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布被殺後,曹操收降張遼,為何卻殺掉高順?真相其實不簡單

呂布被殺後,曹操收降張遼,為何卻殺掉高順?真相其實不簡單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40期 文/無常奉天玉)

從漢末三國傳承至今,已經過去了一千八百餘年,然而因為那段亂世,太過精彩紛呈,當時的很多人物,至今依舊家喻戶喻,例如曹操。眾所周知,曹操是漢末最大的贏家,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一統了江北,是最大的割據勢力。當然了,他之所以能夠達成這等成就,不僅是因為,他擁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還因為他擁有一顆愛才之心,招攬了無數人才相助。為了成大業,他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唯才是舉,有時甚至不惜挖對手的牆角,手下敗將擁有的人才,他更是不會放過,例如降張綉後,他得毒士賈詡;滅二袁後,他得李孚;擒呂布後,他得張遼。不過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擒殺呂布之後,他既然收降了張遼,那麼當歸名氣和能力,都比張遼更卓越的高順,為什麼會被殺呢?

《英雄記》記載:「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 ,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意思是說,高順清正廉潔,而且執事有班,不喝酒,不受賄,他的部眾雖然只有七百人,但是隨時隨地都能作戰,而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陷陣營之稱。最主要的是,連一向無知人之明的呂布,都能夠清晰的認識到高順的能力,他雖然忌憚高順的陷陣營,奪了高順的兵權,但是每當有戰事的時候,卻還是會命人,將兵權和兵符交還給高順。

然而張遼雖然在歸降曹操之後,成長為了一員名將,立下了不少戰功,但是在呂布麾下的時候,他卻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這種情況下,曹操本該更看重高順才對,但是他卻殺掉了高順,反而收降了張遼,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高順對呂布死心塌地

曹操是一個求賢若渴的梟雄,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面對能力卓越,曾敗過關、張,退過夏侯惇的高順,他一定會起收降之心。但是高順不是他想收降就能夠收降的,高順一直對呂布忠心耿耿,被呂布奪了兵權,也從不怨恨,這樣的人,又怎麼輕易投降呢?所以高順之死,不是曹操不想招降,而是根本無力招降。然而張遼不一樣,張遼雖然算是呂布的麾下,但是他與呂布的關係並不親密,忠心更是談不上,所以招降他,相對而言比較容易。

二、高順與曹操的嫡系部將有仇

曹操陣營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離不開嫡系將領,即曹氏宗族和夏侯家族的支持。這些人於曹操而言,遠比一個高順更重要。但是在夏侯惇,率軍前來攻打呂布的時候,高順卻射中了他的一隻眼睛,如果曹操收降高順,其嫡系部隊就算不反對,內心深處也會產生不滿,此事會影響曹操陣營的內部穩定。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曹操收降高順,是得不償失的。

三、高順在呂布舊部中號召力極高

高順為人清正,在呂布軍有擁有很高的威望,如果曹操將高順納入了麾下,那麼呂布的部眾,便重新有了主心骨,這種情況,對一個尚處於發展階段的陣營而言,並非好事。而且,只要有高順在,戰無不勝的陷陣營,永遠都不會為其他人所用,這一點,也是曹操無法接受的。想要讓呂布的部眾歸心,想要讓陷陣營為自己所用,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殺掉高順。或許,這一點才是曹操不勸降高順,在其沉默的時候,直接將他處斬的主要原因吧。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曹操雖然求賢若渴,提出了唯才是舉的觀點,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利於自己勢力發展的前提下,如果一個人才可能會對自己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那麼這個人再有才能,他也不會將其收降,高順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遺憾錯去的這三大虎將,如果有他們,歷史或許將會重寫
此人是袁紹忠心部將,因被袁紹的外甥加害,投奔曹操成為一代名將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