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狼是也:概說日本天皇事

老狼是也:概說日本天皇事

原標題:老狼是也:概說日本天皇事



文 老狼是也


日本王朝的起始


據記載,日本在7世紀中葉發生「乙巳之變」,當時朝廷中所謂的「天皇記」等史書大部燒失,只有「國記」幸免於難,但這些都沒有留存下來。現在,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都成書於公元八世紀初,兩部史書並稱為《記紀》,應該是乙巳之變後重編和補綴而成。《古事記》記載了神話傳說、歷史民俗、歌謠等,這些對日本後世的精神層面有很大影響,含有日本人精神方面的DNA;《日本書紀》被視為正史,是欽定修撰的史書,由舍人親王編撰,仿中國的編年體形式,記載了從神話傳說、第一代神武天皇到持統天皇(公元697年為止)的歷史。現存的有日本平安時代(公元8世紀末以後)的抄本。


(平安時代《日本書紀》抄本)


日本古代史,較早出現在大陸中原史書中的記載是《漢書?地理志》和《後漢書?東夷傳》,當時的日本有100多個小國,有的小國曾向大陸中原王朝進貢,換取貿易利益,於是被賜封為「漢委奴國王」並授以金印,這枚金印據考證是經濟交往的憑證。18世紀在九州博多灣的志賀島發現了一枚金印,證實了《後漢書》的記載。如果說當時日本有100多個「小國」,這些小國可能是多個部族或邑。




(九州博多灣的志賀島發現的金印)


到了三世紀,在陳壽的《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中有了對日本更詳盡的記載,第一次出現了日本人名和國名,即邪馬台國和女王卑彌呼。並且記載了公元239年女王向魏派出使者,被授予「親魏倭王」的金印和銅鏡。「倭」即「魏」字去除了右部加上單人旁。


大陸中原「自古以來」似乎對周邊就有民族歧視,史書對周邊民族的記載稱謂現在看多含有貶義,比如:鮮卑、匈奴、龜茲、狗邪韓國、鳥奴國等。


但「邪馬台」,日語讀法應該是「YAMATO」,引入漢字後為「大和」;而「卑彌呼」,日語讀法或應是「HIMEKO」,而用日語漢字表示的話應該是「姫子」。


邪馬台國在日本史上是「國」的誕生的記載,也是現在日本史學界的共識。《三國志》該篇記述較為詳盡,當時日本有大小不一的三十多國,「皆統屬女王國……南至邪馬台國,女王之所都」。由此看女王卑彌呼(HIMEKO)應當是三十多個部族聯合政權所推舉的共主。但其所在地至今仍有爭議,一說是近畿(今以大阪為中心包括奈良等地的區域),一說是九州東遷至近畿。根據《三國志》記載,到女王之都要路徑數國,水陸兼程才可抵達,私以為近畿說更為有力。

明治以前,卑彌呼被列為第十五代「神功天皇」,但在大正時代重新勘定的天皇系譜中將卑彌呼排除了,而被稱為「神功皇后」。《三國志》記載卑彌呼「年已長大,無夫婿」,稱為皇后似有不確。此外《三國志》記載卑彌呼「事鬼神,能惑眾」,似乎含有貶義,其實這與各古代文明的發展特徵相符。文明初始階段,祭祀天地鬼神常常與權力相結合。古代沒有所謂的科學,神職具有探求對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理解乃至解釋的權能,易中天稱此為「前科學」。


日本今奈良地區的大和(YAMATO)一帶,發現了諸多巨大古墳群,被認定是該時期所築,這就是日本史稱的「古墳時代」(公元三世紀~七世紀)。從古墳的規制看,規模很大,顯示了墓主擁有廣域支配的權威身份。


有部族群居、建城廓、並有祭祀有陪葬品墓葬等特徵,通常被認為初具文明。因為這樣的古墳墓葬的集中存在,也證實「大和政權」應在在奈良一帶。


到了公元五世紀,在大陸中原南北朝的《宋書》中記載,倭國與南朝的宋有交往,受到冊封的有「倭國五王」。日本史家據此一一作出對應如下:


倭王讚 應神or仁德天皇


倭王珍 仁德or反正天皇


倭王濟 允恭天皇


倭王興 安康天皇


倭王武 雄略天皇


但現在日本史家一般認為,前兩者尚有不確,比如現在的天皇系譜中第十五代應神天皇高壽111歲,第十六代仁德天皇高壽143歲……後三者也有爭議,現在通過考古發掘可以證實的是倭王武,即天皇系譜中的第二十一代雄略天皇。

