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美俄五代機對比 專家:殲20完成從「能飛」到「能打」耗時少

中美俄五代機對比 專家:殲20完成從「能飛」到「能打」耗時少

川普曾在《核態勢評估報告》中指出,俄羅斯蘇-57戰鬥機(Su-57)將是發展型的核攻擊飛機,俄軍也表示未來會開始運用這款第五代戰機。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縱向分析中美俄隱身戰機研製過程,可以概括為三個字,F-22是『早』、殲-20是『好』、蘇-57是『慢』 。」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鮑里索夫(Yuri Borisov)表示,「我們正在對蘇-57進行實驗和作戰行動,第一階段的測試目前已經結束,軍方將開始應用第五代蘇-57戰鬥機,2018年也將簽署蘇-57實驗機型的供應合約,首批實驗機型的兩架飛機可能在2019年投入使用。」

蘇-57首飛於2010年,但還沒有大規模生產。鮑里索夫說,前線航空兵未來航空系統(PAK FA)項目內已生產了12架蘇-57,其中10架正積極進行飛行測試。《核態勢評估報告》指出,如果俄羅斯利用它來侵略,將會對美國與其盟友造成很大的挑戰。

杜文龍表示,對比蘇-57與俄軍目前列裝的四代機來看,主要有隱身能力提高、機動性能提升、雷達比以前看的更遠等三項優勢,若蘇-57投入使用後,將形成中、美、俄隱身戰機「三國鼎立」的格局,縱向分析中美俄隱身戰機研製過程,「可以概括為三個字,F-22是『早』、殲-20是『好』、蘇-57是『慢』 。」

他說,美國隱身戰機F-22「猛禽」在2005年服役,服役時間比中俄隱身戰機要早很多年;中國的殲-20戰機目前已經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從2011年首飛到現在,殲20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就完成了從「能飛」到「能打」的轉變,殲-20在研製技術起點和路徑選擇上非常穩健,具有中國特色;而俄羅斯蘇-57戰機研製過程相對較慢,首飛時間雖早於殲-20,但是服役時間晚,「如果作戰需求不確定,這架飛機服役時間未來還可能發生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機縱橫 的精彩文章:

首飛5年後,這架國產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終於要轉正了!
英國智庫:核武系統很脆弱 網路攻擊可能錯誤啟動核戰

TAG:軍機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