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味兒,是家的味道

年味兒,是家的味道

紅紅火火過大年,又是一年春來到。

狗年春節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想必咱北京的各位街坊朋友,早就把屋子打掃一新、在門上貼好「福」字、採辦好了各色年貨,準備歡歡喜喜過大年了吧?不過,今天筆者要說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咱們的那桌年夜飯。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春節里的各種美味佳肴,想必咱大家應該都很期待吧。

要說「吃」的文化,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國家能跟咱們比得了。且不說八大菜系和各地小吃,就是一桌年夜飯,咱的講究也得花樣迭出:比如宴會上的「四季發財」、東北的殺豬菜、河南的肉圓子魚圓子……這些菜品,不僅味道沒得說,還往往包含著美好的祝福和寓意,比如發財、團圓等等。就說咱們北京吧,正月初一的那頓餃子可是筆者每年都期盼的。這些傳統吃食里,不僅濃縮著老百姓過年的「年味兒」,也濃縮著咱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而今,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咱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吃」的種類和樣式也多了起來。筆者家門口就守著「盒馬」、「7fresh」這兩個阿里和京東的線下生鮮超市,一到過年過節,去超市裡轉一圈,挑兩隻波士頓龍蝦、選個肥點兒的麵包蟹,再來上二斤蟶子……分分鐘吃上各大洋里的水產。年夜飯的形式上也跟以前不同了:可以全家人熱熱鬧鬧一起做;可以到各大館子里「搓」一頓;也可以從線上線下各種渠道買好半成品,回來一加工,齊活!年夜飯,早已不僅僅是幾十年前過年「開個葷」的美食,而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快樂。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是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筆者最忘不了的年味兒,仍舊是老爸燉的排骨、老媽包的餃子。現在獨立生活,離爸媽住得遠了,每次春節回家過年,筆者最期待的就是再嘗嘗爸媽的手藝;同時自己也「露一手」,讓爸媽嘗嘗咱做的飯。還記得小時候,吃的種類沒有今天這麼多,老爸老媽就是炸個蝦片、燉個雞翅,吃起來也是津津有味兒。這個味道,現在回想起來仍是甜蜜蜜的。雖然這些現在看來很普通,甚至都算不上美味,但年味兒,不就是家裡廚房飄出來的香味、不就是咱從小聞到大的、爸媽炒菜燉肉的香味么?

春節,是一年裡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每個人闔家團圓的日子。現在筆者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但那些記憶里的家的味道,無論何時何處,都難以忘卻。相信山南海北、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也跟筆者有著一樣的記憶與感慨。這些年來,國家在飛速的發展,咱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然而外面再好也不如家好,每逢佳節,筆者記憶中的年味兒,永遠都是家的味道。

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鳴 的精彩文章:

三個「超2萬億」勾勒出北京成績

TAG:燕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