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學那些事兒

遊學那些事兒

「遊學」這詞兒在十年前還很時髦,現在卻幾乎像是家庭作業。很多情況下遊學的意義也就不僅僅是當初的「長見識」,而是帶著蠻重大的「成果」的想像,至少出去一兩個月,好歹要能在語言上有所長進吧?所以英語國家就成為了首選,畢竟這個東西孩子有積累,回來也用得上。英語國家當然首選英美,而澳洲、紐西蘭也是這些年「遊學」的大熱,並且這些國家在「遊學生」的管理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由於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選擇在假期遊學,很難有哪個國家能夠有如此龐大的資源一一滿足,所以想要遊學的話,早做準備是必須的,女兒去紐西蘭遊學是提前半年申請的學位。

能夠接收遊學生的學校很多,也良莠不齊,這個需要家長多方面打聽。下面是女兒16年遊學紐西蘭時,媳婦兒做的遊學計劃以及實際的遊學事件,裡面的各種價格僅作參考,這裡只把這個計劃當作敘事的引子。

學校地址:OwairoaPrimary School, Howick, Auckland, New Zealand

Howick Motor Lodge 小學附近的旅館,$135一天

關於陪讀:11歲以下的孩子是一定需要家長陪讀的,因為法律規定11歲以下的孩子不能單獨留在家中,所以寄宿家庭是沒辦法保證的。

申請資料:

? StudentEnrolment Form 申請表

?Copy of Passport Title Page 護照頁複印件

?Copy of Visitors Visa or Student Visa/Permit 護照簽證頁複印件

?Passport sized photograph of student 護照照片

?Verification of Travel and Medical Insurance or completed Insuranceapplication 旅行醫保

時間安排:

1、6月11日飛機香港飛奧克蘭,8月27日飛機奧克蘭飛香港

2、課程:6月13日-7月8日 4周

3、7月9日-7月24日放假,去南島和澳洲旅遊

4、課程:7月25日-8月26日 5周

暑假裡正是紐西蘭的冬季,有兩周的寒假,這期間需要考慮另外的活動。當然回國吃個烤串兒補個酒也不是不可行,不過隨便一呼扇翅膀就能到的澳洲,這個時候趁機去逛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費用:(紐西蘭幣,1紐西蘭幣=4.3人民幣)

提前一周買校服,寄到XX家。

寄宿費為一大一小,含三餐,也可以考慮自己租房子,不要寄宿費。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當地有人還是相當實惠的,不僅僅可以作為各種中轉站,吃住都有各種貼心建議。這次遊學兩個多月就是當地的朋友托朋友,租住朋友父母暫時回國空出的房子,還是相當實惠方便的。

課程安排:drama、piano、游泳、看戲劇、圖書館、周日去教堂

Drama 活動:http://hcyt.org.nz/season/

1、charlottes』sweb July 7,8 7:30pm; July 9,10 1-4pm

2、Wednesday 7-8:30pm drama class term 2and term 3. $80 5-9節課

3、http://www.howicktennis.org.nz/index.php/playing-times/網球

Monday 4-6pm 9節課

4、http://www.swimgym.org.nz/?page_id=195 swim Mon-Fri 3:30-6:30pm $175/10wk 9周,每周3節

5、12節鋼琴課 $60 Howick 9501986, Lynda

6、騎馬,muriwai beach horse treks ltd,2小時90刀

7、籃球課,howick leiture center,周一、周五,每周2節課,9周,116刀。

具體執行:

這裡頻繁的出入境是因為我們沒有專門去辦「遊學」簽證,而是持旅遊簽證入境的,所以只能呆一個月。這時候飛一趟澳洲算是最簡便的折衷,順帶著也算旅遊了。沒有這個打算的,最好辦簽證的時候就選擇「學生」簽證。

這張表格基本記錄了遊學兩個月的大事件,基本可以了解到「遊學究竟要學什麼」?我選擇女兒到校的第一天流水賬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閨女給自己找了個諧音英文名字Singer):

今天是Singer上學的第一天,早上7:00就起床了,這在國內相當於凌晨3:00。吃了麵包牛奶做早餐,做了一個三明治當午餐,帶了酸奶、奇異果、橘子和巧克力做點心,還有一瓶水。住的地方離學校有點距離,開車10分鐘左右,學校門口車很多,不好停車。

