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對話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流感大流行是人類的宿命,你準備好了嗎?

關於《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對話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流感大流行是人類的宿命,你準備好了嗎?

編者按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繼續「刷屏」。為作者岳父提供診療的中日友好醫院呼吸科專家詹慶元發聲,就「人工肺」做科普,並呼籲公眾對流感、重症流感早識別早治療,但困惑仍未消除。「不明病毒」是什麼?流感何以致死?對於急危重症患者和家庭,順暢轉診的醫療服務系統是否可期?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如果本文對您有任何啟發,歡迎點擊文末評論

2月12日,《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下稱《流感》)繼續「刷屏」。

「不明病毒」是什麼?流感何以致死?對於急危重症患者和家庭,能夠順暢轉診的醫療服務系統是否可期?

2月12日,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賀勝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今冬活動強度高於近幾年平均水平的流感疫情已經回落。但困惑仍未消除。就此,健康點專訪了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

致死是流感的特點

healthpoint健康點流感何以致死?

馮子健:致死是流感的特點之一。(參考閱讀《流感是如何置人於死地的?》,原載於《南方周末》)一般來說,流感重症比例不高,公眾對「流感致死」的感受並不強烈。但由於今年感染流感的患者人數眾多,嚴重病例、死亡病例的絕對數值有所提高。

病死率是衡量流感嚴重程度的指標之一。2009年流行的甲流,病死率是0.2‰,即10000人里可能有2個死亡病例,與其他疾病相比並不高。而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病死率可達2%,即上升100倍。

總體來說,流感以輕型病例患者為主,大多數患者過幾天就會自愈。只有極少數患者會非常嚴重,這其中還有一些患者死亡。是自愈、發展成重症還是死亡?這取決於病毒特點,也與患者自身的體質差異有關。

有一部分人感染流感後,機體免疫反應非常強,我們稱之為「細胞因子風暴」。「細胞因子風暴」的目標是清除病毒,但也可能導致患者自身的機體損傷,比如《流感》一文提到的「白肺」。

healthpoint健康點:文中提到「白肺」,可能是感染了某種「不明病毒」?

馮子健:「白肺」並非病毒侵襲的直接結果,它是病毒入侵後,機體做出強烈甚至過度的免疫反應所造成的。我沒有直接接觸這個病例,根據專業知識和經驗推斷,文中患者出現「白肺」的階段,病毒很可能已被清除,但免疫反應仍在增強,因此患者的呼吸道標本中檢測不到病毒。

我推斷,這個「不明病毒」很可能還是流感病毒。當然,也不能排除其他病毒感染存在。在臨床上,共感染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像文中發展到後期的患者,他的免疫力、白細胞持續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各種細菌導致的機會性感染都可能發生,並且使用各種抗菌素都難以控制。這是機體抵抗力極低情況下的後果,在臨床上並不是異常的、特殊的或者無法解釋的。

healthpoint健康點:有一種觀點認為,患者發展成重症,可能是未能儘早做流感確診導致,您是否同意?公眾如何能掙脫「因疏忽發展成重症」的恐慌?

馮子健:首先,流感發展成重症並非延誤造成的。患者的個體反應不同,有些患者的病症是自限性的,3到7天,癥狀就能緩解;另一些患者可能就會持續加重,像《流感》中作者的岳父,即便使用了「人工肺」這一最高級的醫療手段,也無法挽回。

目前,在重症發生之前,沒有特別好的辦法能夠及時識別這種重症傾向並採取臨床干預。不是中國目前的能力做不到,而是疾病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health point健康點:作者在文章中也始終在反思,沒關好窗戶,沒立刻去大醫院,是不是錯了?

馮子健:開窗受寒,抵抗力下降,可能會導致感染、發病。但具體到這個案例,由於病毒感染的原因和途徑有很多,也不見得就是開窗導致這樣的結局。此外,每個患者自身體質不同,發病後立刻到大醫院就診,結局也不好說。我們不能用一個病例作為對整個疾病的認知依據。

health point健康點: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甄別可能致死的流感和普通感冒?

