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貝爾的父親還研究過早期水雷?芬蘭圖爾庫海事博物館掠影

諾貝爾的父親還研究過早期水雷?芬蘭圖爾庫海事博物館掠影

另一艘瑞典護航艦,拍的時候沒注意對焦,聚焦到後面那艘上了。

甲板。護航艦後面這艘也很有意思,舷牆上一排Y形物體間隔排列,看上去不像是系索樁,倒更像是架槳的支撐。儘管勒班陀之後槳帆戰艦就退出了歐洲海洋的主戰場,但波羅的海的特殊環境使其直到18世紀也大有用武之地。這方面,除了吃水淺更適應近岸環境外,個人覺得是否由於波羅的海近岸多暗礁,航道曲折狹窄,純粹的風帆操縱比較費力?

儘管她不像傳統槳帆船那樣掛縱帆,舷牆上的支架仍讓我懷疑這是艘槳帆戰艦。

儘管她不像傳統槳帆船那樣掛縱帆,舷牆上的支架仍讓我懷疑這是艘槳帆戰艦。

艏,拍攝技術太渣,拇指直接反光上去了。

側面,整體而言這艘船造型比較簡潔,但槳架在炮甲板上方有點影響火炮使用,會不會槳僅用於輔助機動,戰時收起?

18世紀炮艇。

每側Y字形的應該是槳架,從甲板上看一側有14支槳,艏艉各一門主炮(24磅?),船艏還有兩門自衛用的小型火炮,注意並非迴旋炮,但炮架很可能可在一定角度上旋轉。

每側Y字形的應該是槳架,從甲板上看一側有14支槳,艏艉各一門主炮(24磅?),船艏還有兩門自衛用的小型火炮,注意並非迴旋炮,但炮架很可能可在一定角度上旋轉。

18世紀艦炮,不知是否鑄鐵製成。口徑不詳,猜測可能是6磅或8磅,炮口有個不起眼的黃銅帽,是不是起準星的作用?炮尾處,炮纜孔上方有個掏了個L形孔的鑄件,是不是裝表尺用的?

接下來的東西比較高端了。因為介紹展板只有瑞典語和芬蘭語兩種,請教那邊朋友結合機翻,大致是以下情況:該裝備為一水下爆炸裝置,與著名的諾貝爾獎創立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有關。裝爆炸物的圓錐形容器為鍍鋅鐵皮製成,規格有4-12磅不等。通常用混凝土或鐵作錨沉入水中。大致內容是

該裝置是俄軍於1838-1842年間開發的(此處沒有說明開發者是俄國人還是伊.諾貝爾),大圓錐體應是爆炸裝置,用水泥板或錨沉於水中,上面的小圓錐體大約起到拉動擊發的作用。大錐體里裝有硫酸汞、糖和氯酸鉀,小圓錐體受力拉動容器里的推桿或閥門,引發三者混合燃燒併產生爆炸。這種武器在1842年的涅瓦河上進行了首次測試,儘管相對簡陋威力有限,但還是把一艘三桅帆船的船舷炸了個洞。這種技術被伊.諾貝爾帶回瑞典

上面一幅是爆炸裝置內部乾坤,通過拉杆混合氯酸鉀、糖和硫酸汞的機關。下面一幅則是布放方法,用以米為單位測量的錨桿測算布放位置。

瑞典語和芬蘭語原文,供懂行的朋友勘誤。本文為看北朝授權發布,主編原廓,原著 h__l。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壘地域 的精彩文章:

這架蘇聯戰機成精了?無人駕駛也要自己飛跑「叛逃」西方!
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最可怕的殺手:德國陸軍突擊兵圖集

TAG:築壘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