綜上所述,日本列島最初的政權「邪馬台國」出現在公元二世紀末三世紀初的記載中,即大陸中原的三國時代,是日本史稱的「彌生時代」和「古墳時代」的相交階段。而在公元五世紀形成以奈良為中心的大和(YAMATO)政權,這時大陸中原處於南北朝時代。這也是日本史稱的「飛鳥時代」(公元592~710年,因政治中心遷址飛鳥地方,與古墳時代後期重疊)。


天皇稱謂和年號


「倭國五王」如上的對應,現在都以「天皇」稱呼,但當時在日本只叫做「大王」(OKIMI),含有「王中之王」的意思。


「天皇」之稱謂,來源於大陸中原王朝,取自於唐高宗的謚號「天皇大帝」。唐高宗死於公元683年。所以從大陸中原王朝引入「天皇」稱呼,第一代冠以天皇稱謂的是7世紀末在天皇系譜中第四十代天武天皇(在位期間:公元673~686年)。現在日本史書則把這之前的歷代「大王」(OKIMI)也都冠以「天皇」稱謂。


日本自古受大陸中原文化的影響,引進漢字與日本固有的語言結合,所以許多名詞稱謂都來自大陸中原或者取自漢文加以變化。日本天皇的年號,在明治前,一代天皇常使用n個年號,比如明治之前的孝明天皇在位26年就用了6個年號。明治後規範起來,一代天皇一個年號,這些年號也來源於大陸中原的典籍,僅以近現代日本的年號看:


明治---《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易經?第十九卦》:大享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平成---《尚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


天皇系譜和政教合一

歷代天皇的系譜是明治時代以來為了確立天皇的正統性,強化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的統治,著力勘定的系譜。這一系譜由昭和天皇裕仁任攝政時的大正末年(1920年代)最終完成。


明治伊始,發出的第一號令就是「王政復古大號令」。明治時代竭力強化,不,也許應該說竭力神化天皇,天皇走向了神壇,被稱為「現人神」。


眾所周知日本固有的宗教是神教,原本天地萬物皆神,祈豐年求富貴都有相應的神社,偉人義士或神話人物也有神社祭祀,號稱所祭祀的神有八百萬之眾(「やおよろず」=八百萬)。據文部科學省統計,現在僅註冊的神社就有8萬5千個。但皇家傳承的神教,在明治時代被確立為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把神教和政體捆綁在一起,實行了政教合一的體制。


比如,明治時代開始對神社首次進行了分門別類,有三種類型,各類中又分等級。最高的為官社,由皇家供奉祭祀,其次為國社(註:日本所謂的「國」,即原來藩屬轄地),然後是諸社,即地方的鄉社或村社。但是,唯獨皇家的「伊勢神宮」未作分類,因為這是祭祀「天照大神」(太陽神)的皇家神社,不分類表示其至高無上的至尊地位。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天照大神授予神武天皇登基「建國」,被後人「史家」推定為建國於公元前660年,把神話傳說轉換成了「歷史史實」。於是1940年日本曾大張旗鼓地舉行了建國2600年紀念慶典。二戰中日本著名的「零式」飛機就是據此命名的。


神武天皇無從考證真實的存在。明治時期的歷史學家那坷通世根據《日本書紀》的成書對此作出的推測是,因推古天皇(日本第一代女帝,期間聖德太子攝政)在位時的公元601年(大陸中原曆法的辛酉年)政治昌明,於是以此為基準上推1260年前的辛酉年,恰好為公元前660年。這是史學界的一種說法而已。總之,神武天皇和大陸中原的「黃帝」相同,應該說都是神話傳說人物。


日本的天皇系譜,依據由舍人親王授命和欽定的《日本書紀》,到大正時代在裕仁攝政時期勘定完成,都是由皇家一手操縱。這些由權力插手的史學,總是以政治第一為宗旨,很難當作信史看待,這種情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日本的天皇系譜,雖然至今日本的宮內省網頁依然能夠查看到同樣信息,在軍國主義時期這是不容置疑的,但今天它只是一份記錄,史學界並不當真。


