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李誕:對死這件事,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李誕:對死這件事,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李誕終於開始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覺了,那種在鎂光燈和眾目睽睽之下,「我想讓你笑你就能笑出來」的掌控感。

因為《吐槽大會》一炮而紅的脫口秀演員李誕,現在每天只工作不到4個小時。

給《吐槽大會》第二季寫稿的人——也就是編劇,從李誕一個人變成了20個。兩個編劇負責寫一個嘉賓的稿子。節目錄製前,編劇要開三輪「讀稿會」;如果時間緊張,便壓到一輪。讀稿會上,每個嘉賓的稿子都被拿出來一句一句地念,遇到不好笑或很尬的梗,大家一起討論著修改,當場改不出來的,定一個方向,會後關起門來,接著打磨,繼續改。

現在李誕除了上台,只負責寫自己的稿子,以及和兩個首席編劇程璐、海源一起把關所有稿子。到了第二季,《吐槽大會》已經實現了工業化運作。

但「寫段子」畢竟是個手藝活兒。李誕覺得讓這門手藝工業化的方式,就是持續高強度訓練。一直在寫,感覺就有了,經驗就出來了。

《吐槽大會》第一季,李誕自己寫了大部分的稿子,他還得自己挑選嘉賓,然後到處飛,自己跟嘉賓談,一個個地跟嘉賓對稿子。現在不用了,畢竟節目「紅了」,他們再不需要一遍遍介紹節目的形式、風格和定位。

當然,還有一些明星主動找上來,想上這個節目被吐槽。

儘管每天只需要工作4個小時,這還算上了上通告和接受採訪的時間,但這也沒治得了李誕的失眠。「是我自己睡不著覺,跟工作沒關係,我從小就睡不著覺。」,他對PingWest品玩說。

怎麼企業家還不來?

《吐槽大會》的第二季,跟第一季有什麼區別?

第一季《吐槽大會》再騰訊視頻以接近15億的播放量收官。隨後,主創團隊又以選拔新人為目的,做了《脫口秀大會》,李誕和池子成了明星,思文和建國等也混了個臉熟。觀眾們對他們的新鮮感減退,但依然有所期待。

《吐槽大會》第二季剛上線的時候,一些觀眾覺得節目的形式沒什麼變化,第一期主咖是伊能靜,比起周傑、李湘和唐國強,笑點濃度被稀釋,很多人開始在微博吐槽,說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好笑」。

「看這個會把自己累死。」李誕對PingWest品玩說。「他說一個具體的批評我當然要看,我覺得這說得有點道理,就吸收學習。他就說一個不好笑,我們怎麼調整啊,只能說不好笑你就別看了。」

但變化是在發生的,而且很快就發生了。儘管不是完全按照觀眾的預設發生的。

《吐槽大會》第二季的第二期,網紅papi醬做了主咖,這是第一次《吐槽大會》沒請演藝明星當主咖。第三期請了郎朗、臧鴻飛和阿信等人吐槽音樂圈,第四期請了國足隊長馮瀟霆、林丹和黃健翔等人吐槽體育圈。

這是李誕從第一季就想嘗試,但在當時做不到的事。

畢竟第一季剛剛出來,很多人並不理解這個節目是幹什麼的,有所顧忌,但演藝圈的人見得多了,比較皮實,對在一檔節目上被別人吐槽以及吐槽別人的接受度更高一些。但到了第二季準備開播的時候,國足隊長馮瀟霆聞風而動,主動找過來要求上節目。

其實除了藝人、網紅和音樂人體育人,李誕一直特別想請的,是帶著光環的企業家們。

第一季《吐槽大會》結束後,李誕邀請了聚美優品CEO陳歐上《脫口秀大會》。陳歐一開始答應了,但臨了放了鴿子。李誕倒一點也沒含糊,在第二季的節目里指名道姓向陳歐開炮:

