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6種雞湯匯成一句話:「做自己」

56種雞湯匯成一句話:「做自己」

審視自己的生活,很多人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所做的很多並不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而只是為了迎合別人,或者是為了證明自己而已。

於是,過去一年裡,我被這三個字嚴重洗腦了:做自己。

後來才發現,不只我一個,我身邊的朋友、同事都為這句話著魔。除了漲工資,第二個讓所有人興奮不已的行為,就是讓他們去「做自己」。

這句雞湯首先輻射面非常廣泛,大到工作婚姻,小到點外賣燙頭髮;其次極其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一個「做自己」的個體,會迅速擴散為「做自己」的群體

我們先來看看深度「做自己」的受害人:

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了,有人說我好, 我就會開心的不得了,但是別人一旦說我不好,馬上就會自卑的不行,經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句眼神而影響自己一整天的心情,我該怎麼辦?

這時候旁邊的人會給出建議:

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

我們在之前談認知的文章里提到過,其實現在大部分人對於自己的認知,是存在較大偏差的。連對自己都不了解,怎麼做自己呢?

「雞湯式」的做自己

「雞湯式」的做自己,往往是讓你去選擇自己舒服的方式生活。

比如早上賴在床上的時候,我們內心的聲音是「今天真不想上班」;工作沒做好被老闆罵的時候,我們內心的聲音是「老子不幹了」;和戀人吵架的時候,我們內心的聲音是「乾脆分手算了」。

如果在這些情況下,我們選擇勇敢地「做自己」,人生恐怕就廢了。

所以,當我們說做自己的時候,它是隱藏了一個前提的。

這個前提就是:這樣做不但能夠遵循自己的意願(心理層面),更重要的,還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現實層面)。

那些任性的和放縱自我的人,雖然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但是這樣的行為只是在「雞湯式」的做自己,而逐漸放縱自己。

「做自己」還沒到時候

我採訪了許多很酷的年輕人,問他們是否覺得「做自己」是必要的?

他們的回答是:「做自己」是必要的,但還沒到時候。

因為在這個階段的我們,對真實的生活缺乏足夠的了解和體會。我們對生活的認知,更多是基於書本上簡化和刻板的知識,以及我們頭腦中的想像,而缺少真實的體驗和感受。

這樣一種矛盾就決定了,混亂是這個階段我們心理層面的一個關鍵詞。

為了減少這種混亂,更好地適應生活,得到社會認可,我們就需要在做事的過程中,通過別人的評價和看法逐漸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形成自己的社會角色。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在乎別人的看法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而至於做自己?先努力提升自己之後再說吧。

做自己前,先做好這三點

自我迭代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通過社會化的過程,把自己變得更好,在這期間,你還沒到完美的「做自己」的時機。

先完成可積累可量化的迭代優化才是關鍵。

別讓自己太舒服

舒服和安逸,不斷進入我們的生活。

媒體不斷宣揚的年輕人「疲憊不堪」的形象,彷彿正中你內心。讓你覺得似乎生活真的有些力不從心,只能選擇各安天命,選擇「枸杞養生」。

說到底,你要做的自己,是這個慵懶舒服的你,還是另一個被你埋沒許久的閃光的你?

多聽聽外界的聲音

在你決定要做自己時,不僅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要它當成一個探索自我的漫長過程。重要的是,多聽聽外界的聲音。

▍完全遵循自己內心的人,要麼成了天才,要麼成了瘋子。

圖 | 網路

文 | 尹布瑞斯

GIF

關於 passFUN

歷經冒險,享受世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assFUN 的精彩文章:

不好意思,我的人生進度條就是比你快

TAG:passF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