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材推送第7期——醫家聖葯:生薑

中藥材推送第7期——醫家聖葯:生薑

簡述

生薑,大家在日常生活經常遇到,但它的神奇功效有多少人知道?那今天我們來一一解開這為人不知的神秘面紗。另外贈送福利,以中醫理論簡單講解分析肺部疾病的中醫認識,會讓你幡然大悟。

首先我們看一下性能特點:辛,微溫。歸肺、脾經。入肺經,散風寒而發汗解表,溫肺寒而化痰止咳,為治風寒感冒與咳嗽所常用。入脾經,善溫中止嘔,素有 「嘔家聖葯」 之稱,兼解魚蟹毒。

該藥材味辛而微溫發散,辛味入肺,肺虛者易用溫性葯,肺實者易用寒性葯,比如麻黃、細辛、柴胡等,真正的老中醫對肺部疾病的必用之要葯,前兩種性溫用肺虛或寒邪之病,後一種性偏寒,用於肺實證或濕熱之邪所致肺病。大家會問為啥雙黃連、銀翹、板藍根如此常見呢?沒怎麼聽說麻黃、柴胡之類的呀?那是因為真正能很好運用此類中藥材的中醫太少,就如武功里什麼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黯然銷魂掌、葵花寶典等等高深秘籍,有幾人能駕馭得了?言歸正傳,那這些如黃連、銀翹、板藍根、知母之類(均為性苦)為啥可以治療肺部疾病?那重點來了,這個我們要從五行來分析,苦入心,心屬火,火生金(肺屬金),從子病補其母的角度來說,那調理心即可達到治其子(肺)的目的。

這些是單純分析肺部疾病,其實現代生活中環境飲食社會壓力等等造成的疾病不可能單一疾病。比如虛勞所致感冒、肺咳等等,這個時候大部分都是脾虛所致肺金的實證或熱證(主要因為肺乃剛強之官,易過盛),從五行分析來說,土(脾屬土)克金,土弱則金反克土。虛勞一般為脾虛(營養跟不上或者消耗過多),那我們就要補脾,甘草(補脾良藥)性甘,所以虛勞所致咳嗽可用甘草片治療。長期肺實證,脾無法壓制,結果就是腎(腎屬水,金克水)被克制變弱。這也是為啥小感冒要人命的關鍵,也是老年人遇到感冒要及時治療原因所在。

我們回到生薑藥材分析上,雖然從功效中來說,發汗比不了麻黃,解表比不了柴胡,散寒比不了細辛,但關鍵這幾種肺葯的功效咱都具備啊!你說氣人不氣人。再加上止嘔、解毒的功效,那算不算聖葯呢?一般來說,生用為基本功效,炮製品則加強其相應的功效,比如乾薑偏於溫中散寒,煨姜、炮姜根據方法不同著重點不同,姜炭則體現於止血止瀉(大部分中藥炮製品做成炭均為增加止血功效)。

說幾個日常生活生薑食用小常識。風寒感冒,特別是出現汗不出、體寒之類的內寒之症,可用生薑、紅糖一起煮水,如咳嗽可加白梨,趁熱喝湯,蓋被卧床休息,一天即可恢復大半。對於暈車暈船之人,可備用生薑片,含於口中。對於吃了魚蝦之類出現食物中毒癥狀,在沒得到及時救治之前或者癥狀輕微可含生薑片或煮水。

生薑

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

藥材來源

本品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鮮根莖,乾燥根莖就是乾薑。炮製品方法不同,功效不同。

別稱他名

生品:鮮姜、生薑、乾薑、老薑、均姜、淡姜、干生薑、勾粒因

炮製品:煨姜、炮姜、姜炭、黑姜、乾薑炭

實物圖譜

鑒別要點

來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中藥材圖像資料庫

採收加工

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晒乾或低溫乾燥後是乾薑。趁鮮切片晒乾或低溫乾燥者稱為「乾薑片」。

性味歸經

辛,微溫。歸肺、脾經。

性能特點

本品辛而微溫發散。入肺經,散風寒而發汗解表,溫肺寒而化痰止咳,為治風寒感冒與咳嗽所常用。入脾經,善溫中止嘔,素有 「嘔家聖葯」 之稱,兼解魚蟹毒。

功效主治

生薑: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止咳解毒。

乾薑:溫中,回陽,溫肺,化飲。

(1)風寒表證。

(2)胃寒嘔吐。

(3)風寒客肺的咳嗽。

(4)解魚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搗汁沖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擦患處,或炒熱熨。

