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科舉制度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科舉制度

原標題: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科舉制度



中國政治的世界意義:外國人眼中的科舉


1994年,韓國紀念科舉廢止100年,舉辦了模擬科舉考試,取錄了兩名狀元。


○日本

被權貴把持的科舉


公元7至8世紀之際,日本引進中國的律令制度,模仿唐制實行貢舉制度。


●唐朝科舉制度的結果是秀才科逐漸停廢而進士科日漸興盛,但日本到公元730年以後則是秀才科逐漸獨盛而進士科式微。


●日本的貢舉制度,由於貴族干政、學官世襲,到10世紀以後,大學寮基本上為貴族把持,博士推薦學生參加科舉,不是依據才學高下,而是以資歷名望,致使科舉制度日漸流於形式化。


●11世紀後,形式上還繼續實行式部省試,但考生皆由權貴推薦,應考者幾乎無條件及第。科舉制至此已完全異化。


●明治時代初期,為了選拔人才,推動維新運動,1869年進入新政府的學者神田孝平向公議所提出了「進士及第之法」的建議書,提倡以「漢士及第法」,即中國的科舉制度為參考,樹立近代日本的官僚考試製度。考試科目注重實用。這項提案雖然獲得公議所通過,卻沒能得到實權人物的支持而沒得到具體實施,而人才選拔的考試製度也最終為近代的學校制度所取代。


○英國


「它會像火藥和印刷術一樣」


英國文官考試製度吸取科舉考試平等競爭原則和擇優錄用方法,


捨棄了科舉考試空疏無用的古代經典內容,後來被其他歐美國家和日本等國仿效。

●1835年,居留中國人士格爾斯指出:「科舉是古往今來的其他偉大的君主制度所無法相比的。也許這就是他們所創造出來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還未被其他國家所採用。或許將來有一天,它會像火藥和印刷術一樣,在國家制度,甚至是歐洲的國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偉大變革。 」


●1847年,曾到過中國的杜麥斯出版了《中國札記》,以近乎狂熱的態度呼籲建立起向全體英國臣民開放的競爭性的考試製度,從而提高英國行政官員的水平,並促進大英帝國的團結。


●1854年,由馬考萊等人向英國議會提交《印度文官制度報告書》,建議:建立完整的考試製度,考試事宜應由一位權威人士主管的考試中心全權負責;考試必須採取競爭性的筆試辦法,對考生的年齡、健康、品行也應作具體的要求;對於高級職位,應有相當於國內最高教育水平的競爭性考試。


●1855年5月,經過議會辯論之後,英國實行文官考試製度。


●1870年6月,新上台的帕麥斯頓政府頒布了《關於錄用王國政府官員的樞密院敕令》,規定凡要進入政府各部門工作,都必須經過競爭性考試。至此,英國文官考試走向制度化和正規化。


●1857年4月英國權威刊物《威斯敏斯特評論》評論說:「這些中國的『外夷』(英國人)的確只是從中國科舉考試的書籍中學到一頁而已。」


○美國


「我們在洪荒時代,中國人已在讀書」


19世紀60年代後,美國也在考慮採用擇優錄用的文官考試製度。美國的文官考試製度基本上是仿效英國的產物,但是史料表明中國科舉制也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過美國的文官考試製度。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國》一書中說:「從科考的結果看,中國政府的高官階層中的不少官員都懷有讓人極為敬佩的才能和知識,及愛國、正直和有條不紊的工作態度。它維持了這個國家龐大的機器的運轉,也保持著一種不衰的崇文風氣。」

●1870年,史皮爾(Spear,漢名施惠廉)在《最古老與最年輕的國家:中國與美國》一書中說:「中國人民的競爭使得整個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則公開化。聽吧!西方國家,它沒有世襲等級,或許沒有個人榮耀,它沒有財富的權力,它不主張任人唯親,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見和利益。」


●1873年美國文官委員會在報告中宣稱:「當我們的大陸尚處於洪荒時代,孔子已經在講授德政,中國人已在讀書,使用指南針、火藥和乘法表。然而東方世界這一最文明的國家對於科舉制度的運用,將比上述任何東西都更能奪走我們美國人的優勢(如果我們算得上有什麼優勢的話),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倘若不充分肯定中國的宗教或帝制的作用,必將無從作出解釋。」


●1883年,以平等競爭為原則的文官考試法案獲得美國國會通過,該法案規定政府事務官的錄用,必須經過公開考試,擇優錄用。從此以後,考試錄用事務官,成為美國文官制度的一條基本原則。


●1893年,美國文官考試製度完全確立。


○韓國


「我國公道,惟在科舉」


從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韓國的科舉制在歷史上存在了936年,成為中國域外實行科舉制時間最長、也最完備的科舉。


●近500年的高麗王朝,科舉制度實兼唐、五代、宋、元等諸朝制度而成。具體而言,高麗制度直接淵源於隋和唐者,有禮部三場試、三條燭試(夜試)、試期在春三月(春試)、科目中的「賓貢科」、咒噤科等。


●高麗王朝恭愍王十九年(1372年)明太祖遣使往頒科舉詔後,高麗科舉鄉會試程式一依明制,第一場試《五經》義,五百字以上,《四書》疑,三百字以上;第二場試禮樂論,三百字以上;第三場試時務策,一千字以上。唯務直述,不善文藻。


●公元1392年,李朝重新整頓衰落的科舉制度,定科舉法,初場罷《四書》疑和《五經》義,改試講論。但實行數科之後,實踐證明並不能選拔到「經學傑出之才」。

●李朝科舉比同期的中國科舉更頻繁,幾乎每年都開科,「國家用人之道,只在於科舉」。科舉在李朝的地位不亞於科舉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韓國有「我國公道,惟在科舉」,「私門塞而公道開,浮華斥而真儒出」之說。儘管不時出現改革甚至廢除科舉的呼聲,但科舉制直至公元1894年才遭停罷。如果不是因為日本的壓迫,科舉還將延續一段時間。


○越南


最後廢止科舉的國家


1075年始,1919年止,越南是最遲實行和最後廢止科舉的國家。


●李朝建立科舉制度,模仿中國實行三場考試。據《越史通鑒綱目》載,仁宗太寧四年(1075年),「選明經博學者以三場試之,擢黎文盛首選入侍學。 本國科目自此開始。」


●公元1807年,阮朝阮世祖開鄉試,其制度模仿中國清代科舉。其形式內容仍然和中國科舉考試大同小異。


●公元1832年,越南引進八股文作文考試文體。


●公元1884年,法國和越南簽訂了《順化條約》後,法國殖民者實際上取代了越南帝王的統治,西方新學動搖了儒學的地位。中國戊戌維新也影響到越南,中國廢除科舉制度後,越南科舉更是唇亡齒寒。


●1906年,越南成立教育改進委員會,新型學校紛紛創辦,逐步取代了傳授儒學的科舉教育。

●1919年,越南舉行了最後一科會試,取中23名。此後,科舉制度在越南和世界歷史上終於完全退出了歷史舞台。



丨來源丨新法家


丨編 輯丨qineed


丨聲 明丨卑之毋甚高論,惟有勤而行之。我們每天採擷中外人文藝術領域的思想者、藝術家的觀點文章與朋友們分享!



鴻運滾滾來


GOOD LUCKY 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勤而行之傳習社 的精彩文章:

提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究竟是何方神聖?
讀懂了世界海洋爭霸這段歷史,你才會懂得現在世界的格局

TAG:勤而行之傳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