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稻最低收購價每噸至少下調200元!農民一定會少賣錢嗎?

水稻最低收購價每噸至少下調200元!農民一定會少賣錢嗎?

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2018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比2017年分別下調10元、10元和20元。這一消息牽動了廣大糧農的心。糧食系統有關專家認為,國家發出的信號很明確:積壓的糧食亟需去庫存。

去庫存要減增量,有補貼大家莫慌

從2004年國家出台糧食托市收購政策以來,最低收購價逐年提高,2014年,三等粳稻每500克提高到1.55元,2017年下調到1.5元。此次最低收購價下調幅度是比較大的,基本上降到了稻穀生產的成本線上。實際上,這次下調,回歸到了托市收購政策的出台本意:保證農民種糧不虧本。因為早幾年的最低收購價,往往成為最高價,不符合這項政策的本意。

「糧食庫存積壓嚴重,只能通過價格槓桿調節,減少存量,抑制增量。」江蘇省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說,稻穀與小麥不同,小麥的儲存期可達5年,且陳年小麥加工成麵粉後食味不受影響,而稻穀的儲存期只有3年,陳年稻穀的食味明顯不如新稻。近年來稻穀儲存量逐年加大,一些糧食主產省不久前還在處理2013年的陳化稻穀,造成很大浪費。如果延續前幾年的最低收購價,儲存量會繼續增加,去庫存就會變成一句空話,長遠來看對糧食生產是不利的。這次最低收購價下調,一是為了回歸政策本意,二是為了加大去庫存力度。

當然,國家並沒有對糧食收購價一降了之。發改委的通知明確:為支持完善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國家對有關稻穀主產省份給予適當補貼支持,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到有關省份,由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按規定統籌安排使用,以保持優勢產區稻穀種植收益基本穩定。也就是說,儘管最低收購價降了,但國家會對種糧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為什麼不直接補貼到收購價格上呢?省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說,如果補貼收購環節,會進一步扭曲市場糧價,而且,目前我國在糧食收購環節的補貼已經碰到WTO黃箱政策的「天花板」,如果補在生產環節,則符合綠箱政策。日本、韓國、美國等就是普遍在生產環節給予農民補貼的。

市場自動調節,價格不會大波動

很多農民擔心,最低收購價下調後,糧價會圍繞最低收購價上下徘徊,如果這樣的話,種糧就沒有效益了,因為近年來流轉土地種糧的大戶,畝均純效益也就在300元左右,以一畝水稻產量600公斤計算,今年會比往年少賣240元,加上今年來農資價格和用人成本上漲,能收回成本就不錯了。

「不會這樣。」江蘇省內某大型糧食加工企業負責人認為,最低收購價下調,會一定程度影響市場糧價,但不會跌到最低價附近,尤其是優質品種的稻穀,跌幅不會很明顯,估計每500克下跌不會超過1毛錢。比如說,去年稻穀最低收購價為每500克1.5元,但像南粳5055、南粳9108等優質品種,蘇中地區的市場收購價達1.6元。「最低收購價對市場糧價起到的是參考作用,並沒有決定作用。」

稻穀價格下調,農民如何應對?

都說「穀賤傷農」,糧食可以說是農民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由於農產品的特殊性,每年的價格行情都在變化,導致農民的收入也隨著產量和售價的變化而忽高忽低。尤其是售價低廉時,種糧的農民的收入也會降低。

也是為了降低「穀賤傷農"的種事情的發生,國家對於某些糧食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此項措施就是防止市場行情不穩的時候給農民朋友一個最低的保障。

近三年的稻穀最低收購價供農民朋友們參考:

從這組數據中農民朋友可以看出來,連續三年的水稻收購價在下調,尤其是2018年2月9日剛剛公布的稻穀收購價竟每斤直降一毛錢。此次在稻穀主產區實施最低收購價是為了進一步完善,增強政策靈活性和彈性,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推進糧食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當然農民朋友也不用太擔心,為支持完善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國家對稻穀主產區的農民給予適當的糧食補貼,以保持優勢產區農民的收益基本穩定。

過在通貨膨脹如此嚴重的現今,光靠國家的糧食補貼是不夠的,想要從源頭上解決種糧農民的收入問題還是要靠其他手段。在此小編提出幾個思路給大家:

第一,提高種植的質量,(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的標識),從而提高稻穀的銷售價格。

第二,對稻穀進行產地的深、淺加工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不僅使農產品多元化,更可以提高其售價,從而盈利。

第三,做品牌農產品,有了品牌的農產品就像是鍍了金的石頭一般。如果有能力可以成立自己的農產品品牌,如果產量少的話可以選擇加入當地的一些有自己品牌的合作社,這樣就可以藉助合作社的力量來提高和銷售自己的農產品。

來源:駿景農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肥料圈 的精彩文章:

黃腐酸的八大功能和四大作用!
怎麼選用有機肥,真假怎麼辨認?

TAG:肥料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