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爛電影,我為什麼從來不罵小鮮肉

爛電影,我為什麼從來不罵小鮮肉

文/陳細瓜

一位美女朋友看了我許多私藏的罵人文章後,被發展為我的讀者。

前兩天,她一臉崇拜,眉目間略微有些發春地看著我,「你這麼會罵人,中國電影市場爛成這樣,你為什麼不罵罵沒演技的小鮮肉」

我說,「小鮮肉有什麼好罵的,長得跟我一樣帥,演技也跟我一樣好。文筆還比我差,又沒我有才華,罵他們,顯得我不大度。」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中國電影市場普遍爛得到處長豆芽的原因,根本不在小鮮肉。

我罵人有三要素:罵自己知道的,罵的邏輯是對的,罵得讀者開心的。(腦子要是再發育,可能還會修改或添加其他要素)

只是常有老戲骨出來大罵:電影市場都被小鮮肉帶崩了,說自己曾經用生命拍戲。

演藝事業的死亡率有多低,大家注意一下熱點就行。

比不過程序員猝死率,比不過醫院醫鬧殺人率,甚至比不過演藝圈的吸毒率、出軌率。

用事業去出軌、去吸毒,我還信;用生命去拍戲,不存在的。

老戲骨們也不指名道姓,就是一通亂罵。罵完之後,就上熱點。

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出於藝術審美,純粹是因為賺錢沒對方多。還有順便出來蹭點熱度,做做人設。

閱片較多的觀眾,一看就知道那些老傢伙,除了個別作品因為導演比較好可以拿出來說事兒,大部分也都爛成渣。

吳京就是一個代表。除了《殺破狼》系列,沒什麼電影能見人。

而殺破狼系列只要導演葉偉信不變,主演變成不會打的古天樂和沒啥票房號召力的吳樾,依舊出好片。

《戰狼2》上映之前,吳京一直暗指哪個哪個小鮮肉有毛病。

也不看看自己之前拍電影的咖位,你和幾個小鮮肉有過合作啊?!

一直沒賺到大錢的吳京,爛片拍了一大堆,事業發展也停滯。

一度就在江郎才盡又死不退休的劉鎮偉的爛片里演男二、男三、男五四。

但時不時冒出新聞暗諷小鮮肉,說這不敬業,說那沒演技。

硬是不肯說是誰,主要是怕真得罪到,以後不好合作。

唯一透露名字就是八輩子難合作的EXO。人家真礙不到你事兒,你就是瞎找事。

《戰狼2》宣傳的時候,吳京又大讚唯一小鮮肉張翰敬業。

搞得之前一直以為他罵張翰的粉絲一臉懵逼——「你丫,到底是在罵誰?」

《狼2》大賣後,吳京名利雙收,樂得開懷,哪還能想罵小鮮肉啊!

他知道終於有機會和小鮮肉合作了,馬上轉口風:「年輕演員不負責任完全都是經紀人的責任,我捧紅你,吃你三年,三年後你愛去哪去哪,沒有人教他們什麼是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把偌大電影市場歪風邪氣的鍋甩給小小的經紀人,真特么會做人。

除了宋喆能讓王寶強的爛片《大鬧天竺》大賣,我還真不知道哪個經紀人能撬爛中國電影市場。

有人評價,同期的趙文卓沒吳京發展好,是因為沒吳京努力。

這我不敢說是真,是假。但是沒有吳京能作,能說話,這倒是真的。

而年紀大還賺大錢的,基本不會罵小鮮肉。比如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甄子丹等。

因為他們也開始跟小鮮肉一起拍爛片。

他們還知道中國電影持續出現高票房爛片的原因,不在小鮮肉,而在無腦罵小鮮肉與無私奉獻小鮮肉票房的你們。

電影市場,是市場經濟,消費者買單。但我們這代消費者什麼逼樣,還需要用大數據告訴你嗎?

把這幾年票房過2億的拉一個表格,你心裡就有數了。

小鮮肉沒有什麼巫術使「電影票房幾億+」,真正能決定電影票房多少的是觀眾。

表面上看,電影的劇本和演員是由導演和製片方請的。

實際上,無論是電影劇本類型,還是電影參演演員,還有電影的成本都是由消費者決定的。

因為小鮮肉參演的電影,節省下很多其他費用。包括劇本,特效,宣傳,營銷,道具,還順便壓下一些真正老戲骨的配角片酬。

有張臉,就能讓觀者跪舔。

人家打開門做生意,為什麼不給小鮮肉這麼多錢,不讓小鮮肉快點結束項目,少一天成本?

如果有一部電影沒有小鮮肉,也沒有大製作,甚至不是一部好電影,卻票房大賣。

這是運氣,這運氣也還是觀眾決定的。

比如,《前任3》這樣的爛片賣到18億,還真不是老鮮肉韓庚與屁鮮肉鄭凱的錯。

又比如,抗戰神劇《戰狼2》能賣到56億,也不是沒票房號召力的霸道鮮肉張翰的錯。

米塞斯說:「對於那些不是市場買賣的事物給以金錢的估價,用那些不涉及實際的妄斷的項目來作計算,那是毫無意義的。」

我不能叫製片方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滿足你們的藝術幻想啊!(何況,瞎罵的觀眾,壓根沒有藝術審美)

總結,只要沒審美的電影消費者不絕跡,《爵跡》這樣的爛片就不會絕跡,《何以笙簫默》永遠不會沉默,小鮮肉們也會用爛片《逐夢演藝圈》,噩夢的電影《小時代》還是最爛的時代。

基本上這幾年,這代消費者的電影市場就這個逼樣。

因為電影院暴增,電影市場激進擴張數十、數百倍,而上一代人有電影娛樂的消費習慣比較少數,有消費習慣的90後多數還是低齡又只會看臉、沒啥品味。

作為這代消費者之一,我只能偶爾寫寫觀後感,罵罵偽劣產品,幫大家排排坑。

不過,大家也不必太灰心。總有人傻,但人不會傻一輩子。

再過兩三年,我們90後這代消費者不那麼傻之後,00後、10後加入傻觀眾戰線。

在市場比例上,變得有追求的90後電影消費者能夠引導出更好的作品,讓電影市場變得更有品味而多樣一些。

正如曾經以「假皮鞋」聞名中國的溫州,因為消費者變得聰明,而做出有品牌的皮鞋。如康奈集團、東藝鞋業、吉爾達鞋業、奧康集團、紅蜻蜓集團……(為我們溫州企業打個小call)

又正如日本除了會照顧低齡宅男拍AV,還能拍出許多青春、社會、犯罪、死亡等現實意義的好電影來照顧青中老齡化的觀眾們。

還比如九十年開始沉寂的台灣電影,因為娛樂消費市場里有大量成熟消費者,07、08年後再度煥發,上映電影質量大多也是過得去。

製片方和投資方都不是傻逼,他們都是跟隨消費者的口味走的;而導演行業的門檻,則是跟隨著投資回報率的變化而水漲船高。

如果還要問我上個世紀,為何內地好片常出?以下是個人總結,僅供參考:

一、國民經濟不夠旺盛抑制了娛樂內容產業消費市場。

二、意識到電影這碗大鍋飯的內地資本相對少數,導演門檻高。

三、不會動不動就拿網路小說、流行歌曲、屌絲情懷來改編、IP化當賣點。

四、作者,歌手,主持人不拍電影。

最後,組織一個日化超1000%的互聯網金融投資項目:

春節期間大片雲集。《西遊記之女兒國》、《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

讚賞並留言你希望我寫文排雷的電影,眾籌電影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關於《時輪金剛》
怎麼讓這個情人節更有意思?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