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泡完後別馬上開車…冬天泡湯遵循7原則

泡完後別馬上開車…冬天泡湯遵循7原則

溫泉能熱敷舒緩肌肉、僵硬的韌帶,憑藉著水的濡潤肌肉,水波流動的按摩作用來促進組織新陳代謝。示意圖/Ingimage

不少人趁天冷去泡溫泉。一名六十歲中年男子日前與太太一起去泡湯,突然覺得頭暈、冒汗,伴隨噁心胸悶,太太嚇得趕緊陪同先生及時就醫,所幸沒釀成大礙。

冬天泡湯是最快意的一件事,洗溫泉可改善全身酸痛、手腳冰冷、退化性關節或僵直性脊椎炎、慢性運動傷害等疾病,主要因為溫泉能熱敷舒緩肌肉、僵硬的韌帶,憑藉著水的濡潤肌肉,水波流動的按摩作用來促進組織新陳代謝,又能到山區享受洗溫泉的樂趣,對生理、心理的緊張,也有舒緩作用。

但對於年長者、心血管疾病的人,須特別小心,若未作準備及充分休息就急於泡湯,當水溫較高,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末梢血管擴張,心輸出量激增,血大量流入末梢及下半身,心臟或腦部相對性暫時缺血,心臟為了代償做工緻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增加,短時間缺血、缺氧導致,可能引發心臟心肌梗塞或腦部休克等。應該在泡溫泉前先做暖身運動舒展四肢,讓心臟先充分的準備,才不致因泡熱水一下子心跳加速過快而產生危險。

過去因泡湯猝死的病例時有所聞,提醒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老年人及少運動的年輕人,泡湯時要注意以下幾項安全原則。

冬天泡湯停看聽安全原則:

1.飯前30分鐘和飯後1小時內、酒後或大餐都不可馬上泡溫泉。泡溫泉原則泡5~10分鐘就要休息,若有自覺頭暈、冒汗胸悶、心悸等不適就要馬上停止,並觀察有無其他癥狀,必要時應立即就醫。

2.在泡溫泉前先做暖身運動,讓心臟先充分的準備,不至因泡熱水一下子心跳加速過快而產生危險。建議結伴而行避免單獨一個人泡湯,以及時應變。

3.適當補充水分,保持血液灌流充足。注意空氣流通、水的溫度不宜太高,最好低於39度,泡湯的時間不宜過久。

4.第一回先約泡個三至五分鐘後,在池邊休息五分鐘,二三回每次十五分鐘為宜,之間皆要起身稍作休息,補充水分,不要連續泡湯超過二三十分鐘。

5.年紀大者不適合熱冷湯交替泡,從溫泉起身時要慢,避免姿態性低血壓及立刻穿衣保暖,避免溫差過大。

6.泡完溫泉後,別馬上開車。因為泡溫泉是一種中、強度的運動,在身心得到全面放鬆的同時,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所以,泡溫泉後一定要休息一個小時以上才可開車。

7.哪些人不適合泡溫泉:身體有傷口者、患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者、臉部肌膚剛做完酸療、雷射 、有感染症者、病毒疣 、剛動過手術的患者。一般人飯後、酒後、空腹飢餓時、懷孕時、經期中,不要泡溫泉。

此外,若平時常吃高油、高糖、高膽固醇食物,易引起血脂、體脂過高,再加上自由基的作用,易讓血脂在動脈壁上沉著,從而造成動脈硬化,導致心臟血管病變,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者應注意肥甘厚味之物酌量食用,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攝取足夠蔬果、保持適量運動。

那我們平常應如何活化心血管,以常保心血管健康?

1.進補要適度:民眾素有冬令進補的習慣,運動量減少加上增加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壓血脂增高,誘發腦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

2.平時心情淡定:情緒激動是腦心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壓患者更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3.平時應戒煙,少飲酒、適當營養:飲食宜清淡,要戒菸酒、低脂低鹽飲食。宜食魚類、豆類、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這些都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之優質保健素材。少吃動物油、糖、奶油及咖啡,切忌辛辣、油膩。

4.中藥保養:丹參粉3克、田七粉3克、西紅花2分,可平時沖水服用,活化血管。丹參可活血化瘀止痛。治療心脈瘀滯,胸痹心痛;田七有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功效。

元氣網 陳潮宗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澤西華人資訊 的精彩文章:

鄧俊賢案4華裔被告分獲2年以下刑期 亞裔兄弟會賓州遭禁10年
先修牆、再討論DACA 特朗普再懟「鏈式移民」

TAG:新澤西華人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