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誤讀的春節民俗

被誤讀的春節民俗

如今過年,人們總是感嘆「年味淡了」,我想除了傳統年俗在現代化生活中的逐漸瓦解與消失之外,對民俗的誤解也占很大原因。

誠如陳建憲教授所說,如果說民俗學理論的終極目標,是通過非民間文化表象的描述與闡釋,展現一個民族集體意識與精神世界的話,那麼春節民俗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標本。

我也不打算從學術的角度條分縷析,實際上每一個民族都會對自然時間打上獨特的人文印記,如果把這些印記稱為「時間自覺」,確實我們可以看到春節是我們這個民族生活秩序建立的起點與終點,這種周而復始的時間節律讓生命有了神聖的意味,這些神聖的意味從何而來?從上古有記憶以來的繁複和莊重的祭祀活動,從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隆重而熱烈的民俗生活中來,從我們所知道的「一直都這樣呀」,這種反覆被強化的民族集體文化意識與生活哲學中來。

但是真的「一直都這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在時光里變異的民俗誤讀。

1、年是什麼

關於年的傳說,隨著近幾年傳統文化熱的復歸,中國神話讀本的流傳,似乎已經定位為一隻深海里的怪獸了。

我一直很奇怪這隻年獸從何而來,我小時候沒有聽過這樣的傳說,可能是我家長輩不看童書繪本的緣故。

這隻年獸新舊歲交替之時出來傷人毀物,人們帖紅紙、放鞭炮將它趕跑。。。這麼個影響了整個民族生活習俗之奠基的大獸,總歸會有個來處吧,事實上,古籍中並無此物(如學淺未聞,願得指教),年的甲骨文是禾穀成熟、人負著禾的意思,《穀梁傳?桓公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爾雅?釋天》里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指的的都是時間概念,我們是農耕社會,自然以穀物成熟為年,那女真人游牧為生,就以草一青為一歲,赫哲人則以第一次吃到巴哈魚為新年。這怎麼憑空出來個年獸、夕獸之類的呢?

我覺得這是杜撰,並且編的年代不會太遠,在漸漸失去了對年真實的敬畏與信仰之後,人們需要用通俗的故事,卡通化的形象來解釋節日的源頭。一定要給這個獸弄個什麼說法,我倒覺得這傢伙蠻像山魈。

你看,它怕鞭炮,怕紅色,會寒冬里傷人擾民,那麼冬眠類的候鳥、昆蟲、熊之類就排除了,對顏色沒什麼特別知覺的動物也排除了,小型動物也不至於讓人們害怕,可是除了排除法,還有什麼證據讓我覺得可能是山魈呢。

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山蕭,一名山臊……如鳩,青色,亦曰治烏。巢大如五斗器,飾以土堊,赤白相見,狀如射侯。犯者能役虎害人,燒人廬舍,俗言山魈。」

又大又傷人,還有個名字叫山臊,有些文獻里也把他叫山鬼,咱們都知道過年要放鞭炮,這個杜撰傳說里也用鞭炮來驅趕年獸,這就有了直接的證據,南朝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劉禹錫《畬田行》里也說:「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可見,放鞭炮所驅趕的正是山魈這類的野獸。

順便說一句,我不反對編故事,編的好,傳播度廣,成為新的民俗也不錯。我自己主編出版的《中國神話》里也收錄了年的傳說,只是編故事的同時,莫要忘了傳統真正的樣子。

2、春節還很年輕,至少比我爺爺年紀小多了

春節這詞最早見於東漢文獻,《後漢書·楊震傳》載楊震上書安帝曰: 「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這裡春節是春季的意思,不是我們現在說的這個春節。

至少在辛亥革命之前,幾乎看不到人們用春節這個詞,農曆新年,先秦時代稱上日、改歲、獻歲等,兩漢時稱歲旦、正旦、元日等,魏晉南北朝時又稱元辰、元旦等等。

唐宋元明期間是元日之名一統天下的時期,此外,春節還被稱之為元朔、歲日、新正、新元、年。我們今天所謂「年」的概念就是從這段時期開始的。

從清朝開始一直到公元1948年是元旦之名風行的時代。宋吳自牧早在《夢梁錄》中對元旦就有解釋: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過年的習俗也在漫長的歷史生活中漸漸形成,比如魏晉時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現在我們則在形成一些新的年俗,比如以前是看春晚,現在是吐槽春晚,在以後可能會有搖一搖,集五福,搶紅包之類的。。。

「春節」和農曆新年聯繫起來,有人說始於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當時確有將農曆元旦改為春節之議。但政局飄搖也沒有普及開,真正落定,還是1949年12月23日,當時的政務院(今國務院)第十二次政務會議確定了農曆新年為春節。在此之前的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使用公曆紀元的決議,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1月1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則稱為「春節」。

