,「悅讀茶書會」倡導者與推動者。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茶文化重點學科帶頭人,《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總主筆、全國《茶藝師》培訓鑒定教材主編,中國民俗學會茶藝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副主席,江西省民俗與文化遺產學會會長,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曾任《文藝理論家》、《內部論壇》、《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社長、主編,江西省期刊協會副會長,獲得首屆江西省「十佳出版工作者」、首屆江西省「十佳期刊編輯」等榮譽稱號;兼任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茶藝導師、南昌女子職業學校高級茶藝顧問、江西廣播電視大學茶文化專業建設委員會主任等。

主持全國和省級課題16項,發表論文200多篇,《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多篇;撰寫書籍60多本。多次到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進行講學與交流。

悅讀茶書會

悅讀茶書,悅讀好書,悅讀社會,悅讀世界。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茶書會 的精彩文章:

祠堂:鄉村血緣崇拜的聖殿
鄉間風尚:"吃盡滋味鹽好,走遍天下家好"!

TAG:悅讀茶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