二戰後,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司令部(GHQ)曾明確否認了神武天皇的存在,並且把到第十五代應神天皇為止的歷代天皇從當時的日本教科書中刪除了。這也是一種政治干預,但好在只是排除了不實的內容,而沒有硬性塞進什麼東西。1946年1月1日,昭和天皇也發表了「人間宣言」,從此天皇走下神壇。


大正時代勘定的天皇系譜,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第十六代仁德天皇,百歲以上的就有十二個,最高齡達147歲(第十二代景行天皇),第十六代仁德天皇為143歲……這些顯然無法做信史看,現在日本史學界抱有同樣認識。第二十一代雄略天皇(公元五世紀,「倭國五王」的倭王武)經考古發掘可得證實,其次第二十六代繼體天皇(生年不詳~公元531年)也是真實存在,而到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公元554年~628年,於592年即位),這之間的承繼關係就眾說紛紜難以斷定了。


根據欽定的天皇系譜,到今上的平成天皇明仁是第一百二十五代。權按這一系譜來計算,其實第三十三代的皇極天皇(女帝)重新踐祚為第三十五代的齊明天皇,第四十六代的孝謙天皇(女帝)也重新踐祚為第四十八代的稱德天皇,所以百二十五代其實是一百二十三個天皇。

另外,日本王朝曾於公元1336年~1392年由於足利尊氏擁戴光明天皇(北朝),與此相抗衡從京都逃出的後醍醐天皇建立了南朝,形成日本史上的南北朝。


在日本天皇系譜中,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是第一代女帝(592年~628年),此後約200年間產生了6位女帝(其中兩個如上述重新踐祚)。在17世紀、18世紀也分別各有一代女帝,即第101代明正天皇和第117代後櫻町天皇。


從天皇系譜看,在三歲前登基的天皇有五個,最小的7個月就即位了(第79代六條天皇)。而在位最少的天皇是仲恭天皇(第八十五代),只有78天。在位最長的天皇,除去非信史所記載的,就是昭和天皇,在位62年。


「日本」的由來


推古天皇(公元592~628年的初代女帝)登基後就命聖德太子攝政。他們之間並非母子關係,聖德太子是用明天皇第二子,是具有血緣關係的皇族。


聖德太子在日本史上是倍受推崇的人物。現在日幣一萬日元印有福澤諭吉的像,此前使用的就是聖德太子的頭像。



聖德太子的主要歷史事迹,首先抱有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理想,為了抑制豪強,提高天皇的權威,制定了「冠(官)位12階」,打破氏姓制度的世襲。同時制定了「憲法十七條」,這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憲法」,而是尊崇佛教,以佛教法典來規範行為的道德律。


聖德太子攝政後,重新開啟了五世紀以來中斷的與大陸中原王朝之間的聯繫,派出遣隋使,從大陸中原文化中汲取營養。遣隋使和後來的遣唐使,帶回了大量中原王朝的文化典籍,為以後日本王朝的制度完善和改革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日本汲取大量的大陸中原文化,首先沒有採用科舉制,使日本避免了科舉八股。其次沒有採用「宦官?太監」制度,這毫無疑問確實是大陸中原王朝的特色糟粕。


公元607年,聖德太子派出遣隋使小野妹子攜國書致隋煬帝,在《隋書?東夷傳》中記載,國書稱:「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云云」。這反映大和王朝對日本列島的統治範圍和基礎達到了相應的程度,因此具備了這樣的自我意識。

對此,《舊唐書?東夷傳?倭國》記載:「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爲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


這就是大和王朝對外開始以「日本」為國名的起源,正式啟用「日本」稱呼大致在「天武天皇」(公元七世紀末)時代。


日本史上「改朝換代」的企圖


日本史上有沒有挑戰皇權試圖取而代之改朝換代呢,這種情況不多,但也有。比如,奈良和平安時代,僧侶發展壯大甚至擁有武裝,僧侶勢力侵入權力鬥爭中。佛僧道鏡(~公元772年)給孝謙上皇治病而受寵幸,位至太政大臣禪師和法王的地位,他曾假託佛之旨意,覬覦皇位,最終南柯一夢。道鏡在稱德天皇死去後被貶去守靈,雖本人病故善終,但親屬都遭流放。


平安時代王朝更加依賴武士,也促成了武士集團勢力增強。皇親貴族中的平氏成為武士豪強的代表性家族。公元935年,出自平氏的平將門佔據關東(今東京及其周邊)一帶自稱「新皇」,挑戰王朝。王朝派出藤原忠文為征夷大將軍率大軍鎮壓,但大軍未到就被當地的豪強藤原秀鄉、平貞順等起兵討伐,所謂的「新皇」以失敗告終。


