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億美元的軍購大單 這一國居然不招標 難怪海軍衰敗

30億美元的軍購大單 這一國居然不招標 難怪海軍衰敗

德國居然會出現海軍「無船可用」的尷尬局面!

據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報道,德國聯邦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巴特爾斯坦承,德國現在面臨的狀況是「老船隻退役了,但沒有新的來替代,海軍已經快沒有可以部署的船了」。除了水面艦艇,曾經讓德國在戰場上風光無限的潛艇,也在2017年12月時處於「不是在維修,就是由於極度需要修理而被禁用」的狀態。

或許,誰也不會想到作為歐盟經濟最健康的德國會出現如此局面。而且,戰後在國際軍說市場上風光無限為的「MEKO」系列護衛艦和「U」型潛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曾經被譽為「世界最強護衛艦」的F-125型護衛艦被德國海軍退貨,212A型潛艇在維修是采發現沒有「儲備備用零件」。其實,與這些艦艇相比,另一型德國的輕型護衛艦更是命運多舛,這就是德國的K-130輕型護衛艦。

K-130輕型護衛艦,原本是冷戰後,德國海洋戰略調整之後「寵兒」。1994年,德國的防務計劃指南中明確規定:德國海軍必須要維持兩支能夠在藍水水域行動的特遣編隊。為了能夠打造一支能夠快速部署、靈活使用、可單獨完成海上任務,同時又要接替大量即將退役的導彈艇。所以,德國海軍認為一種新型的輕型導彈護衛艦是最佳選擇。時任德國海軍參謀長漢斯·魯道夫·比墨在接受《士兵與技術》雜誌記者的採訪中說,「輕型護衛艦可獨立抗擊敵方從遠海對沿岸的威脅」

於是,德國推出了K-130Q輕型護衛艦。該艦總長89.12米,最大型寬13.28米,吃水3.4米,滿載排水量1840噸;動力系統採用兩台MTU1163柴油機,每台7400kW,可使該艦最大航速達到26節,以15節航行時續航力達4000海里;艦載武器包括,一門76mm艦炮,兩門27毫米輕型艦炮,2座21聯拉姆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兩座雙聯裝RBS-15Mk.3反艦導彈發射器。同時,該艦在設計時還注重了隱身設計,而且雷達和電子系統也竭盡所能的採用先進的裝備。

由此可見,K-130的性能是一款非常先進的輕型護衛艦,被德國海軍給予厚望,所以,首艦「布倫瑞克」號在2004年7月19日在漢堡的布魯姆與福斯造船廠開工時,德國海軍舉行了盛大的開工儀式,國防部負責裝備的部長親自啟動了激光焊接和切割系統。到了2006年冬天,「布倫瑞克」號就開始進行海試。德國海軍一度以為,2007年就能獲得這艘新銳戰艦,但結果卻拖到了2008年才最終入役。

或許,「布倫瑞克」號出師不利,也就預示著這型被譽為「最強輕型護衛艦」的戰艦,命運將會發生重大波折。其實,在「布倫瑞克」號開工之前,德國就在2003年5月公布的《國防政策綱要》明確指出,海軍總人數將精簡至1萬9千人,艦隊也將由5支合併成2支大型艦隊。於是,海軍原計劃採購的原計劃採購15艘K一130輕型護衛艦被認為是不切實際,所以很快就修改為14艘。只不過在完成了首批5艘建造計劃後,後續計劃也就進入了無限的拖延階段。

不否認K-130先進,但是這種「似艇非艦」的戰艦隨著德國海軍戰略的不斷調整,陷入了自身的尷尬。一方面是德國海軍的規模的調整,以及伴隨而來的經費縮減。2001年,德國海軍投入了10.5億美元,建造5艘K-130戰艦,單價達到了2.1億美元。而1999年南非海軍購買4艘排水量為3500噸,武備更為強大的MEKOA-200護衛艦,總金額也不過12億美元。可見,K-130戰艦的造價之高。

但是,作為排水量達到了1800噸的戰艦,如此高的造價卻只能執行近海任務,不僅讓德國無法承受,同樣也不會受到客戶的青睞。於是,K-130鮮有外銷的消息,甚至都少有人問津。或許為了照顧大工業集團的利益,德國國防部在沒有進行招標的情況下,直接向呂森船廠和蒂森克虜伯船廠下達了新造5艘K-130戰艦的訂單。不過,此時5艘K-130輕型護衛艦的價格已經上漲到了24億歐元(近30億美元),單價已經上漲到了6億美元。因此遭到了德國各方的批評。

不過,這次購買的K-130護衛艦能滿足德國海軍的需求嗎?能保證不會像F-125一樣被德國海軍退貨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韻 的精彩文章:

中國航母還缺什麼?有了這一武器中國航母的戰鬥力將倍增
土耳其最強武裝直升機被擊落:曾號稱比中國直-10先進

TAG:唐風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