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代名槍差點晚節不保:後坐力驚人 美軍士兵只敢進行半自動射擊

一代名槍差點晚節不保:後坐力驚人 美軍士兵只敢進行半自動射擊

美軍士兵裝備使用的輕武器,可以說每一件都是經典名槍。上圖便是美軍歷代裝備使用的輕武器,從左至右分別是:春田M1903,M1加蘭德,M1卡賓槍,M14步槍,M16A1和M16A2自動步槍。這其中就屬M14步槍存在感最低,裝備短短几年便被M16取代,差點讓一代名槍M1加蘭德晚節不保。

這當然不是因為M14有什麼重大缺陷,而是它出現在錯誤的時代和錯誤的戰場。細說起來,M14其實是設計師加蘭德博士在M1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深度改進而來,雖然二者都是導氣式自動原理,但加蘭德在M14步槍上發明了一款專利設計,那就是氣體關閉和膨脹式導氣裝置,其作用是當槍管內的火藥氣體壓力突然增大時,導氣活塞自動關閉,這樣絕大部分的火藥燃氣便可以用來發射槍榴彈,而不用像M1步槍那樣使用專門的槍榴彈發射裝置,M14在發射完槍榴彈之後可立即發射實彈,火力靈活性大大增強。

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M14步槍家族還有一款帶小握把的M14A1,該槍是專門配發給美軍步兵班中的自動步槍手(其實就是輕機槍射手,美軍習慣稱之為自動步槍射手),取代老舊的勃朗寧BAR輕機槍。

這款M14A1與M14最大不同就是快慢機沒有上鎖,可連發射擊。而且,在導氣箍的位置能安裝M2支架,幫助機槍手提高卧姿狀態下連發射擊的精度。M14A1數量很少,因為很少有士兵能駕馭它連發射擊時的巨大後坐力,反倒是海豹突擊隊那群追求壓制火力的「瘋子」,對它親睞有加,還自己動手截斷槍管,在前護木下部安裝一個小握把,可在近距離以站立姿勢向北越游擊隊狂掃。

不管前線美軍士兵怎麼討厭它,反正美國陸軍和加蘭德博士本人,對M14是十分看好的。因為,使用559毫米長度的槍管和7.62X51毫米北約全威力彈藥的M14步槍,可謂精度良好,同時威力十足,巨大的穿透力讓對手無處藏身。曾有這樣的真實戰例,一名美軍士兵使用M14步槍,在200米距離向一名躲藏在一個大樹榦後面的越軍士兵射擊,子彈穿透直徑約40厘米的樹榦將目標當場擊斃,這種效果正是美國陸軍所期望的,但卻超出了士兵的忍受範圍。

美陸軍的官僚老爺們不會知道,全槍長度1125毫米的M14步槍,在越南茂密的叢林中使用起來如同長矛,而且實木全鋼材質,使得全槍重量達到了不堪忍受的5公斤重量。再加上7.62全威力彈藥的巨大後坐力,即便是人高馬大的美軍士兵也只能半自動射擊,哪個白痴如果膽敢嘗試全自動模式,先做好肩膀脫臼的心理準備。所以,從越南戰場傳回的戰場報告都是控訴M14表現糟糕,甚至出現極端的例子,美軍個別士兵扔掉打光彈藥的M14,去撿拾北越游擊隊遺落的AK-47繼續戰鬥,並對AK-47的表現讚不絕口(這個例子後來被誤傳,說美軍士兵扔掉M16使用繳獲的AK-47自動步槍,其實是不對的)。

其實M14是一支相當不錯的傳統步槍,威力大,精度好,機構動作可靠,槍身堅固耐用,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滿足作為一支半自動狙擊步槍的基礎條件。所以,美國陸軍各部門行動起來,為挽救這支優秀步槍而積極合作,同時摒棄門戶之嫌,拉上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一起改進M14。

為了這款步槍,美國陸軍可謂拼盡全力,包括採用全手工拋光裝配的導氣裝置;降低扳機力,手工拋光裝配的發射機構;重新製造並消除偏心誤差的槍口消焰器;全新設計的由萊瑟伍德公司生產的ART型3-9倍光學瞄準鏡;使用精準的重型比賽級槍管和鹽湖城武器彈藥廠生產的M118比賽級槍彈。

所以,脫胎於M14步槍的M21半自動狙擊步槍,雖然外觀看起來二者並無太大區別,其實身價已經大大的提高。1969年裝備美軍之後,成為美國陸軍,海軍,陸戰隊的通用狙擊步槍,並在實戰中發揮出色,至此,M14步槍才終於找到了自己正確的定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閱無疆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一項能力冠絕全球:卻謙虛自稱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國人沸騰了

TAG:大閱無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