據日本史家考證,日本的室町時代(公元1336~1573年)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就曾計劃以自己的兒子即位天皇而自己以上皇身份君臨天下。他曾借著向明朝進貢的機會,成功獲取明朝建文皇帝冊封「日本國王」。但在為兒子(被稱為「若宮」)踐祚做準備時,卻因暴病身亡,改朝換代也化為一枕黃粱。


所謂「萬世一系」


日本所謂的「萬世一系」,該語出自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岩倉具視(註:「明治三傑」有諸多說法,一說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是為三傑,但筆者以為岩倉具視的作用大),這顯然有益於在大政奉還後強化政令一統的集權體制。「萬世一系」說的天皇血統的承續,從日本歷史看基本屬實,這點確實可算日本歷史的重大特點。但由於天皇的傳承關係伴隨著宮廷爭鬥,「萬世一系」的承繼關係作為嫡傳則難以成立。


大陸中原王朝除了改朝換代,帝王的傳承一般的理解是子繼父位或者兄終弟及為主。但日本天皇的傳承,皇統的血脈關係是第一要義,而承繼關係更加「多姿多彩」,即位經常伴隨著殘酷的宮廷爭鬥。


七世紀中葉,為了排除蘇我氏的豪強勢力,中大兄皇子發動政變,這就是「乙巳之變」(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在宮中公然刺殺蘇我入鹿,並逼迫其父蝦夷自殺,從此幾十年呼風喚雨的蘇我氏族被滅。政變後,他還迫使父皇(皇極天皇)退位,由其叔父登基為孝德天皇,並開始了「大化改(革)新」。有說,聖德太子推進了日本的第一次體制改革,其實「大化改新」才真正完成仿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確立了「二官八部」的大和王朝的律令國家體制。所謂律令,律指體制和法規,令就是政令的統一。中大兄皇子通過這樣的革新為自己也鋪平了道路,於公元668年踐祚成為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即位3年病逝,臨終前指定由兒子大友皇子繼位,而同母兄弟大海人皇子舉兵造反,他和大友皇子叔侄相爭,圍繞著琵琶湖(奈良縣境內,日本最大的淡水湖)大打出手,造成日本古代史上最大的內亂「壬申之亂」,大友皇子兵敗自殺。大海人登基成為天武天皇(即第一代冠名「天皇」的大王)。


進入八世紀,日本史稱「奈良時代」,又是宮廷內部和豪族交錯的權力鬥爭的百年。這時藤原氏族嶄露頭角,進入日本史的「平安時代」(遷都平安京的時代),藤原道長把自己4個女兒先後嫁給天皇,自己成為三代天皇的外祖父,外戚權勢熏天,攝政和「關白」(朝廷權臣)也成為藤原氏家傳的囊中之物。藤原道長甚至在宮宴上即興唱詩,稱自己是「月明當空」(大意)。


歷代天皇唯一的本錢就是皇統血緣。公元十一世紀末後三條天皇結束了外戚的專權,以後傳位給白河天皇。白河天皇(公元1072年即位)親政14年,又傳位給幼小的堀河天皇,自己作為「上皇」(即「太上皇」,下同)繼續執政,由此開創了日本的「院政」時代,即太上皇執掌大權。白河上皇以「院政」形式實際共掌權43年,跨子孫三代天皇。此後還有鳥羽上皇、後白河上皇都效仿這一形式,這樣的院政時代持續了近百年。在院政時代,雖然天皇系譜中有排位的天皇,其實如同虛設。


這一時期,日本皇族為了皇位骨肉相爭,同時因為排斥貴族干政,又不得不依靠外在的武士集團。白河天皇就利用了「北面武士」(平氏)為親衛隊。這使武士集團坐大,形成新的權貴,將王朝玩弄於股掌。1171年武士集團出身的平氏家族(平清盛為代表)就將女兒嫁給高倉天皇,把年僅1歲4個月的兒子立為第81代安德天皇,在位5年,6歲多就死了(生年:1178年12月~1185年4月;在位:1180年2月~1185年3月)。


