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孤獨的三言兩語

關於孤獨的三言兩語

歡迎任選一首「孤獨」

「 我長時間在

冰凍的東哥特原野上行走。

半天不見人影

而在世界其他地方

人在擁擠中

出生,活著,死去

想引人注目——生活在

眼睛的海洋

就必須有特殊表情

在臉上抹泥

囈語飄起,下墜

在自身,天空

影子和沙石間分裂

我必須孤獨

早晨十分鐘

晚上十分鐘

——無所作為

人人都在對方那裡排隊

幾個

一個 」

——《孤獨》

我說,我們來談論孤獨吧。於是我們談起了孤獨。

你是怎麼看待孤獨的?

「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孤獨吧,但應該都不一樣。我多數為不被理解的孤獨。就現在在大學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群體。我大學有認識同學,但是想要思想上有共識的人沒有,所以孤獨。」

「屈服就是我能理解的孤獨了,向不喜歡的,無可奈何的。這倒不是我現實中經常感受到的,是我所理解的。我現實中覺得突然意識到自己還得重複做一些事情(在中午吃飯,然後在下午坐車回家)的時候,感覺比較孤獨。」

「我覺得孤獨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的吧。但對於某些人的影響特別嚴重。我覺得我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孤獨吧,部分的孤獨讓我覺得安全,有思考的空間。」

「我感覺對我來說,孤獨不是一種狀態,就是說不是持續性的,而是某一個瞬間的感覺。比如說,我經常一個人去做一些事,這不會讓我覺得孤獨,但是,反而有時候在人群中,和一群人在一起玩會讓我覺得孤獨。

然後我還有另一種理解,就是擁有過再失去的東西,會讓你覺得倍加孤獨,這比從來都沒有過要來的強烈。比如說,前十八年你的家庭很幸福,然後突然某一天家庭破裂了,後來生活里的任何一個瞬間,可能在路上看到一家三口,都會覺得孤獨。比如說失戀之後,本來單身時看到情侶沒什麼感覺,最多只有羨慕,可是失戀後看到別人會覺得孤獨。

大概是這種感覺。」

你平時覺得孤獨的時候會多嗎?

「恩會的。」

「我自認為挺多的吧。」

「在學校的時候會多一些吧。」

「還好啦,習慣就好。不習慣就孤獨,習慣就沉默。」

你覺得孤獨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深的嗎?

「會的。」

「隨著年齡和閱歷。好像現在長大會釋懷一點,比以前看開一點。」

當孤獨的感覺來的時候怎麼做的?是去抵抗,還是放任這種感覺?

「抵抗。會在微博寫一些東西。那種小段小段的文字,可能是屬於我的一個空間。我不會把自己的孤獨和壞的東西發泄在朋友圈。」

「首先不能壓抑自己的情緒,要學會釋放情緒。你可以哭出來,或者運動,特別是運動、健身,對情緒幫助很大。第二,你要給自己設定一個負面情緒宣洩時間。就是說,你可以心情不好,但需要時間控制。比如說哭個十分鐘,然後舒緩自己的情緒,轉移注意力。第三,找事情做啦,讓自己忙起來。還有一個小竅門哈,這和個人性格有關,就是我特別喜歡聽歌,音樂對我影響很大。所以我會有意識地讓音樂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孤獨的時候,會聽些溫暖的歌。」

「大部分時間無力抵抗哈哈,尤其疲勞的時候,除非自己狀態特別好。」

「孤獨對於我來說轉瞬即逝。因為孤獨並不適合現實。」

孤獨的感覺會因為談戀愛而減少嗎?

「會一點點吧。跟他在一起的時候肯定會好一點,但還是不可避免的會有啊。看情況吧,如果想到他的時候這種感覺會好一點,但多多少少還是有。」

「這要看情況了。像大部分人,談戀愛就是看看電影吃吃飯,這種表面上的東西..那麼孤獨不會減少。但如果說,對方是你的靈魂伴侶,你們很相似,就像另一個自己,那麼孤獨就會減少。」

你最早覺得孤獨的時候...還能想起是什麼時候嗎?

