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有個村莊,面積比澳門還大,至今仍實行人民公社制

廣東有個村莊,面積比澳門還大,至今仍實行人民公社制

你一定不知道,自從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40年間,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富裕發達的珠三角,居然還有一個村莊依然保存著集體勞作,按工分計酬的人民公社般的經濟體制。

這就是中山是南朗鎮崖口村,與孫中山故居翠亨村咫尺之隔的美麗村莊,35年來,由於依然堅持人民公社般的集體經濟體制,這個美麗的海邊村莊被譽為「活化石」,最後的「烏托邦」。

崖口在中山、廣東,乃至全國都算得上一個很有特色的村莊,這個3000多人的村莊居然有土地和海洋面積40多平方公里,比30平方公里的澳門還要大。

這個村莊如今依然「一村兩制」,村民可以自由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回村集體勞作,集體勞作的人們依然如人民公社般計工分,算薪酬,在廣東省,這樣的經濟體制,崖口村是孤例,在全國數萬個村莊中也僅有河北周家莊等幾個個例。

祠堂里貼著近一兩個月的工分表,這些就是崖口村作為「活化石」的見證。

?除了工分表,祠堂里還掛著1994年重修祠堂的捐款公示,若干年前港澳僑胞捐款購買電視機的公示,崖口村五六十年來一直實行的是集體制,各種公示該是最基本的要求。

說不清楚這種制度是好還是壞,但無論如何,集體經濟制度在崖口已經存在了五六十年,與中山很多村莊早已把土地賣完的現狀相比,崖口村為耕地極其稀缺的中山市保留了4萬多畝農田。

有?海的地方都有天后廟,崖口就在海邊,當然不會例外,寺廟裡壯觀的盤香點燃的是嶺南的味道

如今的崖口村,仍保存有4萬多畝可耕種土地,近萬畝稻田,一百多畝原始紅樹林,這些在中山都是絕無僅有,因為沒有什麼工廠,這裡的生態環境保持良好,是中山人吃海鮮、釣魚、爬山的好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地理 的精彩文章:

堅挺1400年不倒,那座曾出現在教科書上的趙州橋,如今怎麼樣了?
中國狀元第一縣,人口不到18萬,卻出了19位狀元

TAG:說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