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最高級的善良,是偷偷對別人好

最高級的善良,是偷偷對別人好


作者:洞見


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這是一個在Facebook上三天就點擊過億的一分鐘視頻。




視頻講述了這樣的故事:


 


下課鈴響了,小朋友們欣喜若狂拿出飯盒,準備美美飽餐一頓時,一名小男孩臉上卻寫滿了憂愁。


 


他很清楚,他的飯盒裡空無一物。


 


尷尬難過的他舉起手,假裝要去上廁所。


 


他走出教室,慢慢穿過安靜的走廊,來到飲水機旁,大口大口地喝水,喝完又在窗邊站了一會。

 


想著同學們差不多吃完,小男孩回到教室,準備收起空飯盒。


 


可當拿起便當盒那一刻,他發覺異樣,打開飯盒,他驚喜地發現裡面裝滿了食物。


 


他疑惑地環顧四周,同學們都裝作什麼也沒有發生,也沒有人特意過來跟他解釋什麼。


 


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掩人耳目,每天帶著空飯盒,看在眼裡的小朋友們看破不說破。在小男孩走後,偷偷地往他飯盒裡塞滿了食物,給了他最有尊嚴的援助……


 


視頻的結尾,愁眉苦臉的小男孩終於露出了笑臉。

 


表達善意,需要善良,更需要方法。






在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二戰時期,兵荒馬亂,逃難的人經常吃不上飯。


 


一位德國老太太,發現柵欄外有位穿著講究、手提皮箱的男人在徘徊。


 


老太太知道,男子是餓了,又不好意思進來討吃。


 


這裡方圓幾十里,人煙稀少,能找到吃飯的地方,實屬不易。

 


老太太主動過去對男子說:「先生,您是否願意幫我把柵欄里的這堆木頭,扛到那邊角落裡去?我老了,扛不動了。」


 


男人連聲答應:「好,好!」


 


他脫去外套,把木頭從這頭搬到另一頭,並碼放整齊。


 


男人很賣勁兒,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好心的老太太趁機邀請男子吃晚飯,男子愉悅地答應,開心吃完晚飯,繼續上路。


 


老太太的那堆木頭,無數次被人從院子的這頭運往那頭,而每動一次,老太太就邀請一位客人共進晚餐。

 


老太太靠這些木頭,巧妙地表達了善意,而且表達得恰當好處,暗地裡溫暖了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當善意披上「外衣」,不動聲色,才為真善。


 





泰戈爾說,

不要從你自己的口袋裡直接取出勳章給你的朋友,這是侮辱他的。


 


善意可以給予他人心靈溫暖,但如果不顧對方的感受,直截了當地表露善意,就會變成一種傷害。


 


《禮記·檀弓》里記錄了這樣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一年,齊國發生了饑荒,吃不上飯,很多人被餓死。


 


土豪黔敖為了博得好名聲,並在路上擺上了很多食物,等著餓著的人來吃。


 


怕別人不知道這裡有食物,還大聲吆喝:這裡有食物,大家趕緊來吃吧!


 


他很驚訝,為什麼一個人也沒有來,好不容易看見一個餓漢經過,還遮遮掩掩,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臉。


 


黔敖用高高在上的語氣對那個餓漢說:「喂,過來吃吧!」


 


原本以為餓漢要感謝他的好意,但沒想到餓漢假裝沒聽見,理都沒有理他。


 


黔敖又接著說了一句:「還在磨蹭什麼,趕緊來吃,不吃要餓死了!」


 


餓漢放下袖子,瞪了他一眼說:「我就是因為不吃這些,才被餓成這樣的!」


 


這便是不吃「嗟來之食」的典故。


 


就算飢餓難耐,窮困潦倒,他人仍有保持人格尊嚴的權利和骨氣。


 


《罪惡王冠》有言,在自稱善意之時,即存惡意。


 


最溫柔的善意,從來不是赤裸裸的同情。


 




前天跟同學琳兒吃飯,她告訴我一件極為難堪的事。


 


幾個月前,琳兒離婚後,帶著5歲的女兒回到了娘家。


 


七大姑八大姨輪番看望她,今天送點舊衣服,明天送點吃的。


 


這些琳兒已經受不了了。


 


更讓她受不了的,是各種巴拉巴拉:


 


「一個人帶著孩子怎麼過啊?」


 


「趁年輕找個好人嫁了吧!」


 


「復婚,復婚,復婚……」


 


塞繆爾·約翰遜說,

通往地獄之路,通常由善意鋪就。


 






網友@沉思在博客上說了一件自己的事。


 


他上小學時,一家四口只能擠在14.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生活不方便不說,最讓他頭痛的是沒辦法洗澡。


 


夏天還好過,去河裡洗洗就好,最怕冬天,沒有錢去澡堂,家裡也實在沒有地兒讓他洗個不感冒的澡。


 


在他印象中,常常一個冬天不洗澡,他描述自己髒的程度:「脖子和耳根,被一層泥垢糊著,而每年開春,膝蓋和肘,就像戴了個黑色的護腕一樣……」


 


這種情況在他四年級換了班主任之後,發生了改變。


 


新來的班主任,隔三岔五請他和另外一名同學去家裡幫忙做煤球。


 


做完煤球,就會弄得渾身都黑乎乎的,老師就讓他們洗乾淨再回家。


 


想著每次都能去老師家洗個痛快澡,他很樂意幫助老師,老師也很樂意請求他的幫忙。


 


時隔多年,一次校友聚會上,功成名就的他,把這件事當作一件趣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散會後,同在聚會上的老師女兒給他發了一條簡訊:「你以為讓你去幹活的,其實,我爸讓你去洗澡的……」


 


盯著屏幕上的這一行字,他感動得差點哭出來,老師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尊嚴,多年來,自己卻全然不知。


 


明末清初理學家朱柏廬說:「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愛因斯坦說:「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


 


善良不僅僅是施予,更是尊重。


 


我們心懷善意的時候,推己及人而不是強加於人,這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


 


願這個世界充滿善意。願每個個體的尊嚴,都能得到世界的呵護。


 


【言之有「禮」,天天贈刊】

小編將從本文選取1則走心留言

,贈送2018年第4期《青年文摘》雜誌1本~





本文作者洞見,來源: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轉載請聯繫原公號。




新書推薦


長按二維碼購買


京東、噹噹、亞馬遜、天貓有售


點擊「

閱讀原文

」去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文摘 的精彩文章:

小男孩電梯里猛親小女孩,這樣的「狗糧」,我笑不出來
開心一刻|年末聚會的友情提示:小不忍則大肚子!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