在另一檔節目《脫口秀大會》上,李誕還吐槽「賈躍亭式的下場」,頗有反諷的味道:萬人唾罵,眾叛親離,但是有錢。

第二季《吐槽大會》的節目組溝通過馬化騰、羅永浩、丁磊和劉強東,但似乎並不順利。企業家的包袱和顧慮,比藝人、明星、網紅和文體界人士重多了。

「他們各有理由,但也沒說死一定不會來。還沒有特別適合的機會,我們等下一季」,李誕說。

紅的動機很明確

儘管現在想跳脫演藝圈,但《吐槽大會》和它背後的笑果團隊,確實是因為演藝明星紅的。

《吐槽大會》脫胎於東方衛視的脫口秀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這是一檔沒什麼存在感的節目。從2012年開播,到2017年停播,在微博上幾乎沒人討論。最近一兩年,這檔節目在愛奇藝上的單期播放量大多為一兩百萬,與《吐槽大會》單期上億的播放量相距甚遠。

2014年,《今晚80後脫口秀》的主創團隊成立「笑果文化」,第一個產品是線下脫口秀演出,但當時脫口秀這種藝術形式,普通人對它不甚了了。

幾年前,一個脫口秀團隊在線下小劇場組團演出,一場下來每個人才分6塊錢。2015年冬天的時候,李誕和池子早年也在北京三里屯老書蟲咖啡搞過演出,請了美劇和脫口秀網紅「谷大白話」幫忙拉人,結果來了幾十個人,都是谷大白話的親朋好友。

這麼做永遠沒個出頭之日。他們決定把脫口秀演出綜藝化,讓大家更容易明白什麼是脫口秀,再帶動線下演出。

「《吐槽大會》是我們當時評估之後,覺得在所有脫口秀節目類型中,最容易紅,最容易讓大家一下子接受的。」李誕對PingWest品玩說。

在《今晚80後脫口秀》上,一群沒什麼名氣的脫口秀演員討論「大女人當道」、「強迫症減肥」、「人在囧途那些事」等等看似深刻有社會價值,但其實沒什麼爆點的話題。而在《吐槽大會》上,與郭德綱鬧到滿城風雨的曹雲金、被鬼畜視頻玩壞了的唐國強、長期遭受整容質疑的李小璐以及鼻孔表情包代言人周傑……無不帶有熱點的標籤,就連主持人張紹剛也帶有滿滿的「黑點」與「槽點」。

「我自己上台說段脫口秀,沒人認識你,誰看啊,請一些明星來說,觀眾自然就知道脫口秀挺好玩的,有一個普及的工作。」李誕承認,第一季的嘉賓找得好。

借著這些滿身「槽點」的明星,《吐槽大會》紅了,李誕和池子紅了。

「做節目肯定是為了紅去的,紅沒紅你都能預料到。」李誕想到了他會紅,但也沒想到他和他搞起來的這個脫口秀生意,究竟能有多紅。

2017年年初,笑果文化第一屆脫口秀培訓營,只有430人報名,而2018年初的培訓營,已經有1080人報名。

線下的脫口秀演出也被帶動起來了。2016-2017年, 就有200多名脫口秀演員登上了笑果的舞台,平均一年600場演出,兩年覆蓋北上廣深等城市白領近20萬人。

笑果文化形成了一條脫口秀產業鏈:從培訓營中選拔人才在小劇場中磨練,通過《脫口秀大會》放大新人的影響力,優秀的輸送到《吐槽大會》——幽默被批量、工業化和可複製地製造。

成了一個批量製造幽默的人,李誕在這個過程當中,開始覺得自己具備了一種叫「掌控力」的東西,知道用什麼樣的節奏、語調和動作能夠把觀眾逗笑。到了《吐槽大會》第二季,李誕終於開始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覺了,那種在鎂光燈和眾目睽睽之下,「我想讓你笑你就能笑出來」的掌控感。

當然更重要的,是那種能夠批量工業化生產幽默感的能力。

深刻是一個副作用

《吐槽大會》是個抖機靈的節目嗎?至少,在第一季節目有過這樣的爭議。

李誕並不太在意外界的評價,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節目的進步:「第一季和我第二季最新的一段表演,一看就能看出來,就是完全是兩股勁,就是已經變了。」

脫口秀一開始靠段子,後面越來越靠努力,李誕信奉一萬小時定律,哪怕是創作段子這種手工藝活,他也相信積累夠多,感覺就出來了。

李誕在嘻嘻哈哈中把價值觀自然流露出來——如果你夠敏感,肯定能感覺到他的段子有態度在,不只是抖抖包袱那麼簡單。

比如,《脫口秀大會》中他把在草原上方便的經歷寫成段子,諷刺文藝青年們逃離北上廣,嚮往田園牧歌的不切實際;在《吐槽大會》第二季中,以「比他(魏大勛)演技更差的小鮮肉,我們就請不起了」吐槽娛樂圈小鮮肉亂象。

