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對美國高粱進行反補貼調查,將提振國內玉米消費

中國對美國高粱進行反補貼調查,將提振國內玉米消費

核心要點

商務部發起對美國高粱的反補貼調查,是在國內高粱種植面積和產量小幅增長、國產高粱與進口高粱價差拉大、國內進行供給側改革之後玉米價格大幅回落、國內玉米庫存高企的背景下提出的。

此次商務部對美國高粱發起反補貼調查後,預計中國高粱進口量將逐步下降,相應的國產玉米、國產高粱的需求和價格將會得到提振,進而促進國內玉米庫存消化和種植戶收益提高。同時需要關注,作為能量飼料的替代,低價進口大麥和玉米的數量或將增加。

事件

近日,商務部發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的公告》。

正文

公告顯示,商務部獲得的初步證據和信息顯示,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接受了美國政府的補貼。同時,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數量大幅增長,價格持續下降,對中國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價格造成削減和抑制,國內產業同類產品有關經濟指標呈惡化趨勢,中國國內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和實質損害威脅,且自美國進口產品所接受的補貼與國內產業實質損害和實質損害威脅存在因果關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18年2月4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

1

高粱國內生產與消費情況

高粱是國內傳統的穀物品種,歷史上高粱曾是國內北方地區居民的口糧之一,在國內北方地區廣泛種植。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內高粱種植面積最高達到600萬公頃以上,之後隨著口糧用途的下降,高粱種植面積逐年下降。2000年後,國內高粱種植面積最低下降至40萬公頃左右,隨後小幅回升。國內高粱生產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近幾年國內高粱種植面積和產量相對穩定,種植面積穩定在70萬公頃左右,產量在250-290萬噸之間波動。雖然種植面積和產量相對穩定,但國內高粱需求量近年來增長較快,2012年至2015年,國內高粱需求量自300萬噸增長至1200萬噸,增長了3倍,這其中主要是飼料需求出現大幅增長。隨著國內畜禽養殖業的發展,飼料需求大幅增長,但國內可用作飼料能量來源的玉米價格居高不下,導致各種玉米替代物大幅應用於飼料生產,如小麥、大麥、高粱等。在這樣的背景下,高粱需求量大幅增長。

目前國內高粱消費中,食用用途佔比較低,飼料用途和工業用途是主要的應用領域。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高粱的消費中,食用用途佔8%,飼料用途佔55%,工業用途佔35%,種用佔1%,出口佔1%。從比例變化來看,近幾年國內高粱的飼料用途佔比逐年提高,工業用途逐年下降,但是從數量來看,近5年國內高粱食用用途在50-70萬噸之間波動,工業用途自200萬噸穩步上升至270萬噸,飼料用途數量先大幅增長至900萬噸,隨後回落至400萬噸左右。可見飼料消費雖然已經成為我國高粱消費的主要領域,但受到玉米、小麥、進口高粱等替代品價格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高粱的飼料用途使用數量波動較大,極不穩定,相比之下,高粱在釀酒工業中的消費數量增長狀態較為平穩。

2

我國高粱進口情況

前面已經提到,2015年我國高粱需求量達到1200萬噸,但國內產量只有300萬噸不到,巨大的供需缺口只能依靠進口來滿足。我國高粱進口量2012年只有65萬噸,2015年大幅增長至1000萬噸的高位水平,在三年間翻了數倍,這主要受到國內玉米價格高企,飼料企業大量進口高粱等低價飼料糧進行替代的帶動。2016年開始,國內進行農業供給側改革,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改為市場化收購,國產玉米價格大幅下跌,進口高粱的比價優勢大幅縮小,帶動高粱進口量開始下降。2016年國內高粱進口量下降至640萬噸,2017年繼續下降,但仍高達500萬噸,遠高於國內的產量水平。

從進口國家來看,我國高粱進口主要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其中自美國進口的高粱占絕大部分,2017年達到475萬噸,在總進口中的佔比達到94%,主要用於生產飼料,自澳大利亞進口的高粱數量30萬噸,主要用於釀酒。目前美國是我國高粱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且美國高粱在我國的市場份額逐年大幅增長,2013年我國自美國進口高粱31.7萬噸,2017年達到475萬噸,2013年美國高粱在我國市場份額8.02%,2017年達到58%。

3

對美國高粱進行反補貼調查的影響

商務部發起對美國高粱的反補貼調查,是在國內高粱種植面積和產量小幅增長、國產高粱與進口高粱價差拉大、國內進行供給側改革之後玉米價格大幅回落、國內玉米庫存高企的背景下提出的。自美國2014年頒布新的農業法案以來,對主要農作物的補貼有增無減,美國高粱在大量補貼的支持下,以較低的價格出口至我國,且近幾年出口價格逐年降低,對國內的高粱產業鏈及相關行業帶來較大影響。首先,國內高粱進口量在五年內巨幅增長又迅速回落,進口量和飼料需求量經歷了大幅波動,國內高粱價格受到低價進口高粱的打壓,出現大幅下降,農戶種植收益也逐年下降。其次,進口高粱數量巨大,遠高於2012年以前的正常水平,對國內玉米、高粱、大麥、小麥等能量飼料帶來較大的替代作用,擠佔了相關產品的市場空間,導致國產玉米、小麥等品種庫存積壓。因此,美國高粱對我國高粱產業鏈及相關品種和產業帶來了實質性的損害。

2016年初,商務部發起對美國干玉米酒糟的反補貼調查,並於2017年初宣布對原產美國的干玉米酒糟徵收5年反傾銷及反補貼稅,之後中國自美國進口的干玉米酒糟數量出現斷崖式下跌。此次商務部對美國高粱發起反補貼調查後,預計中國高粱進口量將逐步下降,相應的國產玉米、國產高粱的需求和價格將會得到提振,進而促進國內玉米庫存消化和種植戶收益提高。同時需要關注,作為能量飼料的替代,低價進口大麥和玉米的數量或將增加。2017年國內大麥進口888萬噸,同比增長78%,其中約50%用於生產飼料。2018年若進口高粱數量下降,部分貿易商和飼料廠可能將目光轉向低價的大麥進口。同時若國產玉米和高粱價格上漲,低價玉米進口有可能重新得到提振。

近期重點研究報告鏈接

重要說明

本報告所涉及資料、數據均來自於公開披露資料,但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中的信息或觀點並不代表工商銀行的觀點,所構成具體的操作建議,僅供參考。本報告閱讀者據此所進行的相關操作,風險自擔。本報告僅供參閱,不得用於盈利性商業目的。未經許可,任何機構、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報告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進行複製、翻印或將其向其他人分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銀投行 的精彩文章:

全球消費電子大會舉行,人工智慧關注三大應用領域

TAG:工銀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