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的核心思想就在這三句話

《論語》的核心思想就在這三句話

三、拒授稼圃

孔子老年回到魯國,樊遲成為他的弟子。這個樊遲是個苦出身,入門雖晚,問題頗多。他向孔子請教很多問題,孔子都很簡短淺顯的回答他,這是因為樊遲出身貧困,沒什麼文化,所以說得太多太深,樊遲會聽不懂。比如樊遲來問怎麼種地,一般學生是不會問的,因為孔子教導大家,要為君子儒,莫做小人儒。所謂小人儒,就是普通的體力勞動者,就是把獲得實際利益當作從業目標。孔子是中國第一個進行社會公務員教育的人。他的君子儒就是今天的公務員,他要學生們為社會服務,就是公務員。公務員當然是上層建築,所以學種地是不合適的,孔子因此毫不客氣的拒絕了樊遲。

(樊遲像)

孔子的祖上是行伍出身,性格直率,脾氣急躁,所以每每當學生提出錯誤問題時,孔子總是第一時間迎頭痛擊的反駁回去。這若在今天,那些曲解了佛法所謂不語人短的庸俗戒律者,就會說孔子不如法了。其實聖賢也一樣有脾氣,不要說釋迦牟尼在世時也會生氣,孔子這樣個君子中的聖賢,更富於普通人的秉性,所以更是常常生氣,他也因此顯得更有人情味,更讓人覺得真實親切。

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的時候,孔子因為拒絕教樊遲種地多了一條蔑視勞動人民的罪過。在那種不講道理的年代,最講道理的孔子當然要最倒霉,這是很正常的。孔子對待勞動人民的態度是公平相待,敬而遠之。《論語.鄉黨》第一章說孔子在鄉里人面前很有禮貌,但很少跟鄉親們說話。可是到了朝堂上,和大夫們在一起,孔子卻很喜歡講話。這就是喻於義的君子和寓於利的小人之間的差別。孔子是喻於義的君子,跟那些只顧眼前利益的老百姓當然無話可說,說了也不投機,所以很少說話。

把學字放在《論語》的第一個字,彰顯出學的重要,然後又拒絕讓弟子們學世俗勞動,當然是告訴大家君子應該學什麼,不應該學什麼。後人總結孔子教育內容,重點在於「成人」。什麼是孔子的成人呢?這跟我們今天的成人大不相同。我們今天所謂成人,就是能夠經濟獨立,但在孔子看來,這就是小人儒。孔子希望的成人,是成就人性,而人性來自於天命。孔子心中的成人,是自覺承載天命,因而具有了人性的人。在孔子看來,大概只有顏淵是最理想的成人者。孔子說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說的就是顏淵雖然在經濟上是個不成功的人,但在承載天命並以此為樂上,顏淵是最成功的。所以顏淵死的時候,孔子才會悲哀的高喊天要滅我啊!

天當然不會滅了孔子的身體,孔子喊天滅我,滅的是他的希望。孔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死後能有人像他一樣教導大眾承載天命以獲得人性。在他心裡,顏淵大概是唯一能勝任的人。所以有人問他學生當中誰最善於學習,孔子說顏淵,卻不幸早亡。

雖然孔子死後,有很多學生繼承了他的事業,但是能夠發揚光大的,幾乎沒有。所以說,孔子之後,他的思想不是被繼承了,而是不斷的被削減了光彩。因為被繼承的思想,是要依據繼承者的能力決定被繼承多少,被削減多少的。在孔子的學生中,顏淵聞一知十,子貢聞一知二。說明能夠將孔子思想發揚光大的就是顏淵了。排第二位的子貢相差甚遠。

(顏淵像)

孔子是最典型的君子,若把他的思想發揚光大,就是進一步的聖賢。但因為顏淵早亡,所以今天孔子的思想沒有被發揚到聖賢境界,只成為世俗人能夠理解遵循的倫理道德,成為能在社會立足的人際交往規則。孔子希望承載的天命究竟是什麼,這需要聞一知十的人來揭示,但後人中最好的也不過是聞一知二,所以孔子死後至今,他的思想從天命降低到人倫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降低了孔子思想的後人,偏偏要抬高孔子,把本來是君子的孔子抬高成聖賢,這表面上好像對得起孔子了,但實際上是歪曲了孔子。歷史學家顧頡剛早就說過:有兩個孔子,一個是真實的君子,一個是被架高的聖賢。顧頡剛說孔子自己是喜歡君子這個定位的。我也這樣看......可惜我也是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傢伙,所以在大眾看來,我說自己最理解孔子,這不過是想成功(名利上)想得走火入魔的倒霉蛋(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觀堂 的精彩文章:

賈乃亮應該做個拯救者

TAG:四觀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