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黃芪功效有哪些 推薦幾種黃芪的食用方法

黃芪功效有哪些 推薦幾種黃芪的食用方法

很多的人對於黃芪不太了解。在很多中藥裡面,都能見到黃芪的身影。黃芪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屬於豆科植物,具有很多藥用價值。那麼,黃芪功效有哪些?黃芪的副作用是什麼呢?黃芪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芪功效有哪些

1、黃芪具有提高肺部免疫能力的功能,針對由於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出虛汗、臟脾功能、代謝功能等問題,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黃芪具有很好的補氣作用,如身上沒力氣,說話沒力氣,臉色蒼白等癥狀,都可以用黃芪來調理,從而達到治療脾肺氣虛的目的。

3、黃芪還能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降低血壓、保護心臟、抵抗自由基損傷,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4、黃芪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美容生肌的功效。

5、黃芪的根部具有排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6、黃芪具有雙向調節血糖的功能,針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具有較好的調理功效。

7、黃芪具有保護肝臟、消除蛋白尿的作用,預防肝糖原減少。

8、由於體虛氣虛引起的睡眠不好、夜夢盜汗等癥狀,黃芪亦有良好的效果,因為黃芪性質微溫,養氣補血。

  黃芪的副作用

我們都知道在食用中藥的時候,中藥的副作用更要比西藥小得多,但是如果中藥使用不當的話,也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方法以及配伍禁忌,否則黃芪的副作用會加重病情。

1、首先,食用黃芪之後容易上火,出現諸如面色潮紅、口感舌燥的癥狀。

2、有腎病的人不能用黃芪,因為腎病屬於陰虛濕熱,身體內有熱毒的人使用黃芪之後會出現毒副作用。

3、如有口咽乾燥、腰酸腰痛、手心腳心發熱、失眠多夢盜汗等陰虛表現,不能使用黃芪。因為黃芪性質微溫,陰虛患者使用之後會助熱,容易傷陰動血。

4、如果身上有瘡,也不能使用黃芪,因為有瘡則意味著身上有熱毒,性質微溫的黃芪容易滯邪,加重病情。

5、如果必須要使用黃芪,則需要與其他中藥配伍,陰虛患者需要搭配麥冬、熟地、玉竹、生地、天冬、玄參等,這些中藥有養陰的作用;濕熱患者需要搭配茵陳、黃連、黃芩等,這些中藥有清利濕熱的作用;身上有熱毒的患者則要搭配敗醬草、黃連、大黃、梔子等,這些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6、此外,使用黃芪的時候一定不能用量太大,在發熱、陰氣不足、身體疼痛的時候要謹慎使用。

黃芪的食用方法

1、黃芪泡水,方法同沏茶一般。取兩三片黃芪(5g到10g為宜),用沸騰的開水沖泡,等待晾涼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飲用了,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可以長期飲用,但是如果遇到身體不適,尤其是上火、濕熱的時候則不能飲用,以免會上火更加嚴重。

 

2、黃芪燉雞

1)取三黃雞一隻,適量料酒、香蔥、鹽、當歸、黃芪、枸杞、雞精。

2)將三黃雞洗乾淨,切成小塊;香蔥打成小結的樣子。

3)把雞塊放在涼水中,加入適量的料酒,大火煮沸焯水。

4)取另外一個鍋,加入適量的涼水之後,用中火或者小火加熱。

5)雞塊煮沸之後,在冒水花的地方將雞塊家出來。

6)將雞塊放入步驟4)中的鍋中。

7)放入當歸、黃芪、薑片、蔥結等,小伙慢燉一個小時。

8)放入枸杞,繼續慢燉5分鐘左右。

9)最後放入鹽和雞精調味。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一劑中醫古方,具有通絡活血、補氣溫經的作用。臨床上有治療關節酸痛、末梢神經炎、皮膚炎和中風後遺症的作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取9g黃芪、4個大棗、18g生薑、9g桂枝、9g芍藥。

2、在煎藥之前需要將藥材浸泡半小時。

3、浸泡過之後再煎,需要1個小時左右。

4、水量則以高出藥材表面為準。

5、不同的病症需要搭配不同的中藥,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1)此方如果治療頸椎病,可添加薑黃、當歸、桃仁、紅花、川芎。

2)此方如果治療肩周炎,可以添加薑黃、秦艽、羌活、靈仙、防風。

3)此方如要治療坐骨神經痛,可添加丹參、炙甘草、川牛夕、當歸、蜂蜜、草烏。

4)此方如要治療腦血栓,可添加地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

5)此方如要治療心絞痛,可添加三七粉、瓜殼、紅花、薤白。

  結語:黃芪具有提高肺部免疫能力的功能,針對由於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出虛汗、臟脾功能、代謝功能等問題,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一劑中醫古方,具有通絡活血、補氣溫經的作用。臨床上有治療關節酸痛、末梢神經炎、皮膚炎和中風後遺症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關係你我!這些中藥,價格將大漲!
孕婦吃中藥的禁忌有哪些?吃中藥的禁忌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