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名滿天下,弟子們各個官運亨通,身為師父的他想當官卻沒人要

此人名滿天下,弟子們各個官運亨通,身為師父的他想當官卻沒人要

我的高中歷史老師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精神抖擻,容光煥發。他上課的時候不喜歡拿著書講,他說,那些歷史早都映到他的腦海中了。這位歷史老師的脾氣好,上課搗亂的學生使壞,他也樂呵呵的,說他們還小。老師也有偶像,他喜歡孔子。上課每每講到孔子時,或激動、或惋惜。他為如今孔子文化能受全世界喜愛而激動,為孔子生前遭受冷落而惋惜。受這位歷史老師的影響,我也因此對孔子的印象相對比較深。

孔子,他生活的年代距離我們已有幾千年,用正常的生老病死的規律來看,他早已消逝在了這幾千個年年月月的風雨中。可有句話也說:「有的人活著,他早就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孔子,大概就是這樣的人,雖早已離我們而去,卻又好似還在我們身邊。

在歷史向前轉動的這些時間裡,孔子有時候被當成聖人,有時候卻又低到塵埃,人人喊打。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是萬世師表。

孔子算是前朝的後裔,出生於一個沒落了的王室。雖有著王室的血統,卻並沒有想要收服一切的野心。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嫣。」他勤奮又好學,一生中,總是在不斷地學習。

孔子結婚很早,在我們還在依靠家庭的年齡,他已經開始負擔起一個家庭的生計了。為此,孔子開始出去工作,他有去大貴族家當過侍從,管過倉庫,放過羊。雖然掙得少,但他卻很踏實。為了能夠賺更多錢,貼補家用,孔子開始了副業,主要是給人當家教。他真的很厲害,光是當老師講課,就有了三千多個弟子。

後來,孔子想要更進一步,除了教育弟子,他也要做些貢獻才行。於是,抱著這個想法,他開始走走停停,在各國之間周遊,到處講說自己的想法,卻也一次次碰壁。

等到中年的時候,孔子的思想愈發成熟。他將自己以前所有的理念匯總,整理了一遍,並附議它們新的名字,他稱它們為「仁」。他想要他的理念,可以被更多的人知道,想要用它們來造福於社會,促進國家的發展。於是,孔子也終於做了一個小官,雖僅有芝麻大小,但他兢兢業業。後來,孔子不斷陞官,甚至最後當上了首相。

這個時候,孔子覺得時候到了,於是,他開始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孔子廣納賢才,主張「仁政」。可是,在當時的那個時候,君主怎麼能意識到,所謂的「君以民為天」他的理念,讓一些貴族感覺受到了尊嚴和地位上的挑戰。所以,孔子做得越多,越不受人待見。

身處兩難,左右無援,最終,孔子辭了職,重新開始周遊列國。他立志於傳播自己的思想,可是,他卻忘了,自己身處戰國時期,各個國家戰火硝煙,烽火連天,根本來不及也不能推行他的這一套理念,在這個時候,國家需要的是像法家、兵家的那些思想呀。所以,孔子仍舊在奔波著。

後來,孔子老了,眼睛開始模糊,口裡吐不出清晰的話,陪在他身邊的弟子也少了。他的那些弟子,有的被賞識重用,有的成為了富豪。弟子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的榮譽,他卻依舊遊走於黑暗之中,看不到曙光。顛沛流離四十多載,最終還是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在前479年,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回首一生,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倒是完完全全地印證了他的一生。

參考文獻:《孔子家語》、《論語·為政》、《史記·孔子世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蝸牛看西遊 的精彩文章:

第一個把孫悟空欺負得淚如雨下的妖是誰?猴子感慨既有我為何有他
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藝,六耳獼猴就曾出現過?

TAG:蝸牛看西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