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流光溢彩的天工之技——金銀錯

流光溢彩的天工之技——金銀錯

金銀錯工藝是中國古代漢族金屬細工裝飾技法之一。最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

金銀錯是我國青銅時代一項精細工藝,但它出現比較晚,大概是青銅工藝發展了一千多年以後,即到春秋中晚期才興盛起來的,它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它一出現,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

西漢錯金銀鳩仗首

戰國兩漢時期,金銀錯青銅器大量出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廣泛流行,考古發現戰國漢代的金銀錯青銅器以千百計。

但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於中國的青銅時代來說,它只不過是一抹絢麗的晚霞。

戰國 錯金鄂君啟金節

無論古代說的「金銀錯」,還是今天說的「錯金銀」,金銀二字容易明白,但「錯」字對一般人來說,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

漢字是世界上含義最豐富的文字,而「錯」字又比一般漢字的含義,還要豐富得多。

據《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等書的解釋,它至少有十多種不同的含義。

但是,我們這裡說的是金銀錯,這個「錯」字,就必須和金銀聯繫起來才能說清楚;同時,還要以金銀錯流行的那個時代的人對錯字解釋為準,否則,上下數千年,海闊天空地談論,那就會「月迷津渡,霧失樓台」,什麼都不用說了。

戰國 錯金狩獵紋鏡

漢代是我國金銀錯工藝最盛行的年代,那個時期人們是怎樣說的呢?

漢代有一位見多識廣的大學問家許慎,他編了一部叫《說文解字》的大字典,該書對「錯」字,只有一種解釋:「錯,金塗也,從金,聲」。

戰國錯金銀虎噬鹿銅屏風座

金銀錯最流行的漢代,對「錯」字的全部解釋,就只有上述八個字,說明那時所說的金銀錯,就是把金銀塗畫於青銅器上的意思。

清代傑出的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注釋說:「錯,俗作塗,又作措,謂以金措其上也」。

所以,廣義一點說,就是凡是在器物上布置金銀圖案的,就可以叫金銀錯。如用金錢綉成圖案花紋的背心,漢代就叫「金錯綉襠」(《西京雜記》卷一)。

在漆器上做金銀圖形的,叫「金漆錯」。(《後漢書·輿服志》)中華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輯的,由上海辭書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出版的《辭海》,對「錯」字的第一解便是:「錯,用金塗飾」。

飾,就是紋飾。《康熙字典》對「錯」字的解釋,是引《集韻》:「金塗謂之錯」。

所以,在二千年後的今天,無論我們怎樣去解釋金銀錯,都應以二千年前,也就是金銀錯最流行的那個年代對它的解釋為依據,何況,古今字典的解釋也是完全一致的。

戰國·錯金夔紋蓋豆

中國古代在青銅器上做金銀圖案紋飾的方法,已發現的,主要有二種。

鑲嵌法

已發現的我國古代金銀錯青銅器,有的是採用鑲嵌的裝飾方法,又叫鏤金裝飾法。一九七三年,我國著名學者史樹青,在《文物》上發表了一篇《我國古代的金錯工藝》,主要就是談這種方法。其製作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作母範預刻凹槽,以便器鑄成後,在凹槽內嵌金銀。

第二步是鏨槽。「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要加工鏨鑿,精細的紋飾,需在器表用墨筆繪成紋樣,然後根據紋樣,鏨刻淺槽,這在古代叫刻鏤,也叫鏤金」。

第三步是鑲嵌。

第四步是磨錯。「金絲或金片鑲嵌完畢,銅器的表面並不平整,必須用錯(厝)石磨錯,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

戰國錯金銀龍紋蓋鼎

塗畫法

這是漢代金銀錯的主要裝飾手法,這從漢人對「錯」字的解釋:「錯,金塗也」,就可以看出來。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實物,「金塗」法主要工序如下:

1、製造「金汞劑」

「金汞劑」的製造是一個化學過程,即是把黃金碎片放在坩鍋內,加溫至攝氏四百度以上,然後再加入為黃金七倍的汞,使其溶解成液體,製成所謂的「泥金」。

2、金塗

用泥金在青銅器上塗飾各種錯綜複雜的圖案紋飾,或者塗在預鑄的凹槽之內。

3、金烤

用無煙炭火溫烤,使汞蒸發,黃金圖案紋飾就固定於青銅器表面。

戰國錯銀銅雙翼神獸

這種方法,今天有人稱為「鎏金」,但古代叫「金錯」。因為古代圖畫紋飾也叫「錯」。

《史記·趙世家》:「翦發紋身,錯臂左衽」。原註:「謂以丹青錯畫其臂也」。

古代畫彩也叫「錯彩」,鍾嶸《詩品》卷中:「湯惠休曰:謝(謝靈運)詩如芙蓉出水,顏(顏延之)如錯彩鏤金」。

錯彩和鏤金是兩碼事:如前面所說第一種鑲嵌法,也就是史樹青所謂的"鏤金"法;而這裡所說的第二種方法,即「金塗」法,就是「錯彩」。

如果把全器都塗上金,而沒有「錯彩」,沒有任何花紋圖案,是素麵,就不能叫「金錯」。

戰國韓國錯金銅舟

在漢代青銅器工藝的流程中,有一道專門的金銀錯工序,負責這道工序的工人,叫「金銀塗章文工」,「章文」是文章、紋飾的意思,所謂「金銀塗章文」,就是在青銅器上,用金銀塗飾花紋圖案。

由於漢代有「物勒工名」的制度,所以,在一些漢代金銀錯青銅器銘文中,常常見到有「金銀塗章文工」,「黃塗工」,或簡稱「塗工」的工種名字。

戰國晚期·魏錯金銀雲紋車飾

金銀錯這一古老的技藝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2014年,金銀錯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美術。

-END-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聯網搜集並整理髮布,侵刪。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古趣 的精彩文章:

明朝出了個中國版梵高,大家叫他窮瘋子
昨日臘八到,今日臘梅俏

TAG:淘古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