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不理解孩子的「第一逆反期」,只會傷了他們純真的心

不理解孩子的「第一逆反期」,只會傷了他們純真的心

媽咪讀呀原創

小小費3歲了,最近又有一些新動態,比如「說反話」。舉個例子,明明姥姥做了很好吃的糖醋排骨,端到他面前,明明小傢伙已經饞得快流哈喇子,但嘴裡出來的話卻是:「我不想吃。我最不喜歡吃糖醋排骨了。」此刻,如果真的端走排骨,他一定會嗷地一聲哭出來。

再比如,吃飯前我讓孩子先洗手,他說「我不洗」。「那你就不吃飯哦?」我問他。「那我不吃飯了,把這碗飯倒掉。」 他說。

孩子故意跟大人「說反話」、「唱反調」,這種情景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段,就開始出現這種說反話的節奏。

在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中有一個鏡頭,當天天去撿辣椒的時候,Kimi在一旁急得直哭:「辣椒是我們的,不是你們的。」 當時有人評論,kimi的佔有慾似乎有點過分,還有人說畢竟kimi年紀小,大孩子要讓著他。

事實上,無論是kimi的佔有慾,還是孩子頻繁地說「不」,都是孩子對自己認識的一種表現,他認識到世界上「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之後,從而產生「我的」東西,有了自我的歸屬感。這個期間的孩子開始認識到「我」與外界的區別,有意識區分「我的」和「別人的」之間的界限,一般1.5~3歲之間的孩子會出現自我意識敏感期。當然,個性差異不同,有的孩子出現早有的則比較晚。

然後你會發現,孩子不再向以前那樣,大人說什麼都聽,說什麼都答應。父母的挫敗感日漸增多:原來脾氣溫和、友好順從的寶寶去哪裡了?現在這個稍有不順哭鬧不停的搗蛋鬼是sei家娃啊,甚至有的媽媽在朋友圈發信息:「快還我的乖寶寶!」


第一逆反期的各種表現

也有心理學家把這種說反話的時期稱做第一逆反期,對照一下孩子有哪些主要行為?

積极參与成年人行為,把「讓我來做」掛在嘴邊。

不讓父母參與自己的事情,自以為能幹的。

喜歡逆著父母的意願,說「不」。

喜歡聽各種被誇獎的語言。

如果以上選項中了兩條以上,那寶寶很可能到了第一逆反期了。其實,表面看孩子不聽話,但大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孩子的心理規律,讓孩子成長。


大膽地做一個懶媽媽

首先,不要譴責寶寶的行為,也不要給寶寶貼上叛逆、自私的標籤,給他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意識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自己參與,我開始各種發號施令:「給媽媽搬個小凳子。」「把你自己的鞋子放好。」「你自己去洗手。」說實話,看著小小費被我使喚還樂此不疲的樣子,真心偷著好笑呢。

當孩子按照指令完成任務,別忘記誇獎他「不錯,你可以幫助媽媽幹活了。」記得給孩子留一個「我很厲害」的印象。下次你再讓他做什麼事情,他會完成得666!

用遊戲力的方式實現孩子的表現欲

最後,媽媽們可以通過這個時期,幫助寶寶來學習怎樣與人分享,出門時帶上寶寶的玩具,與其他小朋友交換或者輪流玩的方法,讓寶寶學會怎樣與人分享。

另外,因為此時的孩子希望能體驗大人的世界,想從更多的角度認識世界,父母可以經常扮演「家家酒」。你會發現孩子樂此不疲,因為從幼兒心理來說,他感到和父母一樣從事某種職業,能實現心靈上長大的滿足。

自我意識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多一些正面引導,少一些苛責,可以幫助孩子塑造一個健全的人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讀呀 的精彩文章:

誰能想到,孕期一個不經意的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
經常打罵孩子對大腦的危害?一張大腦掃描圖告訴你,難以置信!

TAG:媽咪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