帶著Singer去辦公室,跟老師說我們是國際學生,老師讓一個學生帶著我們去找負責國際生的老師Diane。一進Diane的辦公室,就看到Singer的資料在桌上,就等我們了,都是原來發給她的資料,補充了一下籤證的複印件。她看了一下籤證不是學生簽證,只能呆一個月,而我們報了9周的課。我跟她說假期我們去澳洲旅遊,這樣簽證就沒有問題了,她說perfect。

Diane介紹了一下學校的情況,我們在Room21,正課時間8:45到下午3:00。上午有一個點心時間,中午午餐時間是一個小時,沒有午睡時間。第一天下午放學我必須去教室接Singer,以後就無所謂了。每天上午9:00到10:30國際生家長有一個課堂,沒事的家長可以去上課。

介紹完後,發了一套教材給Singer,Diane帶著我們去教室見了班主任,Singer安頓下來,我就去家長課堂了。

家長課堂也就是安排一個老師跟家長聊天,加上我有6個媽媽,5個來自亞洲,日本、韓國、印度還是巴基斯坦?台灣和我,還有一個來自法國。聽上去英語水平都比我好,真正英語好的應該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的媽媽,法國媽媽講的英語老師有時也聽不明白。台灣媽媽的英語水平估計跟我差不多,沒怎麼吭聲;韓國媽媽和日本媽媽的英語也就那樣,敢說就是了,我基本聽了一堂課,不太清楚上什麼課,感覺就是閑扯:什麼交通事故、握手樓、陽台上晾內衣(亞洲媽媽們的秘密,老師覺得很可怕)、洗衣機放在廚房、印度媽媽帶的項鏈等等。每周有一節烹飪課,這周是周三。

閑聊的結果是我知道了附近有一個騎馬的地方,開車半小時左右,horse-riding workworth。本周末去看一下。

另外奧克蘭有一個MOTAT博物館,火車博物館,小朋友應該比較喜歡,上次來沒去成,這次可以去了。如果要去泡溫泉,就是rotoruwa了,有點遠,3個小時的車程,需要住一晚才行。

下了家長課去HCYT(howick children and youth theater )報名上戲劇課(drama),本學期已經沒有學位了,下學期,我們只能上3次課,看來只能算了。不過可以來看看演出。7月8日-9日 7:30pm 夏洛特的網,8刀門票。

Singer的校服買得大了,我還以為Singer應該穿最大號的校服了,結果太大了,需要更換一下,上學的鞋子要求是黑色的,什麼款式都不限。

3:00放學去教室接小朋友,順便問問Singer怎麼樣,老師說很好,就是有一個問題:我們沒有同意牛奶協議,但是發牛奶的小朋友不知道,就給Singer發了牛奶,Singer喝了,老師嚇壞了。

我以為老師找我要錢,我說我可以付錢,結果老師說是免費的,因為擔心學生對牛奶過敏,所以要家長同意。原來如此,早知道我就同意了,明天去更改一下牛奶協議。

放學後很多小朋友選擇在校園裡玩,不過今天Singer要去游泳館報名,先走了。

小翻譯讓Singer去買一些包書皮和本子,商店名是paper plus在Howick的Picton St上。那是條商業街,很多小店。進去逛了一會,買了本子,不知道書皮是啥樣的,沒買,明天再問問小翻譯吧。

出來後去游泳館(Lloyd Elsmore Park poor),園子很大,問了很多人才問到游泳館,測試了一下Singer的游泳水平,說是水平已經可以參加俱樂部了,每周二、四訓練。明天再去看。

Singer今天上了早讀聽寫、上午茶(10:45)、數學課、午餐(12:00)、下午Singer也不知道是什麼課,講了一些作業做了一些題,查資料做題,作業就是查一個叫Banksy的資料,好像是一個街頭藝術家。數學課很簡單,百以內的加減,還沒有學乘除(疑問?不能差距那麼大吧),Singer說有的小朋友還在掰手指頭。

Singer自己感覺還不錯,通過小翻譯交了一個小翻譯的朋友,不記得哪個國家了。說班裡的小朋友聽說來了中國小朋友都很興奮,爭著跟她說中文你好。中午吃的是冷餐,沒有微波爐熱飯。很多小朋友帶的是披薩。她計劃明天帶蛋炒飯,三明治吃不飽。