「但是這不是我們主要的追求,我們的主要追求是好笑。」

幽默應不應該深刻、諷刺、洞察?李誕曾在《脫口秀大會》里講過,讀到魯迅的《立論》,覺得幽默應該是這樣的,要追求高級的幽默,但嘗試寫了一些段子發現沒人笑,陷入自我懷疑。後來在東京看了一段街頭藝人的表演,有了新的認識:幽默不用高級,不用深刻,好笑就可以。

李誕告訴PingWest品玩,「以我對大眾娛樂和文化的理解,深刻不是追求出來的,而且深刻可能是一個副作用。」

但他承認自己有理想的包袱在,但他不願意在節目中表現出來。

作為一個曾經的文藝青年,文藝青年們的所思所想他都經歷過。那個時候,他的段子在網上火了,很多人關注他,他卻不願意被不喜歡的人關注,回想起那個階段,李誕稱之為弱智。

李誕說,自己不太信任那些總是在說要怎樣怎樣的人,連自己這麼說都不信任。考察看一個人,還是看行為,理想主義者不是說出來的。他甚至覺得,天天說自己有理想,很傻。

李誕堅信的是: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精神氣質都是藏不住的,所以你也不用去刻意表現。你可以去弄,大家也會對你有誤解,你較勁也沒有意義,你去較勁說你不要誤解我,我不是,我是什麼什麼,特別蠢。隨便讓他們誤解去,你去做該做的事,慢慢就對了,這需要時間。

創作的時候,他不刻意想深刻、態度,只想一件事:這一集節目一定要精彩。

在高強度的創作、打磨中,段子很難讓李誕發笑,但他卻越來越能感覺到什麼樣的段子能讓觀眾們笑。他的樂趣不是段子本身,而是技術在進步,段子寫得越來越好,而且他相信以後會更好。

李誕把自己的現在的狀態形容為「一直幹活」,他樂此不疲,外界的變化很難影響到他,包括成名——他認為那些成名後有偶像包袱或者特別自以為是的人,很傻。

他現在更尊重專業,相信職業精神。

面對贊助商的各種瑣碎甚至無理的要求,李誕做了很多妥協,哪怕要求沒法實現,他也要以專業的態度說服客戶。「你專業做得好,你就可以要求別人妥協了,別人才能尊重你。這才是成年人的處世方式,而不是說我不妥協。」

在李誕看來,有知識分子情結的人面對妥協表現出一副委屈的姿態有點傻、有點蠢,「因為沒有人逼你,就這麼簡單。這個工作是不是你自己選的,就我每次有這樣的人我就想問他一個問題,有人拿槍指著你的頭你不做就打死你嗎?」

他不再刻意尋找意義和價值,在他看來,做本身就是意義和價值。「可能我的世界扭成這樣,我才能快樂起來,可能我一直也很想尋找意義,尋找不到。」

「我的狀態改變了,才能做出這個節目。」李誕現在堅信,給人帶去快樂,沒那麼擰巴,擰巴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他不相信綜藝節目要深刻才能長久,只相信市場的選擇——綜藝就是新的形式加好的內容,做了幾季形式沒有新鮮感了,換個新殼,把就的內容裝進去。

他特別贊同馬東在許知遠節目《十三邀》中的一段話:梅蘭芳當時也沒想過深刻,他就是唱戲,很紅,但最後時間長了,他技法夠純熟了,藝術就留下來,變成文化,就是深刻了。

《吐槽大會》會一直火下去么?這是所有綜藝節目都不得不面對的宿命和終局。

「綜藝節目從做得第一天開始就是等死,沒關係,做綜藝的人,早就心裡有準備了,我們再做新的節目。」


來源:PingWest品玩

原標題:李誕:對死這件事,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最新更新時間:02/13 15:22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國台辦回應台當局不予審核東航廈航春節加班機:十分愚蠢
從「印度優先」轉向?印媒分析馬爾地夫為何倒向中國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