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速慢一點就不會有氧元素是什麼原因?

光速慢一點就不會有氧元素是什麼原因?

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它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將趨於無窮大,所以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光速與任何速度疊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速度的合成不遵從經典力學的法則,而遵從相對論的速度合成法則。

作用:當某物體運動速度相對於另一物體接近光速,某物體的時間相對於另一物體減慢,時間變化符合洛倫茲變換。(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通過衛星和地面天文台觀測日食的同一時間位置的不同得以證實)光速是目前已知的最大速度,物體達到光速時動能無窮大,所以按目前人類的認知來說達到光速不可能,所以光速、超光速的問題不在物理學討論範圍之內。但在理論上如果穿越愛因斯坦羅森橋(時空蟲洞)即可以相當於超過了光速。

自20世紀初起,我們的理論一直受制於愛因斯坦驗證的光速極限,即每秒186282英里(約合每秒30萬公里)。即使我們把宇宙飛船加速到這一速度,到達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距離我們大約4.3光年)並返回,也需要近十年時間。此外,宇宙飛船本身還要考慮能量限制。因此,必須要實現突破光速極限才有可能實現這些目的。近年來科學家們實施了許多相關的實驗,比如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王利軍(Lijun Wang)於2000年進行的實驗和德國科學家於2007年進行的實驗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最初,科學家們堅信沒有任何物質或信息能夠突破光速,但光脈衝卻能夠做到。在真空狀態下,在不同位置測到的光脈衝似乎以一種難以置信的速度在傳播。不過,這一速度仍然無法對我們太空旅行提供太大的幫助。2007年的實驗仍然存在爭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一線談 的精彩文章:

基礎卻不簡單:命名實體識別用例詳解

TAG:科技一線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