一整天就一個班主任上課,除了上午茶和午餐,沒有其他休息時間。

午餐時間Singer和她的小翻譯悄悄地分享了一下午餐,必須悄悄地,被別人發現要立刻報告老師的,因為有小朋友對食物過敏,一粒花生就可能致命,所以學校里禁止分享食物。

紐西蘭的學校上課時間是8:45-下午3點,下午下課以後天還大光,如果沒有家長帶的話孩子就只能回寄宿家庭。寄宿家庭只管住和吃,卻沒有義務對孩子進行其他額外的課程輔導或者課外活動。如果沒有家長陪讀,這段時間孩子大約只能窩在寄宿家庭里做做作業、玩玩遊戲、看看電視,這顯然與「遊學」的初衷不符。

不知道選擇奧克蘭市中心的學校是否更方便一些,反正我們這所學校以及周圍的環境,相對於國內來說是比較農村的,租住地平時不用說人,街上連條狗都沒有。這是我自己估計孩子沒有家長陪同的話,只能呆在家裡的原因。

從學校的管理來看,為了國際生的方便以及儘快融入,「小翻譯」功不可沒。但是「小翻譯」如果盡職盡責地說國語的話,我們又何苦遠赴國外?所以不管怎麼說,學校的學習之外,更多地參與當地的課外活動是「遊學」所必不可少的內容。

回頭再來說寄宿家庭,網上有蠻多對於寄宿家庭的吐槽。例如紐西蘭水電都貴,房東規定洗澡不能超出幾分鐘了,平常不能看電視了,家裡的飲食難以下咽了等等。其實老說不就說了嘛,「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即便房東再熱情好客,你還是會覺得種種不方便。如上面台灣的家長,白天自己都不好意思回去,只好在外面閑逛。並且碰巧遇上房東家吃素,所以跟我們煎一回羊排都覺得遲到滿漢全席了似的。

大凡是騰出房間來做寄宿的家庭,並非真的都是愛心泛濫,多少是有經濟上的考慮的,所以有些房東雞賊也就難免了。某杭州的媽媽在白人寄宿家庭燒水,把人家的地毯燒了一個洞,跟房東說賠三百塊行不行?房東嘴一張:「沒一千能行?」跟咱國人討價還價?杭州媽媽那都是見過世面的!立馬兒出去找裝修店,發覺即便把整個房間的地毯換一遍也就四五百塊,於是回來後理直氣壯:「找人過來換吧,開發票費用我出」。這房東本來也不是心疼地毯沒只不過想就此撈個外快而已,拿發票報賬的話除了家裡多塊破損的地毯,可什麼都落不下!於是低首下來商量:「那就三百塊行不行?」杭州媽媽還不幹了,沒事兒,您盡情花,我有保險。這事兒說明一個問題,出門兒您事先買個保險是多麼的重要!

陪讀的家長還有一個就是最好有駕照,去了以後能租輛車,這樣才能在當地廣袤的「田野」里(真的是田野)縱橫自如,方便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有幾個沒車的媽媽去了幾個月也難得到稍遠的地方去看看,所以我們組織的「溫泉之旅」才會被她的孩子評為「玩得最爽」的一次。

其實,「玩」的時候也是有學問的。奧克蘭海灘上生長有各種貝類,在什麼都能下嘴的咱國人來看,沒有把它們撿光光那還真是被豬油蒙了眼。自打看到奧迪車主因為人均撿的「嘎啦」超出五十巨多,被罰款三千多刀以後,閨女看到什麼不花錢的東西都要先問問有沒有什麼限制。

遊學遊學,以游為主,這跟很多家長想像的出去一趟回來以後好像就多了三分英語功力有些出入。如果孩子真能頭懸樑錐刺股發奮刻苦,其實不用出去一樣英語說得跟伊麗莎白一樣板正;好多人移民英美幾十年了,出門兒還是一口地道的國語方言呢。指望這個學英語不靠譜,還真的不如去新東方呢。

遊學是一種態度,讓孩子知道除了悶頭背書、做作業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學習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歷練下來的人生也不見得有多麼的糟糕。當然,如果從中還能有一些英語上的長進,那就算意外收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蔥蘸醬 的精彩文章:

TAG:大蔥蘸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