注意事項

本品辛溫,故陰虛內熱及熱盛者忌服。另乾薑燥熱助火,孕婦導服。

故事典故一

相傳,「生薑」是神農氏發現並命名的。一次,神農氏在山上採藥,誤食了一種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樣,吃什麼葯也不止痛,就這樣他暈倒在一棵樹下。等他慢慢蘇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叢尖葉子青草,香氣濃濃的,聞一聞,頭不暈,胸也不悶了。原來是它的氣味使自己蘇醒過來的。於是,神農氏順手拔了一兜,拿出它的塊根放在嘴裡嚼,又香又辣又清涼。過了一會兒,肚子里咕嚕咕嚕地響,泄瀉過後,身體全好了。他想這種草能夠起死回生,我要給它取個好名字。因為神農姓姜,就把這尖葉草取名「生薑」。意思是它使自己起死回生,作用神奇。

故事典故二

傳說很久以前,天宮神醫呂純陽曾裝扮成遊方道士到人間採藥。一天,他路過一村莊,見路邊一老婆婆手捂肚子翻滾呻吟,即從葫蘆里倒出3粒葯丹給老婆婆服下。不料,老婆婆服藥後不但不見效,反而病情更加惡化,呂純陽急得滿頭大汗,束手無策。這時,一白頭老翁赤腳聞聲而至,伸手摸摸老婆婆的額頭,又搭搭脈說:「是風寒攻心,我取點葯馬上就來。」說罷拿起鋤頭到屋後挖起一枝綠葉小草,將其根部黃色塊狀的物體切片加水,煮開後放上紅糖,讓老婆婆喝下。老婆婆喝下後頓時周身汗出,腹痛消失。老婆婆稱讚說:「姜老頭,你真行,葯比天上的呂仙翁還靈!」呂純陽看老婆婆把姜老頭捧得那麼高氣得渾身發抖,決心要對姜老頭報復。他把一條火赤練毒蛇變作一隻大鱉,令其爬向姜老頭。姜老頭打死大鱉,回家煮熟後下酒。呂純陽心中得意,等待著姜老頭中毒的消息。誰知姜老頭不但沒中毒,反倒越活越精神。呂純陽按奈不住,去問個究竟。姜老頭笑著說:「鱉毒怕什麼,3片黃姜解百毒。」說完摸出一片黃色的東西,正是給老婆婆吃過的葯。呂純陽折服了,把自己葫蘆里的葯倒了個精光,發誓再不來人間顯示他的醫術。人們為感謝姜老頭,即把黃姜叫老薑。

故事典故三

宋代洪邁《夷堅志》記載徐文伯自幼師從其父,醫術精湛,被宋明帝稱為當時天下第一名醫。宋明帝登基六年(公元470年)春,明帝喉中長了個瘡,疼痛不已,膿血不止,到後來,連水都咽不下去了。朝臣經過商議,決定請徐文伯來醫治。徐文伯經望聞問切後,囑使臣速送生薑3斤,告訴宋明帝:「您每天吃3次生薑,每次吃5兩(16兩為1斤)」使臣忙用清水洗凈生薑用刀切成小片,明帝強咽生薑。生薑又辣又硬,吃生薑搞得明帝嗓子眼鑽心地痛,淚流不止。明帝說:「徐文伯,你是想置朕於死地呀?還是純心想看朕的笑話?」徐文伯說:「冤枉之極,末醫豈敢和皇帝開玩笑?」吃完2斤生薑之後,明帝喉中膿血越來越少,當3斤生薑吃完,喉疾竟然全好,吃什麼飯都無礙了。明帝問徐文伯生薑為什麼有這般神效?

徐文伯解釋道:「皇帝平時十分喜愛進食竹雞(一種鳥,生活在江南叢林之中),而竹雞最喜歡吃半夏,生半夏是有毒中藥。這種雞身上有半夏之毒,陛下吃下去,那半夏之毒必然留在食道、咽喉。服生薑正是解半夏之毒。」宋明帝聽後甚喜,命使臣將祖傳鴛鴦劍賜於徐文伯。據說,這把千年難得的古劍在戰亂年代散落於民間,至今不知下落。

故事典故四

蘇東坡先生一次與友人姜至之飲酒。姜至之乘興調侃他是一味中藥「子蘇子」。東坡先生靈機一動,反唇相譏道:先生也是一味中藥,不是「半夏」,就是「厚朴」。姜至之茫然不知其故。東坡先生說:不是「半夏」、「厚朴」,何以用姜制之。

如對於本篇文章有疑問或者有好的建議、想看到什麼樣的內容,請及時留言,王醫師會及時回復並根據需要上線大家關注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薑 的精彩文章:

打不起精神濕氣重?煮幾塊生薑就全搞定,三天體內濕毒全乾凈!
生薑的特異功能你可能有所不知

TAG:生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