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去民心的書畫市場還能堅持多久?

失去民心的書畫市場還能堅持多久?

記得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時候我還在念初中。第一次接觸到古畫是因為我老爸給人家做裝修的時候,房東家客廳掛的一幅清晚期一個很不知名的小畫家的作品。不值什麼錢,當時的市場價也就6000塊錢左右,一個普通的裝修工人一個月的努力也就能買下來。而我爸和他的那幫工友表現出來對書畫的尊重和珍惜才是我今天要說的。我爸是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他的那幫工友們跟他一樣。在那個年代勤勞地工作,辛苦的賺錢。他們能接觸到的知識,大多數是邀請他們裝修房子的房東或者包工頭。因為聽說那家人祖上出過幾個大文人,家裡存了很多古玩字畫,老爸為了增長我的見識那次特意帶我去了他們家。

青綠山水

房東是個戴著眼鏡,高高瘦瘦滿臉的文人氣息。好為人師是男人的通病,跟年紀和身份沒有關係。房東喋喋不休的跟我們一幫人講它牆上的這幾幅畫足足講了一下午。雖然我知道,這幫人包括我在內沒有聽懂多少。就算是這樣,我爸和他的工友們將這件事對外宣傳的有十年之久。在他們心裡書畫是一個很高端、很值錢,是文化和學問的體現。在以後很多年之後我爸跟他見過的很多人都會講這天下午他見過幾幅很值錢的畫。事實上,那天下午房東根本沒說那幅畫能很值錢、值多少錢。

青綠山水

時過境遷,我老爸可能當時完全沒想到,二十年後的我會從事跟書畫密切相關的工作。而讓我沒想到的是,當二十年後我拿回家一幅鄭板橋的《竹石圖》想讓老爺子高興高興時,老爺子特別不給面子。直接來了一句:「你又從哪倒騰一幅不值錢的東西回來,你們的這個行業水太深。你要多注意,別讓人家給騙了。」老爸這幾年眼睜睜看到我在書畫這條路上吃了多少虧上了多少當,才能達到現在這樣「刀槍不入、百毒不侵」的境界。我就在想這二十幾年以來,我們一直以來讓普通老百姓覺得很神聖、很高端的書畫市場怎麼就變成水太深、騙人行業的代名詞的。這個問題太大、太廣,總結不出來。但是,2017年的市場還是可以總結的。下面還是說說2017年吧!

青綠山水

2017年書畫市場分古代書畫和近現代兩個板塊,雖然不及前幾年火爆,卻也是一個比一個火爆。2017年的春拍上共上拍94000多件書畫,平均成交不到40% 但是個人覺得這個有很大水分。實際成交估計也就20%左右,當前比較流行的區分方式就是以億為分界線,過億和不過億成為書畫市場這幾年的最熱辭彙。

《黃山湯口》黃賓虹 3.45億

《茅山雄姿》傅抱石1.86億

《仿古山水冊頁》王時敏1.63億

《耕罷》潘天壽1.58億

《四朝宸翰》南宋四帝 1.49億

另外還有很多臨近億元的作品就不一一給大家舉例了,整體而言是古代賣不過近代,寫實賣不過寫意。按我老爸的話講就是從前的價格沒有現在的價格高,看不懂的畫價格要比看得懂的價格高。

還有總價排行榜:崔如琢、范曾、王明明、黃永玉、何家英、林永松、賈又福、史國良、劉丹、任重。這是2017年拍賣累計排行榜前十的畫家,沒有寫具體金額是因為我看到的數據應該都不是真實的數據。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在網上查一下,權當笑話看吧!

真實的2017年書畫市場慘不忍睹,而我們的畫商、畫家、畫廊、媒體等相關行業居然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鼓吹2017年的書畫市場是多麼的好。高中低的書畫成交金額和成交量集體跳水式下跌,搞得中低知名度的畫家苦不堪言。而拍賣市場卻一片虛假繁榮,我這樣說很多人可能不信,說我在嘩眾取寵、妖言惑眾。其實明白人只要一點就能看明白的事情。。

2017年的拍賣市場比較奇怪在哪裡呢?我們可以看出來拍賣過千萬的作品中居然有超過90%以上的買家不知道是誰。讓人感覺拍賣成交過千萬的一幅作品,就像是買彩票中了五百萬的頭獎似的,只知道中獎了,誰中的卻不知道。這當中有多少不方便讓人知道的事情就不用明說了吧!

除了市場的慘淡,還有就是畫家們的浮躁。在利益的驅使下,2017年還能安心創作的畫家很少。更多的是相互攀比、暗中較量,誰的拍賣價格高、曝光率高。作為普通的書畫愛好者,不可能知道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在吃幾次虧、上幾次當之後便再也不會相信書畫了還有價值和文化。一句水太深,表面上不起眼,時間一長卻能毀掉一個行業。

動輒過億的拍賣層出不窮,卻沒有人跟不懂畫的人講講為什麼那麼值錢。這一個億是這麼拍出來的,把真實的買家遠遠拋在了「三界」之外,把書畫的價值溢價出上萬倍。這也叫「作死」,2017年是雞年,書畫界有很多人幹了「偷雞」的事情。

青綠精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書畫鑒賞 的精彩文章:

謝環——用丹青畫出「蘭亭序」的人

TAG:明清書畫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