日本天皇鮮有文治武功,僅憑血緣關係,又沒有像大陸中原王朝原則上的子承父位,在嫡庶和繼位排序上也不很清晰,這導致皇位繼承上屢屢發生骨肉相爭的宮廷政變,如果說古代王朝中貴族是宮廷鬥爭的參與者,到了十一、二世紀,武士集團成為新的權貴開始插手宮廷鬥爭。


幕府時代和皇權


公元1180年,後白河天皇之子以仁親王和源賴朝共同攜手舉兵,發起了日本史上著名的源平之戰。源氏和平氏在當時可謂世仇。1185年源賴朝贏取勝利,1192年源賴朝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創了「鎌倉幕府」時代。


所謂幕府就是朝廷承認的武家政權,委其守護各國(註:日本史上的「國」即地方藩屬),任命為朝廷的「右將軍」,或授予「征夷大將軍」稱號。幕府相當於執政府,得到朝廷授權而取得統治的合法性。


1221年京都的後鳥羽上皇啟用「西面武士」為親衛隊,趁源賴朝急死無後嗣被北條氏篡取鎌倉幕府權利之機,發起了倒幕的「承久之亂」。但幕府贏取最後勝利,壓制了京城,把三個上皇流配各地並處罰了倒幕派大臣,沒收了部分西部日本皇家領地。自此,鎌倉幕府勢力擴張到西部,權利得到鞏固。


1333年後醍醐天皇(第九十六代)下旨號召各地藩屬起兵倒幕,已然風雨飄搖的鎌倉幕府在眾叛親離之中告終。在倒幕中崛起的足利尊氏又對後醍醐天皇親政僅三年的建武新政豎起反旗,足利尊氏在成功壓制了京都後,擁立光明天皇(公元1336年)登基,因後醍醐天皇逃離到吉野地方,於是日本歷史上出現了以光明天皇為首的北朝和以後醍醐天皇為首的南朝,史稱「南北朝」,而足利尊氏則開啟了「室町幕府」時代。

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為了提高作為幕府的權威,促使南北朝結束對立,使南朝傳位第四代的後龜山天皇向北朝傳位第六代的後小松天皇(天皇系譜以北朝為主,後小松天皇為第百代天皇)傳交了「三種神器」(日本天皇代代相傳的三種神器,即:玉佩、劍、銅鏡),從而結束了60年戰亂的南北朝。這個足利義滿如前所述試圖立自己的兒子為天皇,最終暴病身亡,也是「一生真偽有誰知」了。


室町幕府時代後期,自1467年~1590年是日本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豐臣秀吉最終統一了日本,這百多年就是雄藩武將的歷史演義。但打天下是豐臣秀吉之功,而坐天下的卻是德川家康,他開創了江戶時代,江戶時代是相對和平穩定的歷史時期,江戶幕府達260多年。


這裡為了便於理解,需要說明的是,日本所謂統一天下,或相當於春秋五霸的霸業,各藩臣服於受封「征夷大將軍」的幕府將軍。而天皇與東周的周天子地位相當,雖然「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但「周天子」還存續著。王朝權利式微,從幕府時代開始至明治維新為止的近700多年,天皇的作為越來越有限,被隱身在歷史的後台很少見諸於史書。因此,可以說在相當長的歷史中,天皇就是象徵性的存在了。


日本是個典型的封建社會,和大陸中原的春秋戰國時代相像。到江戶時代,日本各地的藩屬大名(大名由藩主分封,是藩屬之下的領主)就有近300個。幕府武家所擁有的實力,推翻天皇自立新朝廷易如反掌,但天皇血統傳承的歷史悠久,改朝換代具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於是如前所述,幕府武家可以壓制京城,流放不合意的上皇,或者擁立自己中意的天皇,但沒有發生大陸中原那樣的改朝換代。


幕府和天皇的王朝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其一,幕府將軍需要朝廷冊封為「征夷大將軍」,以得到統治的合法性;其二,對於王朝來說,則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政治上都需要幕府將軍來扶持;其三,對於幕府來說,沒有自行取代天皇的意圖,但要把對天皇的依賴限制於最小限度。所以到了江戶時代,幕府甚至對天皇訂立 「禁中並公家(皇家)諸法度」的規矩,以此對朝廷的行為加以限制。這時的天皇和他的小王朝在經濟上幾乎相當於一個中等水準的大名,在政治上少有發言權,一舉一動還受制於幕府。


