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襄汾人春節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襄汾人春節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吃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因為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國許多地區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除了北方將餃子作為節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場合中食用餃子。

餃子起源於張仲景的時代,「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則,上蒼會在陰陽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後會變成不在冊的孤魂野鬼。

你想想,我國祖先對此是多麼的重視啊!無論怎樣,為除掉一年的晦氣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頓「餃子」。遠方的人們都會跋山涉水回鄉和家人過冬節吃餃子,以示有個圓滿的歸宿。

又說:「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起於明代於清代,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盛行的一種過年方式。春節餃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時(半夜十二點)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餃」諧音,故稱「餃子」。

還將餃子裡面包上硬幣,吃到的人被認定要交好運。與北方人相反,在正月初一這天,南方人則開始吃湯圓。對於餃子的來歷,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頗多。網路配圖早在三國時期的《廣雅》一書就提到過這種食品。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文章素材來源於網路,不代表本平台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經編者收集整理後,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如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編者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陶大賣場 的精彩文章:

春節大掃除,這份寶典送給你

TAG:丁陶大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