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成功的「幼小銜接」到底應該怎麼做?

真正成功的「幼小銜接」到底應該怎麼做?

幼小銜接,是家長和幼兒園都十分看重的事。那麼,什麼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為何讓家長如此焦慮和不解?面對幼兒園和小學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幼兒園,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幼小銜接,不是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而是為了孩子進入義務教育做好各方面充分的準備。

所以,真正成功的「幼小銜接」應該做到這樣幾點: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比多認字更重要。事實上,很多學校在入學報名時都會安排一次與孩子面對面的考察。其中,考察多數為談話式的交流。所以,對於這場「談話」,孩子的表達能力如何往往佔據了最重要的印象分。

對於孩子表達能力的突擊培訓無外乎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在交談中豐富他們的辭彙。家長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為孩子積累語言素材。另外,每天一定要單獨留出時間來與孩子交談,有意識地提一些小朋友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養成連續表達的習慣。

第二,在遊戲活動中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家長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需要語言表達的遊戲,在遊戲中的相互合作、表達,為孩子愛說、樂於說話創造了條件,既增強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提高了交往能力。

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把握生活中的教育。任何時候,都不要去糾正孩子們自行嘗試穿衣服的行為,鼓勵孩子們自己穿衣服,並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表揚,切記對他們穿反衣服的行為進行批評。

任何時候,都不要時間緊迫,而催促孩子穿衣服的行為,並逐漸減少對他們的幫忙,鼓勵孩子都能堅持獨立完成。

和孩子們一起講玩具的輪廓勾畫在相應的擺放位置上,就可以放他們準確且清晰地知道玩具應該擺放的地點,以及哪些玩具還沒有歸為。

培養良好的習慣

為孩子簡歷正確的行為習慣。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會時不時地出現一些不當的行為,這時,我們不能讓自己內心的小情緒爆發出來,而是需要為他們建立一個個正確的行為計劃。讓孩子們知道,感到難過或生氣都是正常的。

向孩子們展示一些可以表示情緒的圖片或符號,讓孩子們注意到不懂圖片或符號之間的區別。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來理解你的話語,可以在重複或者簡化要求之前給孩子們幾分鐘時間進行消化。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小銜接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家長越早重視、培養、建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今後的學習會越有幫助。

學會傾聽的習慣。孩子們都會喜歡聽一些有趣的事情,所以我們要讓他們聽到的每件事時間都不長,並且內容都富有趣味。善於思考的能力。敢於提問的習慣。與人合作的習慣。

為書寫練好基本功

對於大多數的孩子而言,幼兒園裡並不要求他們學習寫字,剛好忙碌的環境就會使孩子們注意力無法一直集中於書寫,不過通過有創意的活動,孩子們都能參與進來,從而發展所需的基本素質或者基本功。

鼓勵孩子們跪在地板上,在大型白紙上進行繪畫,這種姿勢能促使她們全神貫注地進行塗寫。和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寫作書寫,如扮演在咖啡館裡點餐,寫下購物單或者製作一張生日卡。鼓勵孩子們進行一些雙手活動,例如穿珠子或揉搓,讓他們使用雙手來提高自己的肌肉控制能力。

引導理解基本數學語言

對於數學語言的基本理解是開啟小學生活的基礎,它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導幼兒學會觀察、思考、判斷,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忙著為孩子找好的小學,購買學區房的同時,切勿忽視孩子的知識積累以及生活能力上的培養。請記住,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而已,更是孩子素質教育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希望我們每一名老師,每一位家長,都會運用一些新鮮的、好玩的方式來發現和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喜歡並適應小學生活,為進入小學做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心理準備。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教觀察 的精彩文章:

讀讀這些校長的教育理念,看看孩子該如何教育

TAG:幼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