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栩栩如生的木雕人物

栩栩如生的木雕人物

中國的木雕藝術淵遠流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國的考古學家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木雕魚和木胎漆器。當時尚無金屬工具,只是憑原始的動物骨、齒和硬質的石刀、石鑿來磨刻,其製作的艱難程度可以想像,證明我國的木雕歷史至少已有七千餘年。

商周時期木雕多為禮器,雕刻技法已有施漆、鑲嵌和雕花等多種;春秋戰國的木雕工藝分成了建築裝飾木雕、木俑、寺廟的宗教造像、禮祭等不同的木雕行業;秦、漢兩代木雕工藝就已臻於成熟,繪畫藝術與木雕技術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施彩木雕的出現,則標誌著我國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唐宋盛世,更是中國古代藝術品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唐代和宋代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賦彩華麗、高雅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拍場和藝術市場上的重器瑰寶。

明清兩代的木雕是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形成了以地域為流派的潮州木雕和東陽木雕,其規模和影響當時居全國榜首;而黃楊木雕和潮州樟木木雕的崛起構成了全國四大木雕流派,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

木質的溫潤性,應和了文雅從容,含而不露;木材的獨特紋理,應和了沉斂大氣,華而不奢,木材的質地、紋路、色彩,合乎了中國人的審美需求,對於玩木頭有著樂此不疲地興趣。

在清代,很多傳統的工藝門類由於受到西洋藝術的影響,寫實的因素逐漸增強,木雕藝術也不例外。特別是到了清代晚期,木雕人物的創作,結合了西洋油畫的構圖和人物比例分析的特點,雕刻時追求人物骨骼肌肉的勻稱,力求接近現實中的人物造型。

精雕細琢的細膩,古樸流暢的線條,溫潤厚重的觸感,那就是木雕,東方文明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蘊含著中國人民的智慧,融會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氣質和文化素養,它是從古文化上開出的一朵絢麗的奇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道車輛資源平台 的精彩文章:

鐵路貨車列檢作業中的常用信號

TAG:鐵道車輛資源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