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限制孩子「屏幕時間」的做法,可能一直是錯的

我們限制孩子「屏幕時間」的做法,可能一直是錯的

2017年7月,中國山東的一個小孩在用手機打網遊。圖片來源:VCG/Getty Images

作者 Christopher Mims

首先,請想像一個人穿越回沒有互聯網的年代,眉飛色舞地給那時的人們講述一個天馬行空的故事。他說,未來的孩子們可以接觸到很多電子設備,可以便捷訪問人類的一切知識寶庫。設備上的內容每天都能更新,可以指導人們自學、創造,還可以把人們連接在一起。

請設想一下,大多數父母對這些設備會作何反應?是高興得手舞足蹈,還是對孩子將大把時間花在這些設備上而感到恐懼、內疚和焦慮?

當今父母的反應不正是上述中的後者嗎。常有人告誡家長,面對iPhone、iPad和電腦,最重要的就是限制孩子使用它們。

但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現在開始承認,電子設備可以成為幫助孩子學習新事物和發揮創造力的工具,而不僅僅是種危險存在。與過去我自己認為非常有說服力的忠告相反,這種新思路得出的驚人結論可能是,有些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應變多,而不是變短。這是我們手裡的電子設備越來越「能幹」的自然結果。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曾建議家長,無論如何要限制孩子對著屏幕的時間。2016年,該學會對這一建議進行了修改,以反映兒童在使用當今數碼設備時的互動水平與看電視的互動水平有著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大多數研究結論都是基於電視得出的。

現代科技產品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工具,讓他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以前的指南在提及兒童面對電子屏幕時用了「暴露」(exposure)一詞,就好像屏幕有毒似的。如今的新指南允許5歲以下兒童每天最多面對屏幕一小時,同時還區分了不同性質的電子設備使用,例如,與奶奶聊Facetime和在YouTube上看視頻就不是一回事。

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聖托馬斯大學趣味學習實驗室主任托馬斯(AnnMarie Thomas)表示,專業人士對兒童面對電子屏幕的新觀點可以這樣來概括,那就是要區分「被動」(如看視頻)和 「主動」(有創造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玩一些經家長同意的遊戲)。她的團隊致力於為所有年齡段的孩子創造可動手實操的學習體驗。可以說,真正需要限制的是兒童被動上網的時間,而不是限制所有形式的上網時間。

其實,大人對兒童沉迷於電子設備的擔心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這可能導致孩子缺乏運動,可能遭遇網路霸凌,上網甚至會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增加,等等。但遺憾的是,美國普通孩子醒著的時間中很大一部分仍然貢獻給了在線視頻。前不久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至11歲兒童每天在屏幕前花四個半小時。研究人員說,這不僅會減少孩子體育運動和社交的時間,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對培養創造力和發散思維有益的無聊感。

對普通美國孩子來說,就他們大多數現在對著屏幕所做的事而言,減少屏幕使用毫無疑問是個更好的選擇。

?藉助屏幕,實現「超凡學習」

但是如果父母願意,其實能找到一個比禁止孩子面對屏幕更好的辦法。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無處不在的今天,這個做法會顯得更加符合實際。主張媒體和技術安全的非營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稱,如今,家有8歲及以下兒童的美國家庭中98%都擁有某種移動設備,2011年時的這一比例僅為52%。

美國兒科學會的新指南允許5歲以下兒童每天最多面對屏幕一小時,同時還區分了不同性質的電子設備使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新聞工作者卡梅內茲(Anya Kamenetz)說,孩子上網時,父母不該用時間長短加以限制,而應該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欣賞和創作藝術,嘆服並了解宇宙的神奇)。總之,要在每天的上網時間中安排有目的性的活動。她的新書《上網藝術——家庭如何平衡數字媒體和現實生活》(The Art of Screen Time—How Your Family Can Balance Digital Media and Real Life)即將出版。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互聯學習實驗室主任、文化人類學家伊藤米米(Mimi Ito,音)說,如此一來,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種「超凡學習」的體驗,這種體驗在移動互聯網技術出現之前是不可能有的。她研究孩子如何利用科技的課題已有20餘年。

當孩子對某事物興趣漸濃,熱情高漲時,我們恰恰能利用科技與互聯網的融合,將工具、知識和同齡人集結在一起,化作一股強大助推力,幫助孩子用年輕人特有的熱情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超凡學習」就會發生。

這不僅僅要求父母花時間陪孩子,更是需要恰當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把關注點放到有質量的網上內容上,讓他們可以在沒有計時器的干擾下,在愛好的海洋里「深潛」。當然,他們也需要休息,做做伸展運動,放鬆一下眼睛。

「超凡學習」的例子有很多,有的孩子藉助沙盒遊戲《我的世界》(Minecraft)自學編程,自學音樂創作和視頻拍攝,無不屬於這種。給孩子這樣一個機會,他們就有可能以自己的速度(往往是更快的速度)進行學習。

伊藤說:「基於時長來限制孩子上網行為的做法有一些壞處,它並沒有給家長提供監督孩子上網互動質量的工具。」

?新的屏幕時間

就在前不久,我自己管教孩子時,也主要是不讓他們長時間地對著屏幕,而他們在網上做了些什麼,反而沒太注意。但後來,我注意到他們把上網與學習和創造性的玩耍結合了起來,譬如研究數碼攝影,觀看紀錄片並發起討論,我的想法隨即改變了。當然,相比一味盯著電子屏幕,鍛煉身體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在我看來還是更重要,但是我不再對孩子面對屏幕的時間嚴格打表。相反,我現在考慮的是他們的整體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兒科醫生拉德斯基(Jenny Radesky)是美國兒科學會兒童上網和媒體指南的作者。她表示,該學會修訂版指南的初衷,是想激勵5歲以上兒童的家長做類似的思考。

這種理念可能會讓人覺得有違常理,不僅廢掉了老規矩,還反其道行之。伊藤和托馬斯讓上網時間變成家庭時間的一部分,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其結果會產生更多超凡學習的實例,比如小說的讀寫,自學數學,用航空模擬器學習開飛機。

鼓勵「主動」上網只是寓教於樂這一思想的最新展現形式。寓教於樂這四個字,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教與樂確實可以融為一體。我們必須要用每一代新科技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四個字。

2017年9月,莫斯科古姆百貨商場re:Store數碼產品店內,一個小男孩在玩iPhone。圖片來源:Valery Sharifulin/TASS/Getty Imag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日報·派 的精彩文章:

傳奇影業創始人出售加州奢華莊園,開價多少?| 環域居
最簡單的減肥法:定時吃飯,無需節食和運動

TAG:華爾街日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