「我想想,在小學空蕩的廁所小便的時候。」

「小學的時候,會幻想親人去世,就會想到這世上只有我一個人是可以把握住的。那個時候就覺得很孤單了吧。」

「高二吧大概。」

「小學三四年紀的時候。那段時間我住在奶奶家,然後我堂哥也在,他經常欺負我,然後我爺爺又疼他。基本上我就被忽略了,然後我就經常一個人躲起來,一躲就是三四個小時。然後想,要是現在我死了,會不會有人發現。」

孤獨,是一個人隱秘的,難以與人分享的一種感覺。人們很少會去談論孤獨,朋友圈裡展示的也大多是和很多朋友在一起的照片。這也是我想與人談論它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源於我有一天一個人做飯吃飯,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說,經常一個人吃飯的人會更容易抑鬱。我看著空蕩蕩的飯廳,突然感到孤獨。

我想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會感受到我所感受到的。

但比起詢問愛情,我沒有勇氣向更多的人詢問關於孤獨的問題。

在和朋友討論孤獨的時候,我發現其實大家都一樣,都會感受到孤獨降臨的時刻。只不過有的人感受得多,有的則較少。而似乎性格外向的人感受到孤獨的頻度和力度沒有內向的人所感受到的深。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孤獨對我來說就像是反覆發作的舊疾,在人群中,在一個人的時候,在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時候。還有像朋友說的那樣,在擁有了又失去某些東西的時刻感受更強烈。

在和朋友討論的時候還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會從一種原本高漲喜悅的情緒,或是從對孤獨的平靜享受中,突然跌入低落傷感的孤獨的感覺里,措不及防。

孤獨會在每一個角落裡滋生,它悄悄地鑽進我的身體里,我的心靈里,敲擊我的腦袋,讓我無時不刻不意識到它的存在,那就像是腳底的一陣起起伏伏難以忍耐的瘙癢,折磨著我。這是我最難受的時候,無處可以逃避孤獨的感覺,就像之前看的一本小說里的一句話:

「這很奇怪。周圍都是空氣...到處都是...然而...我卻感到窒息......」

孤獨啊,我該拿你怎麼辦好?

但孤獨又並不全是一件壞事。有的時候,我也挺享受孤獨的,享受那隻屬於自己的沉靜和自由。我思考,我存在,我眼中的風景都充滿了意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滿足。這是孤獨所能給予我的最好的感受。

或許因為一種共情的能力,當然也有可能是自作多情,有的時候,我也能發現他人的孤獨,但因為種種原因,我對此無能為力。人與人之間,總有道牆,不是因為太高而越不了,就是因為不想而默默路過。

我們有可能逃離孤獨嗎?

這似乎是不可能的。我們既討厭它,卻又需要它。就像一個朋友說的,孤獨能讓人變得更清醒。我們不必為了逃避孤獨,追求與別人一樣而去掩蓋真正的自己。

【「當你被孤獨感驅使著去尋找遠離孤獨的方法時,會處於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因為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也很難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巨大的虛無感,會讓你告訴自己:「我是孤獨的,我是孤獨的,我必須去打破這種孤獨。」你忘記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在蔣勛的書《孤獨六講》里,他把孤獨分成了情慾孤獨,語言孤獨,思維孤獨,革命孤獨,暴力孤獨和倫理孤獨。

【「即使我們與最親密的人擁抱在一起,我們還是孤獨的,在那一剎那就讓我們認識到倫理的本質就是孤獨,因為再綿密的人際網路也無法將人與人合為一體,就像柏拉圖說的,人註定要被劈開,去尋找另一半,而且總是找錯。大團圓的文化是讓我們偶爾陶醉一下,以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可是只要你清醒,你就知道個體的孤獨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但不要這樣誤會這就沒有愛了,而是在個體更獨立的狀態下,他的愛才會更成熟,不會是陶醉,也不會是依賴。成熟的愛是倚靠不是倚賴,倚靠是在你偶爾疲倦的時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賴則是賴著不走了。」】

以前我還不知道孤獨能分這麼多種,讀他的書,我想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學會正視自己的孤獨。

孤獨,是我們這一生所逃避不了的。

與其害怕、逃跑,不如接受它,試著學習與孤獨相處吧。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的精彩文章:

關於《使女的故事》的三言兩語

TAG: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