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林風骨——血脈僨張的家國情懷!

長林風骨——血脈僨張的家國情懷!

關於風起長林

不怒君追劇追出了新境界

文思好似泉涌

一發不可收拾

看完《琅琊榜2——風起長林》,至少有三個情節,讓人熱血為之沸騰,不由得擊案而起。

其一是蕭平章身中兩箭,回首疾呼:大梁子民在後,我長林男兒,誓死不退!

其二是蕭平旌面對荀白水「貪軍功,大興刀兵,放任邊境血光衝撞先帝英靈」的指責,毅然拒領聖旨,寧可一力承擔罪責也要殲滅二十萬大渝皇屬軍,保北境十年太平。

其三是蕭元啟舉兵謀反後,蕭平旌雖處江湖之遠,仍不辭使命,不計安危,以長林舊令,短時間內匯聚長林舊部,興兵勤王,為國家救危解難。

長林,是大梁的中流砥柱。

然而,朝臣無論忠奸,想得最多的卻是制衡。

正如荀飛盞所言:長林之罪,罪在將來(或許有異心)。

其實蕭庭生、蕭平章、蕭平旌父子三人並非不懂權術,但正如琅琊閣老閣主之言:志不在此,非不能也。

他們明白,江山並沒有千秋永固一成不變的,越是心懷憂懼,就越是要胸懷萬民。

他們心無雜念,始終不隨波逐流的重要原因,是他們一直以長林風骨激勵自己,成為長林男兒的表率。

因為長林風骨,

蕭平章可以在補給不濟卻面對大渝全力入侵之際,雖負重傷仍高喊「長林男兒誓死不退」。

蕭平旌可以一力承擔抗旨的罪責,只為抓住時機,重創大渝主力,以保邊境十年安穩。

蕭庭生可以忍痛捨棄視為生命的長林旗號,只為朝中不形成黨爭的局面,朝臣不會因立場而舍是非。

還是因為長林風骨,

蕭平旌雖逍遙於江湖,也必須重新抗起匡扶社稷的重任;

長林舊部雖拆分各地,也依然無畏責難追隨舊主;

平息叛亂後居功至偉,蕭平旌卻仍不得不選擇遠離廟堂。

「風骨」本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概念,並且是文學品評的主要標準。

詩仙李白就有「蓬萊文章建安骨」的詩句廣為流傳。

但在這裡,風骨,指剛正的氣概和頑強的性格。

魯迅先生曾讚譽:建安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可見風骨是與自覺相關的。

劇中「風骨「二字亦不是口號,不是自詡,而是身體力行的內在驅動力。

現代心理學將人的理想、信念、目標、責任、內心的榮譽等視為人行動的內驅力。

與此相對,將權力、地位、財富、美色、他人讚譽等視為人行動的外在驅動力。

由此,也可將人分為兩類。

一類人重視內在驅動力,他們的行為是主動而自覺的,內在激勵成為其行動不竭的動力。

另一類人重視外在驅動力,他們的行為是被動的、反應式的,外在激勵控制著他們。

前一類人可以不計個人得失,有時甚至承受外界的誤解,但他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從不忘初心。

後一類人可能一時風光無限,甚至被譽為識時務的俊傑,但他們的可憐之處在於往往迷失自我而不自知。

前一類人如劇中長林一脈,何其壯哉。

後一類人如濮陽纓和蕭元啟,何其可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花鹿語 的精彩文章:

琅琊榜2:風起長林——看萊陽王的悲劇與悲哀!

TAG:梅花鹿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