馮子健:首先,實驗室有豐富、專業的手段甄別流感和普通感冒。包括中國在內,國際上目前普遍使用的有PCR、快診試劑等方法。其中,快診試劑成本低,使用便利,可以在門診使用。當然這個辦法也有缺陷,即準確性不夠高。但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要求快,準確性就必然要打折扣。

其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臨床上甄別普通感冒和流感是沒有太大價值的。因為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治療手段相同,區別可能就在於流感可以在48小時以內使用奧司他韋(即「達菲」),但是絕大多數流感患者,即使不使用「達菲」,癥狀也能逐漸減輕。「達菲」的目的是縮短病程,減輕癥狀,或許能阻止一部分患者發展成重症。

不過,重症患者在所有感染者中所佔的比例如此之低,如果臨床上對每一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做PCR這樣的臨床實驗甄別,通常也要等幾個小時才能出結果,對醫療機構和候診的患者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成本也相對高昂因此,現階段對流感的甄別仍然以醫生的常規診斷為主。

大流行不可避免

healthpoint健康點:今年是1918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100年。在您看來,在流感防控上,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馮子健:流感並非新疾病,是病毒感染呼吸道為主的疾病。特點是每年都會形成季節性高峰,在北半球是冬天高。每年流感的流行強度是不同的。有時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它就過去了;有時會像今年這樣,感受非常強烈。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流感是無法避免的,我們也無法預測病毒變異。

需要警惕的是流感大流行。流感大流行的前提是病毒發生較大變異,人群對其沒有免疫力,由此導致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傳播,重症和病死率也會提高。某種程度上,大流行是人類的宿命。1918年的大流行有2%的病死率,且發生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但從目前的科學水平來看,這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全球流感研究和防控的投入都非常大。世界衛生組織為流感建立了少有的全球性監測網路,中國是監測網路的一部分。公眾能夠得知流感病毒類型和強度的前提,就是監測網路的建立。

此外,人類為了解決流感困擾研製出疫苗,目前仍是最好的保護手段。中國目前有數十家流感疫苗生產企業,產能可以覆蓋1億人。如果疫苗接種需求進一步提高,中國的產能還可以進一步擴張。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流感疫苗接種人數並不多。

這次流感暴發給疾控部門的教訓也正在此。我們需要利用各種方法,從政策、免疫服務、醫務人員教育等方面入手,促進公眾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高危的老人、孕婦、兒童。發達國家就是這麼做的。

healthpoint健康點:對於《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您有什麼看法和評價?

馮子健:首先,從疾控專家的角度看,這篇文章從個人和家庭的視角觀察、感受和記錄了這次流感疫情的影響,很有價值

其次,也促使我們反思自己的工作,有什麼辦法促進公眾接種疫苗。《流感》一文很清晰地展現了目前中國醫療體系承受的巨大壓力;此外,在救治成功率不確定的情況下,究竟要不要上代價高昂的「人工肺」?這既是醫生的糾結,也是家庭的糾結,還涉及醫學倫理,決策非常困難。

此外,如何通過深化醫改,減少重症患者在就診過程中的周折?醫改的目標之一,是讓患者不需要如此糾結,醫療服務體系就能幫助他解決轉診、溝通等問題。我們要改進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這是改革的目標。

這篇文章對整個過程的記載,包括中年人承擔各種社會角色的負擔和壓力,能引起讀者的同理心、同情心和共鳴。我認為寫得非常好。

healthpoint 健康點:作為疾控專家,您對流感大流行的應對有何建議?

馮子健:還是要對流感大流行做充足的應對準備。今冬流感已經給醫療機構造成這麼大的壓力,如果患者數量再翻倍,重症患者數量再翻倍,我們的醫療服務體系能否承受?那樣的情況下,我們的醫生和護士也會病倒。全社會都要做充足的準備。

雖然我們不知道大流行什麼時候發生,以什麼面貌出現。但我們可以確定,大流行會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

今年是西班牙大流行的百年紀念,也是一個契機。中國這麼大,有這麼多的人口,又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包括醫療服務在內的整個社會服務體系,都要儘力快速適應挑戰,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本文首發於財新健康點 caixin-life;

季敏華|責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點 的精彩文章:

藥師看診:這可能將是醫藥分開後愈發常見的現象

TAG:健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