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皇帝80歲大壽做了一件錯事,竟埋下清朝滅亡的禍根

乾隆皇帝80歲大壽做了一件錯事,竟埋下清朝滅亡的禍根

  在我國歷代歷史上,中國基本上都處於全世界領先的國家地位。無論是在軍事、政治、文化、科技上都處於極為領先的水平。

  

  雖然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但經過順治、康熙、雍正幾代人的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清朝開始也處於極強的地位。而到了乾隆時期,朝廷上下,從皇帝到各級官吏,好大喜功,統治者放鬆了吏治,丟棄了先前廉政簡政的好傳統,奢靡貪污之風日益盛行,導致清王朝急劇衰落。但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大家可能不知道。清朝走向滅亡,其實從乾隆時期就埋下禍根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件。

  

  乾隆時期,歐洲的工業革命還未完成,大清國力此時還是世界一流水平。到了乾隆皇帝八十歲大壽的時候,英國為了讓勸說乾隆通商,就趁著他過大壽的時候,派遣使者前來上貢祝賀。據了解,使者為乾隆準備的壽禮包括望遠鏡、一些先進戰船的模型以及新發明的武器。他們認為,這些東西都是當前最先進的,乾隆皇帝看到後肯定會非常開心,說不定就能同意與他們通商。而且當時的英國正處在工業革命,經濟水平捉襟見肘,雖然禮物不貴重,但卻誠意十足,可見英國國王是非常重視與物產豐富、綜合國力強大的大清王朝之間的外交關係。

  

  可當時的清朝富的流油,乾隆對這些西方小國持有的是不屑一顧的態度。

  見到乾隆皇帝之後,英國使者將帶來的望遠鏡、懷錶、火藥武器等上貢,並向乾隆表達了要與大清通商的要求,乾隆想都沒想斬釘截鐵的拒絕了他的請求,並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大概意思英國只是個小國家,如果你們需要絲巾瓷器之類的,我可以每年賞賜你們一些,而且英國是處於偏海之地,只要你們心向天朝即可,而且你們的東西我天朝完全看不上,雙方完全沒有通商的必要。

  

  後來到了嘉慶時期,英國再次派使者前來,這次根本沒見到皇帝,只不過是領了道聖旨就回去了,內容跟乾隆當時意思差不多。

  後來清朝由於閉關鎖國,不與西方交流往來,國力也日漸衰落,到了清朝末年,英國發動了戰爭,其實這一切從乾隆時期早已埋下禍根,兩次被拒絕讓英國人充分認識到中國的愚昧和落後,最終導致清朝走向滅亡。使得中國陷入長久的戰火與屈辱,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甄嬛傳:慎郡王夫妻為何多年無子?弘曆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是場陰謀
乾隆帝既憐愛舒妃葉赫那拉氏情深,為何又忌憚她防止懷孕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