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字塔的埃及

金字塔的埃及

終於到了埃及。

我就像不停探索的孩子,終於走到世界的盡頭,站在所有秘密的起點,猶豫著要不要推開這扇門,走入最初的答案中。

而這扇門,就是大金字塔。

來大金字塔之前,我曾經無數次想像,與它相遇將是個怎樣的場景。

當我發現真正來到它面前,任何語言都是多餘的,除了兩個字~「偉大」。

大金字塔在它誕生的時候,就偉大得讓人無法正視。它太像是一個偶然或一次意外,它超出了人類認知的邊際,大家只有拿忽視它來保持尊嚴。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告知,這也許是一個不屬於人類智慧或能力的作品。

大金字塔由230萬塊巨石組成,最重的達160噸,平均重5~12噸,很難想像僅靠人力和牲口如何完成這一巨制;

根據測算,大金字塔需要10萬人工作20年,

4500年前地球上的人類估計不超過1000萬人,埃及總人口大約就200萬,其中青壯年不超過100萬;

如果法老在每10個人中就徵發一個人去修金字塔,這就超過了秦朝征夫修長城的行政暴力,動用這麼大的人力資源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而修出來的這個作品呢,絕對是埃及人開了外掛的極致作品:

穿過金字塔的子午線,正好把地球的陸地和海洋分成兩半;

金字塔的四方對著正東正南正西正北,誤差不超過0.5度;

金字塔的自重乘以10的15次方=地球的重量;

金字塔的塔高乘以10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金字塔底周的長度除以高度的平方=圓周率;

。。。。。。。。。

除了這些數學遊戲般的神跡,還有就是傳說中無法登頂的詛咒,正對著天狼星的墓室天窗,以及具有保鮮作用的墓室。。。

這一切得出的結論都是不可能,不但在當時不可能,連放到今天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但是大金字塔就安詳地在我面前,用存在即合理來回答所有的質疑。

曾經有很多關於建造大金字塔的猜測,大多數人認為,這不是人類能達成的結果,這是造物主或是外星人的手筆(在很多時候,也有人認為這兩者就是一回事)。

如果是這樣,那些沒能產生金字塔的民族,比較容易給自己一個安慰。

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學生時期看的一部日本紀錄片。

日本人在片中模擬了史前的生產條件,嘗試了許多種方法,包括利用斜坡、拉索、水道、冰道等,最終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復原當年建造大金字塔的場景,只有一個問題是無法解釋的:

這個問題就是時間。

用簡易的手段並非無法完成巨大的工程,但每一種手段加上當時埃及的人口數,都幾乎要花費幾百年才能做到。

試想在沒有升職加薪的年代,什麼樣的人才會在高達40~50度的沙漠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為法老修建陵墓?也許是奴隸,不過靠鞭撻是否會建成史詩般的建築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最後這部紀錄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技術不是金字塔建成的決定性因素,而建造者的熱情才是。

法老胡夫在位的年代,正是新王朝初建,國力鼎盛萬象更新的年代。建立新的秩序,建立新的國家象徵,鼓舞著每個埃及人的心。

在這種建造新世界的熱情下,埃及人突破了技術的限制和時間的挑戰,用不可能的勇氣完成了不可能的奇蹟。

這種熱情我們並不陌生,在1949年後第一個五年計劃里,北京十大建築就是這樣完成的。

而之後,隨著熱情的消失,埃及再也無法造出如斯的神作。

這種觀點很有趣,雖然它的科學性不足,但當我站在金字塔面前,當我仰望卡納克神廟,當我凝視圖坦卡蒙面具時,這似乎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我爬上了金字塔,進入到金字塔深處,完成了我兒時的夢想。

穿過盜墓者鑿開的隧道,進入到甬道,因為燈光的緣故,讓人有時空穿越的欣喜與恐懼。

甬道的盡頭是法老胡夫的墓室,石棺中早已空空如也,不過墓室里倒是坐滿了說著各種語言的遊客,人們在半神化的埃及統治者的葬身地談笑風生。

撫摸濕滑的石壁,曾經這麼多的秘密,是不是只有待遊客散盡天狼星初升的時分才能顯露出來。

想像一下世界七大奇蹟,大金字塔是碩果僅存的那個。

在漫天黃沙里,高達146米的它已經矗立了4500年。

與它同時代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宙斯神像、亞歷山大燈塔、羅德島巨像等早已灰飛煙滅,而那些更年輕的奇蹟,在它面前,矮小得連仰望都十分困難:

巴黎聖母院,高68米,建於700年前;

紫禁城太和殿,高27米,建於600年前;

聖母百花大教堂,高107米,建於600年前;

聖彼得大教堂,高138米,建於400年前;

泰姬陵,高40米,建於400年前;

聖家大教堂,高45米,還在建。。。

夕陽漸漸落向金字塔的邊緣,吉薩高原頃刻涼意頓生。

在埃及人的眼中,太陽升起的尼羅河東岸,是活人居住的場所;太陽落下的尼羅河西岸,是死者安躺的凈土。

位於西岸的金字塔,在暮色中如冥界的宮殿般莊嚴。

而我,需要回到東岸去來個地道的開羅冰淇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尖上的雙重旅行 的精彩文章:

TAG:指尖上的雙重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