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鏢局押運巨款翻山越嶺,為什麼不怕土匪打劫?

古代鏢局押運巨款翻山越嶺,為什麼不怕土匪打劫?

我們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往往會看到一個特殊的行業:鏢局。鏢局是專門為僱主保護財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機構,相當於我們今天的保安押運公司。

古代鏢局押運巨款翻山越嶺,為什麼不怕土匪打劫?

古代交通不便,兩地長途跋涉往往要翻山越嶺。除了路途艱辛外,更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在山嶺之間土匪橫行。為了保障人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鏢局這個行業就應運而生了。

鏢局押送貨物出行叫「走鏢」或「出鏢」,按貨物價值和距離遠近收取不同的費用,負責押送的人叫鏢師。鏢師都會武功,這也很好理解。如果沒有一定的身手別說保護貨物,就是整天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身體也吃不消。

不過,鏢局的鏢師雖然都會一些武功,但每次走鏢人數有限。而古代的土匪和我們現代生活中出現的劫匪可不是一回事。當時一些大型的土匪山寨都是成百上千人,至於水泊梁山那就更不用說了,光頭領就有108個。俗話說「雙拳不敵四手」,鏢師武功再高,遇到人數是自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土匪,那肯定也要歇菜。但是,古代鏢局在走鏢時,卻很少發生貨物被劫的情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古代鏢局押運巨款翻山越嶺,為什麼不怕土匪打劫?

鏢局走鏢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威武鏢,二是仁義鏢,三是啞鏢。

威武鏢是將鏢局的大旗插在貨物上,鏢師一路敲鑼並亮起嗓門喊「以武會友」之類的號子。威武鏢有明顯的挑釁和彰顯自身實力的意味,鏢局一般都求和氣生財,所以很少會用威武鏢的方式來走鏢。除非是料定對方實力很弱或遇到非打不可的情況,那才用威武鏢來壯大己方聲勢。

仁義鏢也是將鏢局的大旗插在貨物上,但和威武鏢不同的是,仁義鏢下半旗,敲七星鑼,求個謙虛謹慎。如果遇到意外情況,鏢師就要向對方喊鏢號,這叫「撂牌子」,對方如果會接「牌子」,則表明是「自己人」。如果對方不予理會,那就要準備一場惡戰了。

啞鏢就是走鏢時將鏢旗收起,馬摘鈴,車軲轆打上油,鏢師也不喊鏢號。大家悄然無聲的偷偷走過去。只有遇到一些水火不進的關卡時,鏢局才會不得已用啞鏢的方式。

古代鏢局押運巨款翻山越嶺,為什麼不怕土匪打劫?

在大多數情況下,鏢局都是走仁義鏢。鏢局是個特殊行業,黑白兩道都要搞好關係,正所謂「江湖上的事,名頭佔了兩成,功夫佔了兩成,餘下的六成,卻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賞臉了。」所以,開鏢局最重要的就是同各方面講好交情。官府方面上下打點自不必說,而黑道方面,也有一套不成文的規矩。只要鏢局把該花的銀子花夠,該給的面子給足。走鏢時即便帶著再貴重的貨物路過土匪山寨,也絕不會有事。

如果土匪臨時反悔,殺人越貨,那今後在土匪界就沒法立足了,誰也看不起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所以但凡有點名氣的土匪,一般也都會遵照這個規則。因此,古代鏢局押運巨款翻山越嶺,途徑許多土匪山寨,卻並不用擔心被土匪打劫。

古代鏢局押運巨款翻山越嶺,為什麼不怕土匪打劫?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走鏢途中毫無風險。一般大中型土匪集團都已事先搞好關係,基本不會發生意外。可是一些臨時拼湊的小股劫匪是完全沒規矩可講的,此時就需要靠鏢師出馬。原則上還是以和為貴,能花銀子擺平自然是最好,如果對方胃口太大,那就只好真刀真槍的開幹了。鏢師都會武功,在人數上也一般不會輸給小股劫匪,所以勝算還是很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此人帶幾千人說要光復大清,結果發現套路太深,人心太複雜
張作霖去世前只留下了短短几句話,隱含的信息量卻很大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