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墨暈開,青花瓷

水墨暈開,青花瓷

我們熟悉的青花瓷,

是方文山筆下徐徐走來的美人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籬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她,藍白相間,溫文爾雅,淡墨暈開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明代萬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年號)朝共48年,這一時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社會經濟有所發展,由於宮廷和上層社會對於細瓷的追求和廢除禁海,致使瓷器產量劇增,青花瓷品種繁多,數量巨大,還出現了專供對外貿易的外銷瓷。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器物造型也開始轉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此風格一直影響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器的面貌。

紋飾

萬曆青花構圖繁密、主次不清,稍顯凌亂,很多器物里外滿工,繪滿了裝飾圖案,甚至在一件器物上繪了不同內容的二十幾種吉祥圖案。琢器類的瓶、觚等立件,構圖簡單的全器只用一種題材的紋樣繪製,大多採用多層裝飾的方法,從兩層三層一直多到八九層的都有,每層內容都很豐富。但也有疏朗清秀的,還有的在青花瓷上鏤空紋飾,別具一格。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經濟貿易發達,康熙十九年景德鎮恢復御窯廠,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艷,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態,仿古創新。既有陳設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銷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窯燒制,儘管體積較大,但極少變形,風格挺拔向上,粗獷豪放,製作規範,絲毫沒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獨創性,嚴謹大方。

康熙青花裝飾題材廣泛,圖安布局巧妙合理,與造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窯青花在紋飾方面,完全突破了歷代官窯圖案規格化的束縛,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充滿生活氣息。這種自然的民窯青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官窯青花則代表著當時工藝的最高水平。

最能體現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風格上模仿名畫家的筆法,立體感很強,畫法精細,分色層次鮮明,濃淡相宜。畫面效果講究意境美,整體給人以疏朗清閑的感覺。人物紋中以耕織圖、漁家樂圖最具代表性,畫面有生活情趣。以長篇詩文作為裝飾,也是康熙青花的一大特點。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做溫暖寒冬的發掘者,

做守護角落的追隨者。

十里長街,一學識,幾多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里長街 的精彩文章:

我愛你,只不過愛上一個剛好和自己同性別的人

TAG:十里長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