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進=日省+正方向

精進=日省+正方向

下邊三幅思維導圖的作者是同一人,分別於2017城市賽、中國賽和世界賽現場創作完成。各位品鑒者先欣賞這些作品,然後想一想,哪一幅作品你認為可以得最高分?其次呢?再次呢?為什麼?

作品1

主題:我與思維導圖

項目:自由創作

時間:2017年10月城市賽

繪製者:張姝瑞(少年組)

作品2

主題:我與思維導圖

項目:自由創作

時間:2017年11月中國賽

繪製者:張姝瑞(少年組)

作品3

主題:思維導圖與大自然

項目:自由創作

時間:2017年12月世界賽

繪製者:張姝瑞(少年組)

第一回合PK:中心圖(18%)

城市賽的中心圖得17.5分,中國賽的得15分,世界賽的得15分。第一幅獲勝!(詳解見下文)

城市賽作品的中心圖,在三幅裡邊最直觀表達了主題及中心思想。

城市賽作品的中心圖,最迷人且引人入勝且使用了通感。

作者將中心圖巧妙設計成了章魚(八爪魚)的外形,既表現了思維導圖發散性外形與章魚的相似,又創造出了通感效果:即,從視覺轉移到觸覺,讓品鑒者聯想到章魚觸手的黏濕感、纏繞時的有力感;另外作者還巧妙地將中心圖同時設計成了一隻隱性的蝸牛,去表達她在思維導圖成長道路上的行進感悟。看!綠色的「蝸牛」頭和觸角,是不是同時也像思維導圖愛的種子在生根發芽?紫色的綢帶部分,像不像蝸牛的行足?所過之處,都會留下粘液痕迹。非常好的通感效果!人與「導圖」、「章魚」、「蝸牛」產生了完美的藝術融合效果。

中國賽的自由創作題目與城市賽的題目一致,目的是考驗選手是否能超越自我、創造新成就。此幅作品雖有特色,表達了思維導圖與大腦宇宙的無限潛能,但從創意和細節上,沒有突破城市賽的自我表現。

世界賽的自由創作是允許選手無拘束地暢想發揮。作者選擇了講述「思維導圖與大自然」的主題。立意有創新,思想內涵也豐富深刻,不過在細節處理上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效果。比如,沒有創造出通感效果、稍稍偏離中央位置、導圖元素還可以更加直觀。

第二回合PK:主幹(18%)

城市賽的主幹得16.5分,中國賽的得14分,世界賽的得13.5分。還是第一幅獲勝!

城市賽的主幹雖然簡單,但處處見細節上的精雕細琢以及深刻涵義。

中國賽的主幹丟分之處在於:1.沒有創造出通感效果;2.沒有突出重點;3.主幹與分支關鍵詞的前後呼應關係不如城市賽的作品要來的嚴謹。

世界賽的主幹低分原因在於:1. 沒有創造出通感效果;2.因為是用英文進行創作,所以對關鍵詞的把握不如母語中文那樣得心應手,邏輯關係上被扣分。

第三回合PK:分支內容(61%)

城市賽的分支內容得49分,中國賽的得46.5分,世界賽的得38.5分。還是第一幅獲勝!

中國賽分支內容的進步之處在於:線條上的小插圖和代碼更加形象化且更具豐富內涵;不足之處在於,關鍵詞的邏輯層次關係不如城市賽的嚴謹。

世界賽分支內容的亮點在於:挑戰使用外語進行創作,立意更有難度(也意味著要承擔風險);不足在於,關鍵詞的邏輯條理性不如使用自己的母語中文那樣得心應手導致丟分,也沒有體現出通感以及插圖、代碼上的創意(因為時間都花費在思考文字內容上去了)。有得有失。

第四回合PK:總體效果(43%)

城市賽的總體效果得33分,中國賽的得28分,世界賽的得27分。還是第一幅獲勝!

城市賽的總體內容雖然簡潔,但是每一個導圖元素的應用都恰到好處,且整體效果在體現創新的同時還有助於記憶。

中國賽的在細節上有更多亮點,但整體效果略顯繁雜,沒有突出重點,條理方面有瑕疵。

世界賽的立意大氣恢宏,但整體駕馭力度不足,內容過於繁雜和充滿(「滿則溢」、「滿則虧」),不利於記憶,也不利於進一步的創新聯想。可謂是冒險之中,尺度把握的不夠。

第五回合PK:項目特色(10%)

最後一項指標中,三幅作品都具有很好的獨創性,各有千秋,各得9分。

所有分數相加之後,城市賽作品得分為129,中國賽作品為112,世界賽作品為104。

城市賽作品(第一幅)勝出!其次是中國賽的,再次是世界賽的。

創作與品鑒,我們共同成長。

2018,新的一年,

你還繼續做勇士、

遇見更好的自己嗎?

春季考級賽主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 的精彩文章:

TAG: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