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價值觀主導命運——觀《軍師聯盟》、《虎嘯龍吟》

價值觀主導命運——觀《軍師聯盟》、《虎嘯龍吟》

《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兩部片子不錯!早就聽說這個系列劇不錯,一直沒時間看。最近出差巨多,基本上在飛機上把《軍師聯盟》看完了,《虎嘯龍吟》也看了1/3。我對三國的故事還算熟悉,這兩部劇能夠從司馬懿這條線來改編,並且能夠忠於歷史的大脈絡,又能兼顧現代人對故事情節的要求,實屬不易。不過,我個人感受最深的還是:價值觀主導命運。不論是在電視劇里,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是如此。

所謂價值觀,就是一個人做決策的時候最底層的判斷準繩。我個人的總結,價值觀或者行事的判斷準繩主要有四類:苦樂、輸贏、對錯、利弊。當然,這些主要是從《軍師聯盟》里總結出來的,現實中應該更複雜。

苦與樂

先說第一種,「苦樂」價值觀。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所以追求快樂,逃避痛苦幾乎是所有人的選擇。這樣的人如果有一些能力,則可以快意恩仇;如果沒有能力,則只能鬱鬱寡歡;如果大權在握,則可以肆意妄為不計後果;如果沒有權力,則只能死個痛快。做讓自己高興的事情,這本無可厚非;但做事情不考慮後果,乃至於對自己的目標無濟於事的寧死不屈則顯得愚鈍。所以才有先人教導我們:先苦而後樂。

以甄宓為例,她的問題在於嫁給曹丕之後,仍然對曹植念念不忘。甄宓當然沒有能力爭輸贏,但作為一個敏感的角色,至少應該遵從當時的公序良俗,低調行事,杜絕一切可能成為把柄的行為。按一般標準,她做的已經很好了,只可惜曹丕稱帝了,甄宓這樣的精神出軌也是不允許的。更何況,她還屢次表現出來——她那的確是真情流露,不愛不爽,但為什麼一定要表現出來呢?不表現出來也就是自己鬱鬱寡歡,而快意恩仇的結果就是害人害己。

輸與贏

第二種價值觀,「輸贏」。懂得爭輸贏其實有一些挑戰自我的本能,算是進步了。很多時候,為了贏,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些代價往往是不快樂的。其實,爭輸贏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爭輸贏有個弊端,那就是容易讓人短視。因為,一時的輸贏容易判斷,而長遠的輸贏則難以拿捏。

楊修是爭輸贏的典型代表,凡事總要與人爭個輸贏。大多數時候,他看起來是贏了,但是長遠來看,他的失敗是必然的。比如,在各種時候顯聰明,當然楊修也確實聰明,比大多數官員都聰明,但他千不該萬不該顯得自己比領導(曹操)還聰明。曹操先前之所以不殺楊修是因為他還有用,後來覺得他無用甚至礙事的時候,也就是楊修的死期了。

對與錯

再說第三種,「對錯」價值觀,它有個隱含前提,就是對錯的標準。通常對錯的標準就是當時社會的道德標準,或者說是當時的權威下發的要求,是相對可見的。

對錯價值觀的代表人物是司馬懿,他一直堅持著忠孝禮義。他也有平天下的大志向,但他做事是有底線的。要踐行這種價值觀其實非常困難的,首先要放棄快意恩仇,其次要忍受暫時的失敗,再次要堅持對錯要冒很大的風險——司馬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運氣——好幾次他都險些丟掉性命。不過這樣的人,如果大難不死,就必有後福。當然,說司馬懿堅持對錯價值觀,主要還是在《軍師聯盟》里,到了《虎嘯龍吟》里,他已經轉變為一個基於利弊行事的人了。

利與弊

最後一種,「利弊」價值觀,它的代表人物是曹操。每個人都會趨利避害,但是要樹立「利弊」這樣的價值觀並始終踐行其實並不容易,它其實也有一個隱含條件,那就是如何判斷利和弊?說起來很容易,有利於達成目標的就是利,不利於達成目標的就是弊。

我們來看曹操,他有一統天下的遠大目標,圍繞這個目標,其他一切事物要麼被他當作工具加以利用,要麼被他當作阻礙予以剷除。他不去考慮這麼做是否道德(對錯),對一時的輸贏也看到很開,他有自己的苦樂,但最終能夠控制自己以利弊為準繩向目標邁進。比如,曹操明知道朝中很多官員(如荀彧)仍然效忠漢室,但他還是重用他們,要是別人可能早就先殺之而後快了。還有,曹操其實早就對楊修不滿了,但直到最後才將他殺掉,其實是想讓楊修多輔佐一下曹植。談到曹植,曹操是一心想傳位與他的,以曹操當時的地位和手段,要做這件事其實很簡單。但是他卻選擇了讓曹植和曹丕競爭的機制,最終曹丕勝出,曹操也欣然傳位與他。

當我從電視劇里聯繫到價值觀時,想到的第一句話是:價值觀決定命運。然後很快就發現這句話不對。人的命運很複雜,有社會背景,有歷史機緣,有個人能力,當然也有價值觀。通過對幾個人物的分析,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對他的命運有很大的影響,不說決定,至少也是主導。所以最後改了標題。一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觀?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可能要花一生去思考、踐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佐佑成長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比特幣、自由、愛……

TAG:佐佑成長 |