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蒸饃打糕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蒸饃打糕貼花花

亮寶樓恭祝大家新春快樂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燉燉肉);

二十七,宰公雞(殺灶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向大家介紹臘月二十八,把面發的習俗。

臘月二十八的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蒸饃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準備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這天開始蒸棗花就是帶餡的。老理兒說,初一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和炒菜,習慣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做主食。春節期間忌蒸、炒、炸、等炊事,蒸與爭諧音,炒與吵諧音,炸與炸(四聲)諧音,均屬不吉利,所以要在年前蒸夠全家吃上一個星期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

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饅頭外,還有麵食,金世宗後裔完顏左賢中記載滿族年菜中的蒸食有:蒸饅頭、蒸花捲、蒸如意卷等等。春節時候的饅頭,上面要用胭脂點上紅點,以示吉慶。雖說發麵蒸饅頭的事有點麻煩,但是還有不少人仍然願意堅守這老輩傳下來的年文化。

打年糕

年糕是為春節製作的糕就稱為「年糕」,因為「糕」與「高」諧音,過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願。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這一天還講究「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春聯和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辟邪,在上面題寫桃符,成為春聯的起源。後來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2018

年貨精選

HAPPY NEW YEAR

吃喝都籌備好了,

再來一隻小狗狗是不是更襯年氣呢?

3D硬金小狗,

吊墜款,手串款……

2018年,

亮寶樓傳世珍寶最新萌寵小狗們集結完畢,

給大家拜新年!

呆萌~~

軟萌~~

憨萌~~

……

熱賣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恭親王府晚清大收藏家
精細木工活·木雕與根雕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