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春養生謹記五原則

早春養生謹記五原則

一年之計在於春,保健養生也是如此,那麼春季我們該如何養生呢?濟寧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王樂榮介紹說,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規律。春季養生一定要順應春令舒暢生髮之氣,注意萬物始生和氣候多變特點,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從而達到健康養生。

飲食少酸多辛甘

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不宜食酸性食物。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健壯,人可延年益壽。因為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在春季多發的原因之一。故宜多食些優質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的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新鮮蔬菜、水果、乾果等,以養陽斂陰、養肝護脾。不宜食酸性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檸檬、烏梅等。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

還要少吃補品和鹽。有些人崇尚冬季進補,但是立春後進補要適度,不論是食補還是葯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的季節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另外,立春以後,氣候仍然乾燥,多喝水可促進新陳代謝,以利於消化、吸收,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早睡早起以養肝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立春季養生主要是護肝。而養生的首要原則就是休息好。休息好不是說睡的時間夠長,而是指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基礎上,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晚上9點至11點之間,是人體的淋巴系統進行排毒的時間,這段時間人們應該是保持安靜的狀態,或是準備睡覺;晚上11點至次日凌晨的1點,是人體肝臟的排毒時間,而且排毒必須是在人熟睡後,人體腸胃道等部分器官處於安靜狀態中,肝臟才可以沒有其他負擔的進行排毒;5點至7點,是大腸的排毒時間。所以說,不管是何種情況,人們都應該保持的規律的作息時間。

情緒樂觀防躁動

早春時節,人們的精神調攝也要順應春季自然界蓬勃向上的生機,順應春季肝氣升發的特性,使氣血和暢。肝主情志,因此護肝要從心情和情緒著手,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情緒樂觀,不宜過於激動、興奮,防止躁動,利於疏肝理氣。立春過後,春遊、踏青、放風箏等都可以舒緩緊張情緒。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常生惱怒和怨恨,保持樂觀情緒,則精氣不易耗散,臟器不易老化,形體不易衰憊,自可祛病益壽。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防寒保暖慎減衣

早春是由寒向暖過渡的時期,冬季尚未完全結束,氣溫還未轉暖,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初春時節應該提前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被,不要過早減掉冬衣。特別是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不宜頓去棉服,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謹慎,不可驟減。一旦氣溫下降,而又過早減掉冬衣,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各種疾病比如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冠心病等病會接踵而來。故在此時,老年人尤應注意防寒保暖。

預防保健防疾病

「百草回芽,舊病萌發。」立春後,天氣逐漸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要做好防病保健工作。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病的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注意調養預防。

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日常預防措施中,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染源;二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三要加強鍛煉,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但不易劇烈運動,大汗淋漓,可以適量做些輕緩的鍛煉,比如散步、瑜伽、太極等。

再就是艾灸防病。立春開始回暖,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造成身體濕氣重。艾灸具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春季春季養生,王樂榮表示,根據個體體質不同,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定準穴位進行艾灸,不僅可以祛除身體濕邪,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如艾灸氣海、曲池和太沖等穴位可助陽氣生髮,補養肝臟和提升視力健康(肝開竅於目);艾灸足三里可以燥化濕邪、生髮胃氣;艾灸神闕穴有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等功效。

( 賈小漪 王碧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口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寒冬養好生 來年身體健
心力衰竭如何護理

TAG:人口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