所以,各位看官,春節的年齡滿打滿算至今也只有69歲哦。

3、 祭灶到底在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正月剃頭為啥死舅舅

這兩個放在一起說,因為這裡面的情感有一些相似。

我老家是安徽和縣的,我們老家祭灶是在臘月二十四,北方很多地方都在二十三,長江以南大多是二十四。

同一個漢族,何以灶王爺上天日子還有先後,要知道,灶王爺這個神雖然位份低,老遭人戲弄,不但人家源流可早,根基深厚,影響可是特別深遠的,早在周代我們就有祭灶神的習俗,對灶的祭拜,有著原始拜物教的影子,更多的是對火,對生命的尊重,後來幾乎成了民間的家神,可為啥日子就不一樣呢。

有說是南宋,南方遠離政治中心,所以日子和官家二十三不一致,這個說法站不住腳,照這個說法,那北方應該一直是二十三,不存在清帝雍正臘月二十三坤寧宮祀神,順便祭灶的改期之說。

一般來說,送灶日子的不同,我們認為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雍正為節省開支,兩個活動放一起,改期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但官改民不改,尤其是長江以南,漢人的民族情結一直積鬱未發,保留前朝舊俗同樣是這些遺老遺少淚盡韃塵又一年的情緒抗爭。

在清代,有很多這樣官從民不從的小風俗,正月不剃頭同樣也是。整個清朝最讓人不能忍的是這個剃髮易服令,幾乎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審美文化心理。

「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實際上是源自於一個「誤解」。 1644年清朝入關後,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壺頭」,即剃掉前額的頭髮,在腦後扎一條辮子。於是許多人把遵從傳統習慣和懷念明朝的情感結合起來,約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頭,並將這個行動定名為「思舊」,意思是「思念過去的歷史」。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口耳相傳,以訛傳訛,「思舊」的諧音附會成了「死舅」,遂有了流傳至今的民俗。

所以大家發現沒,我們的民俗很多以訛傳訛的大多是諧音之故,聽起來很順溜那就會流傳開來。我上小學時候,班裡有個女生說話特順溜,那時候對罵常說人要臉樹要皮,你連臉皮都不要。那女生一次和人對吵突然說了句神來之意「人要臉樹要皮,電燈泡還要玻璃」,頓時傳誦,倒也成了句新的俗語。

4、 壓歲錢不是紅包

小時候壓歲錢幾乎是全年零花錢來源好吧。

但傳統的壓歲錢可不是錢。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當時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是不能花的,而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錢幣上有一些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斗劍、星斗等。

過年時送壓歲錢的風俗源於宋代,《東京夢粱錄》中有所記載。到了清代時方出現「兒童度歲,長者與以錢,貫用紅繩置之卧所」。那時的壓歲錢和漢代一樣,上面不鑄幣值,以利於「壓祟」,只有長命百歲、合家平安的吉祥字樣,但外形與真的銅板無異。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當然我們看《紅樓夢》,賈母賞小子們的就是真的銅錢和金銀裸子,確實自清末開始,人們已經用真錢壓歲了,不過都是些面值很小的銅板或討個吉祥的小元寶而已。

如今這壓歲錢攀比的,江南已不可看,北方不知如何,失去壓歲意義的壓歲錢當然壓不了祟,所以我是下定決心正本清源的,今年轉這個鏈接給親戚,順便只包個小紅包壓壓歲,大家吉祥。

5、 七不出 八不歸

祖母大人老了,族裡合議出殯的日子,近著年關,民間俗有單日出殯的講究,於是定在臘月二十七,老家人說不可以,七不出,十七,二十七都不能出,於是改期。

俗話說七不出八不歸到底指什麼呢?真的是逢七的日子不要出門,逢八的日子不好回家么。

如今上班一般都在初八,很多人為了七不出的舊俗一般都是要麼請假推遲一天,要麼初六就動身離鄉。

細究起來,這個七不出八不歸源頭很多,有說是唐律七出的訛變,八是男子怕戴綠帽變王八的忌諱,還有其他一些說法大多與夫妻生活有關,我覺得大抵都是聰敏的鄉老野夫附會的,就像年獸的傳說一樣,寫童書的人乾的活,這個是鄉里講老古的人乾的活。

真正的七不出八不歸還應當是儒家文化對人們生活中德性的提醒。「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在儒家文化里是指古代成年男子在家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樣東西沒有準備齊全,不要出門,盡到家庭的責任。在外面沒有做到忠、孝、禮、儀、仁、智、信、義這八種品格,就不要回家,有個做人的擔當。

最後,我知道,春節是不會消亡的,無論時代怎麼發展,生活方式如何更新,只要屬於我們人類的血緣情感不變,年俗就不會遠去。這種頑強的生命力是根植在一個民族的血脈中的。

然而時間是流動的,民俗也是一直在更新與發展中的,《荊楚歲時記》的新年與《歲華憶語》里的新年不同,宋時的新年與唐時的新年不同,生活方式已經變化,固守已脫離實際生活太久的民俗形式註定是枉自嗟嘆,真正值得我們找回與深入的還是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時空坐標的精神內涵、情感價值以及這個節日里神聖意義的回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心說 的精彩文章:

古人眼裡的月全食

TAG:文心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