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敘利亞足足24枚導彈擊落以色列飛機1架,俄羅斯還能走多遠

敘利亞足足24枚導彈擊落以色列飛機1架,俄羅斯還能走多遠

月10號以色列一架F16在空襲敘利亞的時候被擊落,而且飛行員順利在戈蘭高地跳傘,被護送到了以色列一家醫院休養。雖然《法新社》認為這是以色列自第五次中東戰爭以來第一次有飛機被擊落,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24枚導彈才能擊落一架以色列飛機,而且還是70年代服役的F16,或者考慮到此前敘利亞無數次的導彈發射,這個比例是遠遠超過24:1的,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以色列依然佔據了巨大的優勢。

不得不說,技術不僅是第一生產力,更是改變甚至操縱人類社會前進和衰亡的最重要因素。毫無疑問敘利亞的導彈是俄羅斯提供的,作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面對以色列的武器技術,即使在蘇聯時期,他的代理人埃及、敘利亞等國在中東戰爭中也是全面佔據下風。而且以目前雙方的武器技術發展進度來看,俄羅斯裝備已經基本全面落後,蘇系的武器還能走多遠?或者有一天,會不會產生冷熱兵器交叉時代的差距,都未可知。

美系武器的進展,常常是通過改良材料、雷達、隱身技術等等來實現進步,但是蘇系的裝備,往往是通過加強鋼板厚度,增加炮管粗度,增加導彈數量等方式來實現與對方的均衡。這樣走下去,總有一天會堅持不住。舊時沙俄人曾經認為,「管子粗才是硬道理」,世界上口徑最粗的大炮,人稱「炮王」,現在還在俄羅斯克林姆林宮前,歷史上從未開炮。

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的坦克面對美國的新式坦克,甚至出現了被一發炮彈串了糖葫蘆的尷尬場面,據說其中大量的「59式」坦克。而當時的作戰場面,一度讓許多蘇系裝備的國家認為這只是「帝國主義的宣傳」,畫面造假。直到美國的隱身飛機已經可以在俄羅斯的上空飛來飛去的時候,那些沒有核武器的俄系武器裝備國家才知道自己的倒計時,可能是以小時計算的。

電影《中國合伙人》中有個場面,1999年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交授英語、幫別人考雅思托福的學校被罵漢奸。電影的主人公,一位英語教師,這樣告訴民眾:你今天被欺負了,就應該向欺負你的那個人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歷史的人 的精彩文章:

韓國貼春聯,遊客難以承受!
日俄再斗北方四島,島上將建俄空軍基地

TAG:觀察歷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