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敗的背後不是慈禧?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主張這場戰爭的是他

甲午戰敗的背後不是慈禧?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主張這場戰爭的是他

19世紀末,日本用兩場戰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從而成為新晉列強。這兩場戰爭分別是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前者讓世界刮目相看,軍艦水平不如清朝的日本卻打贏了海戰;後者則讓日本晉陞列強,因為沙皇俄國是實打實的列強之一。

今天就來說說與甲午海戰相關的事情,當時號稱全國最強、亞洲最強的北洋海軍,軍艦都是從英國、德國等國家買來的,然而最終還是敗了。失敗原因很多,有清廷政策方面的,也是北洋軍內部的腐敗問題。

一般提到甲午戰爭時期的清廷,我們想到的掌權者是慈禧,畢竟在她的手上,中國簽訂了太多喪權辱國的條約。然而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事實上甲午戰爭並非慈禧主導,而是光緒。

光緒並非一輩子都處在慈禧的控制下,至少在甲午戰爭時期,光緒有過一段時間的親政經歷。年輕的光緒對日本出兵朝鮮的行為大為不滿,寫下「倭人肇釁,挾制朝鮮,倘致勢難收束,中朝自應大張撻伐」。很顯然,光緒是主戰派,講求集中重兵消滅日軍。李鴻章屬於求穩派,建議放慢戰爭節奏,日本後勤供應不足,可以一點一點拖垮日本。

年輕氣盛的光緒根本聽不進李鴻章的建議,不僅要從全國範圍內調兵,還要把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的錢拿回來(此經費原本就是海軍軍費,被慈禧挪用)。最終結果如何?大家已經知道了,甲午戰爭中清朝慘敗,北洋軍大受損傷,清廷被迫向日本議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後來太傅翁同龢在日記中評價光緒時,用「偏執、暴躁」來形容他,認為光緒雖有強國的心思,但缺乏耐心,甲午海戰是一次,戊戌變法又是一次。光緒想靠康有為等人一次性改變整個清朝的社會形態,結果已經註定,光緒等來的不是變法圖強,而是來自慈禧的反攻,自此被軟禁在深宮之中。

其實甲午戰爭中,光緒主戰並不是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畢竟當時明面上北洋軍的實力比日軍強大,但光緒卻忽略了清廷下隱藏的腐朽,戰之不力,又如何能打贏甲午戰爭呢?

延伸閱讀

這個被父親棄養的小孩,長大之後卻滅了5位皇帝,曾一人追殺幾千人

明教到底有多龐大?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都和它有關,若沒有明教,明朝將晚百年出現

項羽一人追殺幾千人,古代大將真能以一敵百嗎?日本做了個實驗,現代高手可對付16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那些被夷三族、誅九族的人,為何家人都不逃跑?實在是跑不掉,朝廷早有對策
1個團被2個師圍著打,愣是守了77天,還打起反包圍,死亡率1:17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