幕府的策略就是如何有效和適度地利用天皇的權威。這裡用「挾天子以令諸侯」來看幕府並不適當,幕府就是執政府,對天皇沒有取而代之的企圖,不像曹魏「挾天子」只是權宜之計。


日本著名學者鹽野七生在比較歐洲古典文明時說:


「猶太人以宗教約束行為,


希臘人以哲學匡正行為,


羅馬人以法律規範行為,

由此決定了他們各自的民族特性。」


日本人呢,或可以說「萬世一系」的傳統意識,在日本人的精神層面形成了一種定力。這就是日本歷史的特點。


在某種意義上說,二戰後聯合國佔領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就很好地利用了日本歷史的這一特點,抵制了來自聯合國其他國家的壓力,以及國內外各種輿論非議,沒有廢黜天皇制,這不僅對順利實施佔領政策有利,而且從長遠角度看,也保持了日本歷史的連續性,這點意義重大。


中國歷史和日本歷史不同,至少中國很早就有「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或像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的凌雲壯志;中國從本質上說沒有宗教信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改朝換代頻仍。2000多年下來,對民族特性產生什麼影響呢?---這應該是題外話了。


明治維新和天皇


天皇重新回到歷史舞台而佔據重要地位,應該是明治前後的19世紀中葉。


在此,復讀《現代世界?全球與本土》(Philip Zelikow的公開課)是有益的。十九世紀世界已經逐漸進入全球時代,在這一大背景下,日本幕府和王朝也經歷著風雲激蕩。


首先,美國佩里率艦隊開到日本,即「黑船事件」(1853年)叩開了日本國門。當時的孝明天皇是閉關鎖國的保守派,幕府倒順應時變擔當著開國派的角色。1858年幕府(大老?井伊直弼)與美國為首的各國簽訂了通商條約,曾使得孝明天皇勃然大怒。


但在幕府體制下,日本難以作為一個民族國家來應對時代潮流。所以倒幕運動風起雲湧,雖然他們最先打出的旗號是「尊王攘夷」,主題則是推翻幕府統治,實現統一的民族國家。1866年12月孝明天皇駕崩,1867年1月明治天皇睦仁繼位,時年14歲2個月。


筆者認為,1867年少主登基如果不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話,至少也是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親政後的明治天皇)


1867年11月因形勢所迫,德川幕府實行了「大政奉還」,隨後又打出了「辭官納地」的招數。其實幕府的德川慶喜策略核心則是「公武合體」(註:公即皇室,武指幕府)。他認為朝中無人堪當重任,最終權力還會回到自己掌握之中。當時在少主明治天皇身邊的攝政?二條齊敬和輔政重臣賀陽宮朝彥親王等都是親幕府的權臣。


這時朝廷的大臣岩倉具視發揮了核心作用,他與薩摩、土佐、越前、安芸、尾張五個藩合謀後,1868年1月3日由藩兵封鎖御所九門,禁止二條齊敬等人蔘內,自己覲見天皇,於是發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其主要內容是,廢黜攝政、關白(朝廷權臣),廢黜幕府,設定新要職(建立維新政府)。這些大政方針怎麼推估,也不會出自一個15歲還不曉事的明治天皇。當時的明治天皇,從小生活在宮中(京都御苑),明治三年維新三傑之一的大久保利通為了讓明治天皇開闊眼界,帶他去大阪,才使明治天皇第一次看到大海。少不曉事,使得維新政府的改革志士有了大力施展新政的廣闊天地。


其實這就是一場成功的宮廷政變。1868年為明治元年,今年正是明治維新150周年紀念。明治天皇作為少主登基,直到18歲才正式親政。而明治維新則是由當時湧現出來的一幫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予以完成的。時代機運,和志士仁人的出現與參與,才能開啟歷史的新篇章。這也是當時改革者的幸運。





(從左至右: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岩倉具視)


我們現在對明治維新可以輕鬆地評頭論足,但歷史上的明治維新一步一步走過來,卻並非易事。明治維新完成了中央集權這一目標(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中央集權也是歷史的進步),同時開始實施各項改革:版籍奉還(收回封地)、廢藩置縣、四民平等、殖產興業、教育改革、內閣制度乃至立憲體制等,使日本開始走向近代化。明治天皇親政後,在歷代天皇中可以算是個相當有作為的君主。


:回望歷史:「大政奉還」150年周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靈 的精彩文章:

怎樣理解「斯密的矛盾」

TAG:風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