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節聚餐消化不良 葯膳來幫忙

春節聚餐消化不良 葯膳來幫忙

春節聚餐消化不良 葯膳來幫忙

臨近春節假期,親朋好友聚餐不斷,正是享受美食、放開腸胃的時候。不過,過多食用生火助痰、有損脾胃的食物,如甜食、煎炸的食物、糕餅等,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飲食不節、過多食用肥甘厚膩、生冷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也會損傷脾胃功能,造成脾胃虛弱、運化失常,產生食積而不欲飲食、脘腹脹痛、噯氣、噁心、厭食、反胃等消化不良癥狀。營養學家提醒,節日養生,飲食還需合理調養。現推薦幾款葯膳食療方以助消食化滯,僅供參考。

白朮陳皮豬肚湯 原料:陳皮6克,白朮30克,新鮮豬肚半個或1個,砂仁 6克,生薑5片。做法:先將豬肚洗凈切條後焯水,再將所有用料放入鍋中,加水約2500毫升,待煮沸後改用文火煲約 90 分鐘,放入適量的鹽及調味料即可。功效:白朮補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豬肚甘溫,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慾,對於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其適合。須注意,此湯性溫,陰虛內熱者忌食。

雞內金白蘿蔔粥 原料:雞內金10克,白蘿蔔50克,粳米100克。做法:將雞內金用小火炒至黃褐色,研成細末備用。再將粳米淘洗後入鍋,常法煮粥,待米爛時兌入雞內金粉,再煮10分鐘即成。功效:雞內金性平味甘,能消積滯、健脾胃;白蘿蔔能消積化食,兩者同用,對飲食積滯很有效。

白蔻餛飩 原料:白豆蔻1克,瘦豬肉餡250克,餛飩皮250克,生薑5克,胡椒粉4克,食鹽10克,高湯適量。做法:將白豆蔻研成細末,取0.5克與胡椒粉1克、食鹽0.5克拌成椒鹽。肉餡放入盆內,將生薑搗汁加入盆內,再加餘下的胡椒粉和白豆蔻粉及食鹽,加清水適量,攪拌均勻。碗中放少許椒鹽,沖入高湯(用豬棒骨、雞、豬皮加生薑、胡椒熬制而成)。將餛飩皮逐個加餡包成餛飩,下沸水鍋內煮熟,撈出即可。功效:此葯膳可行氣健脾,主治消化不良所致食欲不振、食滯不化、脘腹脹痛等症。

藿佩茶 原料:藿香3克,佩蘭6克,薄荷4.5克,白豆蔻1.5克。做法:將上述4味藥物研成粗末即可,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1劑。功效:此茶能化濕濁、醒脾胃,主治過食肥膩、消化不良所致胃納獃滯、飲食減少、口中黏膩無味或口氣臭穢難聞等症。

山楂麥芽飲 原料:生山楂25克,炒麥芽15克。做法:將生山楂洗凈、去核、切片,與炒麥芽同置於杯中,倒入沸水,加蓋泡30分鐘,代茶飲用。功效:山楂味酸甜,可促進脂肪食積的消化;炒麥芽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可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兩者合用具有健胃消食、化積導滯的功效,適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者飲用。

姜橘椒魚羹 原料:鯽魚250克,生薑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做法:鯽魚去鱗腮內臟、洗凈,生薑切片,與橘皮、胡椒同包紮在紗布中,填入鯽魚肚內,加水適量,小火煨熟。食用時,除去腹中的葯袋,加食鹽少許,空腹食之,每日2次。功效:此菜可健脾溫胃,主治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虛弱乏力等症。余珊珊 / 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腎結石簡易自測法
感冒可引起心肌炎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